一种风电偏航、变桨轴承套圈用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26783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066587.0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风电偏航、变桨轴承套圈用钢,它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37~0.42、Mn:0.50~0.80、Mo:0.20~0.30、Ni:1.30~1.70、Cr:0.70~1.00、Si:0.20~0.50、Al酸溶:0.035~0.055、V:0.07~0.12、N:≦0.004、O:≦0.0008、H:≦0.00015、S:≦0.010、P:≦0.015,其余部分为Fe和少量杂质。上述风电偏航、变桨轴承套圈的制备方法是对加工成的风电偏航、变桨轴承套圈进行热处理,首先加热到860~890℃温度保温3-5h进行奥氏体化后油淬处理,然后再加热到580~630℃温度保温3-5h油冷至室温。本发明制备的钢具有优异的淬透性,其淬透性远高于40CrNiMo钢,各项力学性能完全达到大功率(5MW)风电偏航和变桨轴承用钢的标准和使用要求。

    一种提高铁路辙叉寿命的在线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77384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210341698.4

    申请日:2012-09-1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铁路辙叉使用寿命的在线热处理方法,其主要是用常规的氧气-乙炔火焰对在线路上服役的高锰钢辙叉或者贝氏体钢辙叉工作表面加热到300~400℃,保温10~30min后空冷,使已经发生严重塑性变形和产生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的高锰钢和贝氏体钢组织发生回复和重构。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以使铁路辙叉钢的抗滚动接触疲劳的寿命提高30%以上。

    整体硬贝氏体轴承钢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53006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210399526.2

    申请日:2012-10-1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整体硬贝氏体轴承钢,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数如下:碳含量为0.9~1.1、铝含量为0.8~1.2、铬含量为1.5~1.8、钼含量为0.15~0.25、硅含量为0.3~0.6、磷和硫含量分别都小于0.01,氧含量和氢含量分别为10ppm和1ppm以下,其余为铁;组织是无碳化物贝氏体铁素体板条、少量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薄膜的复相组织。制造方法为:熔炼钢水、经精炼和真空脱气处理、再经电渣重熔获得钢坯,将钢坯进行塑性热加工,经过球化退火处理的钢,再机械冷加工成轴承,对轴承进行奥氏体化后快冷到钢的Ms+10℃盐浴中等温淬火,最后进行回火热处理。制得的轴承在使用过程中尺寸稳定,在高应力条件下,这种硬贝氏体轴承钢的疲劳寿命比GCr15轴承钢提高1倍以上。

    一种具有梯度组织结构锆铌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16981B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210286111.4

    申请日:2012-08-1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表面具有梯度组织结构的锆铌合金的制备方法,将Zr-2.3Nb合金在1000~1050oC保温0.5~1h后水淬,随后在600oC保温0.5~1h进行退火处理,得到网篮状组织;然后对上述锆铌合金在0~40oC进行冲击变形,冲击频率为15~20Hz,冲击能量为50~100J,冲击时间为5~30s;将上述冲击变形后的Zr-2.3Nb合金加热到800~900oC保温20~60min后空冷至室温。本发明获得的表层为等轴α相+转变β相,中间层为棒状α相+转变β相,且α相体积分数从表层相中间逐渐增多的梯度组织材料,该组织结构的材料与原始网篮状组织相比强度提高了15%左右,同时保留了优异的拉伸塑性;并且使用的表面冲击变形+双态热处理技术,工艺简单,生产安全,且成本低。

    整体硬贝氏体轴承钢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53006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399526.2

    申请日:2012-10-1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整体硬贝氏体轴承钢,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数如下:碳含量为0.9~1.1、铝含量为0.8~1.2、铬含量为1.5~1.8、钼含量为0.15~0.25、硅含量为0.3~0.6、磷和硫含量分别都小于0.01,氧含量和氢含量分别为10ppm和1ppm以下,其余为铁;组织是无碳化物贝氏体铁素体板条、少量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薄膜的复相组织。制造方法为:熔炼钢水、经精炼和真空脱气处理、再经电渣重熔获得钢坯,将钢坯进行塑性热加工,经过球化退火处理的钢,再机械冷加工成轴承,对轴承进行奥氏体化后快冷到钢的Ms+10℃盐浴中等温淬火,最后进行回火热处理。制得的轴承在使用过程中尺寸稳定,在高应力条件下,这种硬贝氏体轴承钢的疲劳寿命比GCr15轴承钢提高1倍以上。

    高铬铸铁-高锰钢复合衬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51557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010583542.8

    申请日:2010-12-1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nventor: 张福成 张明

    Abstract: 一种高铬铸铁-高锰钢复合衬板,其为高铬铸铁内镶嵌有低碳高锰钢丝网的金属板,它的制造方法主要是:用低碳高锰钢丝编织丝网;将丝网放入室温的浓度为1-3%的盐酸槽内,浸泡5-10分钟,取出在空气中自然干燥;将上述低碳高锰钢丝网放置在铸型型腔中,按高铬铸铁的常规铸造工艺铸造复合衬板;将上述高铬铸铁-高锰钢复合衬板加热到1000-1100℃,保温3-5小时后,放入室温的淬火油中冷却到室温,然后再将衬板再加热到250-320℃保温4-6小时后,空冷到室温。本发明的复合衬板不仅硬度很高(HRC65以上),而且韧性较好(30J/cm2以上),具有优异的耐磨和抗冲击性能。这种复合衬板制造工艺简单、成品率高、性能稳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