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75230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1042391.3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基于主动激励红外热成像的煤岩界面识别装置及方法,属于煤岩截割技术领域。所述煤岩界面识别装置包括主动激励装置、红外热图像采集装置和第一电动推杆;主动激励装置包括第一调高曲臂、第一支撑箱体、主动激励源和第一行走部,第一调高曲臂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撑箱体上,另一端与主动激励源连接,第一行走部安装在第一支撑箱体上;红外热图像采集装置包括第二调高曲臂、第二支撑箱体、红外热像仪、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和第二行走部,第二调高曲臂的一端铰接在第二支撑箱体上,另一端与红外热像仪连接,第二行走部安装在第二支撑箱体上;无线信号发射器装置安装在第二支撑箱体上;第一电动推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箱体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箱体铰接。
-
公开(公告)号:CN107139151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526116.2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25H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H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符合工效学的工具定置管理装置,包括工具架,所述工具架包括架体和抽屉,所述架体上设有容纳抽屉的滑槽,所述滑槽的槽口设有凸起定位条;所述抽屉与滑槽配装,所述抽屉的前端为开口式,抽屉的下底面设有与所述凸起定位条相适配的定位凹槽。所述的抽屉在架体上呈倾斜状,抽屉的前端高于后端。包括隔板,所述抽屉内设有多个插槽,所述隔板插在插槽上。所述定位凹槽为至少2条,通常所述定位凹槽为3‑8条,优选的定位凹槽为5条。这种装置能实现多工具且复杂条件下工具的定置管理,而且进行了工具使用的工效学优化,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872111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209678.4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M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符合工业工程学的水龙头渗漏质量检测装置,包括出水阀和复位弹簧,所述出水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包括阀管和套管,所述阀管呈空心圆锥台管状形,所述套管的一端与阀管的上底端连为一体;所述阀芯包括由弹性材质制成的至少两瓣阀瓣组成,所述阀瓣外形呈圆锥台形,阀瓣的长度小于阀管的长度,所述阀瓣位于阀管内,阀瓣的外壁与阀管的内壁贴接;阀体可相对于阀瓣进行活塞式运动;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套管的端部。包括引导罩,所述引导罩呈喇叭形开口,引导罩的上底端与阀管的下底端连为一体。这种渗漏质量检测装置成本低,可以帮助检验人员快速准确地实现盲操作,操作速度快,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1130215U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21791156.0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智能衣柜,包括衣柜箱体、触控屏计算机、扫码器、设有标号识别条形码的双钩衣挂、设有独立编号衣物挂点的衣物挂架、图像识别摄像头、衣物转运机构及衣物取放机构。使用方法为:当需要存衣时,取一个双钩衣挂进行扫码,将衣物套在双钩衣挂上,通过衣物取放口将衣物挂在衣物转运机构的衣物转运吊钩上,在触控屏计算机点击存放键;通过图像识别摄像头获取衣物图像,衣物图像由触控屏计算机存储,触控屏计算机自动分配一个空置衣物挂点;由衣物转运机构将衣物移动到衣柜内部,由衣物取放机构的衣物取放机械手爪将衣物转移到衣物挂点存放;当需要取衣时,衣物依次通过衣物取放机构和衣物转运机构移至衣物取放口即可。
-
公开(公告)号:CN211096687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1813991.X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A61M5/172
Abstract: 一种基于微应变电测技术的输液流速监控装置,包括微应变监测机构、输液流速调控机构、电测仪及计算机;微应变监测机构安装在一次性输液器的滴壶上,微应变监测机构与电测仪采用无线方式通信连接;输液流速调控机构安装在一次性输液器的输液管上,输液流速调控机构与计算机采用无线方式通信连接;电测仪与计算机相连;微应变监测机构包括左半夹套、右半夹套、铰轴、扭力弹簧、应变片及信号发射器,左右夹套以扣合状态夹持包覆滴壶,应变片与滴壶外表面顶靠接触;输液流速调控机构包括输液管定位架、电机、螺杆、螺母滑块、导向杆、输液管节流组件及信号接收器,输液管节流组件包括拨叉臂、牵引滑移块及滚轮,由电机驱动滚轮移动实现输液流速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210564894U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21338152.7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矿洞内风力发电通信装置,包括圆柱筒形壳体、风轮、主轴、凸轮、挤压轮、压电瓷片、储能器、无线发射器及无线接收器;主轴安装在壳体轴向端盖之间且二者同轴;主轴一端延伸至壳体外部且固装风轮;壳体内部主轴上安装凸轮,凸轮的凸点顶端安装挤压轮;壳体内表面安装压电瓷片且位于凸轮回转面内;通过凸轮的转动由挤压轮对压电瓷片进行挤压发电;风轮对侧壳体轴向端盖外部安装储能器,压电瓷片受挤压所产生的电能由储能器进行存储;无线发射器和无线接收器均安装在储能器上,两者由储能器进行供电;凸轮数量若干且在主轴上均布,若干凸轮的相位角各不相同,每个凸轮对应的壳体内表面上均安装有若干压电瓷片,若干压电瓷片沿壳体圆周方向均布。
-
公开(公告)号:CN208245529U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20377043.5
申请日:2018-03-2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自动放取件离合器整体式波形片的成形装置,涉及汽车零配件加工工艺及方法领域,包括圆形回转工作台、模具、两个抓件机构、传送带和压力机;圆形回转工作台包括外框架、主旋机构、多个副旋机构和电机;外框架与压力机的工作台固定连接,主旋机构同轴放置在外框架内部,且与电机驱动连接,主旋机构的顶部设有环形凹槽,多个副旋机构均布在环形凹槽内;传送带设置在圆形回转工作台的两侧;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模块,上模与压力机的冲头相连,下模模块设置在外框架的顶部表面;两个抓件机构设置在圆形回转工作台的两侧,均包括气动旋转台、连接空杆、控制器、伸缩杆和电磁铁吸盘,两个抓件机构均能够在传送带和圆形回转工作台之间旋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406337U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21513808.5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大采高防片帮采煤机,机身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机构和截割机构相接;转动机构由壳体、安装在壳体中的旋转电机及其传动机构和安装在转动机构壳体和机身壳体上的两个辅助液压缸组成;截割机构的摇臂与安装在转动机构壳体上的调高液压缸相接;截割滚筒为偏心式。该采煤机可通过转动机构使截割机构向开采煤壁一侧倾斜,截割后的煤壁呈现一定倾角,不需外部加固即可有效防止片帮;转动机构转动时由两个辅助液压缸作为受力的主要部件,且截割滚筒的截割高度由安装在转动机构壳体和摇臂上的调高液压缸调节,设备运转时不易损坏,可确保安全生产;截割滚筒倾斜后上下两端线保持水平,可保证开采工作面水平推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235533U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21254685.8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可变距绿化带修剪浇灌装置,属于园林绿化技术领域。所述可变距绿化带修剪浇灌装置包括车载机构,车载机构设有水箱、收集箱和旋转底座;卧式输送带与第一斜输送带的一端固连,第二斜输送带支撑卧式输送带,第一斜输送带连接第一落叶槽,第二斜输送带连接第二落叶槽;第一落叶槽带有第一下支架,第二落叶槽带有第二下支架,第一下支架的上方设有第一上支架,第二下支架的上方设有第二上支架;第一下支架与第一上支架之间铰接多排侧刀架,第二下支架与第二上支架之间铰接有多排侧刀架,第一上支架和第二上支架之间铰接有顶刀架,每排侧刀架以及顶刀架上均分布有多个修剪;旋转底座上安装调高曲臂,调高曲臂铰接顶支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151595U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20764765.3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双向手摇可变速增压式桶装水抽水装置,包括抽水管、吸气管、出水管、出气管、水路阀组模块、气路阀组模块、双向水泵、双向气泵、摇把、驱动轴、传动轴、主动大齿轮、主动小齿轮、从动单向大齿轮、从动单向小齿轮、壳体及水桶取水口插接套。转动摇把,通过主动大/小齿轮带动从动单向小/大齿轮转动,再通过传动轴带动双向水/泵运行;摇把转动方向不同,两泵进行高速或低速运行;两泵运行过程中,水路内,水桶内的水先通过抽水管进入水路阀组模块内,再由水路阀组模块进入水泵,最后返回水路阀组模块经出水管排出桶外;气路内,空气先通过吸气管进入气路阀组模块,再由气路阀组模块进入气泵,最后返回气路阀组模块经出气管注入水桶进行增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