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56330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0085871.0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人工调控提高菊花根尖有丝分裂相的方法。利用人工调控的方法,即通过实验验证的合适的暗处理和光照(强)时间来对菊花组培苗进行处理,不仅获得了较为干净的染色体制片,还有效提高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数量(见图1、图2)。本发明利用的原材料易得,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可操作性强,实用性突出;通过暗处理和光照处理,提高在菊花染色体制片观察时其有丝分裂中期相的数量,且获得干净的根尖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图像,可用于菊花有丝分裂染色体的鉴定,同时也有助于获得用于核型分析、FISH分析等细胞学研究。而这种获得清晰的菊花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图像的方法可推广至菊属其他植物的细胞学研究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635902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82826.1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14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育种领域,涉及一种通过人工干扰提高菊花黑斑病抗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pMDC32-amiCmKIC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菊花中,进行培养获得抗性植株。对转化植株进行PCR、定量RT-PCR检测证实amiRNA在转录水平上影响靶基因CmKIC的表达。对转基因植株进行抗病性检测,发现与野生型植株相比,转基因植株抗病性有很大提高。本发明通过人工干扰CmKIC基因提高菊花的黑斑病抗性,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选育菊花抗病品种提供新颖而实用的方法,将有效推动菊花生物技术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9856330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85871.0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人工调控提高菊花根尖有丝分裂相的方法。利用人工调控的方法,即通过实验验证的合适的暗处理和光照(强)时间来对菊花组培苗进行处理,不仅获得了较为干净的染色体制片,还有效提高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数量(见图1、图2)。本发明利用的原材料易得,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可操作性强,实用性突出;通过暗处理和光照处理,提高在菊花染色体制片观察时其有丝分裂中期相的数量,且获得干净的根尖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图像,可用于菊花有丝分裂染色体的鉴定,同时也有助于获得用于核型分析、FISH分析等细胞学研究。而这种获得清晰的菊花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图像的方法可推广至菊属其他植物的细胞学研究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258936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610659849.9
申请日:2016-08-1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杂交育种领域,涉及一种早花、高产型茶、药兼用菊花品种的杂交选育方法。本发明以早花茶用菊品种‘七月白’为母本,分别以高产的‘杭白菊’和高药效成分的‘滁菊’为父本,配置两个杂交组合,进行人工杂交育种,当年收种,第二年春季播种并分苗定植,开花后以花型、花径、花期等为依据,初步筛选优良单株,第三年再扩繁形成株系后,进一步筛选比较花径、花期、单株与单位面积鲜花、干花产量等,筛选优良株系。通过感官品质鉴定,化学成分测定,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分析评价,以筛选早花、高产型茶、药兼用菊花新品系,本发明能够改善茶用菊花期较晚的现状,提高茶用菊产量,满足市场需求,这将对茶用菊的市场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118068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382247.4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快速的菊花转基因方法,属于菊花遗传育种及分子生物学领域。该方法包括:(1)取菊花茎段作为外植体置于预培养基上进行预培养;(2)将转化有重组表达载体的农杆菌菌液进行活化和培养,然后富集菌体,并用MS液体培养基重悬作为侵染液;(3)将步骤(1)中预培养后的外植体浸入侵染液中采用真空负压法对其进行侵染;(4)将侵染后的外植体置于预培养基上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共培养;之后在脱羧培养基上进行脱羧培养,最后依次使用选择培养基1和选择培养基2进行选择培养,确定无农杆菌爆发后,继代至生根培养基进行进一步的生根筛选得到菊花转基因植株。与传统叶盘法菊花转基因相比,本发明显著缩短了转基因的时间,提高了菊花转基因的转化效率,减少了科研工作者的工作量,为菊花的高效转化和基因功能分析提供新途径,也为其他植物的转基因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7182772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28255.1
申请日:2017-06-0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选育无花粉污染菊花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包括:(1)根据菊花亲本花粉污染程度和亲本生殖发育特性情况,合理选配杂交亲本开展人工杂交实验;(2)人工授粉后统计各个组合中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数量;(3)统计子房饱满率和结实率;(4)测定杂交F1代散粉特性,分析花粉污染程度,从而得到获得无花粉污染菊花杂交后代,其中部分后代经过综合评价后可以作为新品种直接进行推广,而另外一部分可以作为无花粉污染菊花育种的中间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科学、快速、高效选育无花粉污染菊花的方法,该方法选育的杂交后代中无花粉株系最高比例是42%,而传统方法的比例通常不超过10%。因此,该方法将为培育无花粉污染菊花新品种提供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6342795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724868.5
申请日:2016-08-25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N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N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红色菊花干燥花保色的方法,该方法为:选取盛花期的红色菊花花瓣用保色剂浸泡后,除去其表面多余的保色剂,将花瓣平整地夹放在吸水纸中,而后用硬纸板和夹子夹住,烘干。本发明采用化学、物理相结合的方法对红色菊花品种进行保色。具有简单、易操作、效果好、成本低的特点,可操作性强,实用性突出。
-
公开(公告)号:CN105510292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31066.6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外检测菊花胚胎败育过程中Caspase活性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1)获得菊花远缘杂交后不同发育时期的正常与败育胚珠;2)采用TCA/丙酮沉淀法分别提取步骤1)中所取得的胚珠样品的蛋白质;3)将步骤2)中的蛋白质预处理后分别用Bradford法进行蛋白质定量,并分别调整蛋白浓度;4)用Caspase活性荧光检测方法对正常与败育胚珠的蛋白进行Caspase活性检测。本发明针对菊花远缘杂交后胚胎败育的细胞衰老和凋亡现象,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鉴定菊花胚胎败育过程中诱导细胞死亡的关键Caspase酶,为研究菊花胚胎败育的分子机理,挖掘调控胚胎败育的关键基因和蛋白提供了研究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828710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10100386.3
申请日:2014-03-1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高效率菊花杂交育种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育种领域,本发明选择杂交后代种子,经75%乙醇消毒1min及5%次氯酸钠消毒50min后,播种于含15g·L-1蔗糖的MS培养基上,并结合组织培养技术,进一步扩繁和继代培养,获得大量的无菌苗。本方法切实提高了杂交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并且对于部分存在杂交不亲和性的菊花品种,可将由少量的杂交后代种子获得的无菌苗于当年进行继代扩繁,以获得较大群体的株系,从而缩短育种周期,并进一步丰富了菊花育种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3233074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170609.9
申请日:2013-05-0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菊花SSR引物的开发方法。利用NCBI数据库现有的序列数据,结合Perl编程语言方法,对大量序列信息进行批量处理,进行SSR序列查找和SSR标记引物设计,克服了SSR开发效率低、耗时久、成本高等障碍。以不同栽培菊花品种为材料,对设计的SSR引物进行验证,若有条带检测出,即为成功的SSR引物。应用本方法成功地设计了363对SSR引物,为菊花SSR引物开发进而实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等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