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碳化钨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21669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1911261589.X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空碳化钨(WC)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是将SiO2纳米粒子经表面氨基修饰后,利用静电吸附作用在其表面包覆盐酸多巴胺及磷钨酸,以形成SiO2@PTA/DA,再将其经高温煅烧,氟化氢铵处理去除SiO2后,得到尺寸均一的中空碳化钨纳米粒子,将所得中空WC纳米粒子进行表面透明质酸(HA)修饰,可使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靶向肿瘤细胞的功能。本发明合成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及可控性强,同时拥有良好的重复性,并克服了传统碳化钨纳米材料高温合成过程中易团聚烧结的问题,所得透明质酸修饰的中空碳化钨纳米粒子可作为良好的纳米载体有效搭载成像及药物小分子等,有望在肿瘤靶向治疗及生物传感、成像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种5-羟基色氨酸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60803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326363.9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温和的水溶液反应体系中进行5‑羟基色氨酸合成的方法,属于化学合成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以L‑色氨酸、过氧化氢和抗坏血酸为原料,以纳米Fe3O4为催化剂,在水溶液体系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5‑羟基色氨酸。本发明合成5‑羟基色氨酸的原料均是生物内源性化合物,作为催化剂的纳米Fe3O4的具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合成条件在生理环境下即可满足,有望适用于5‑羟基色氨酸的生物应用。

    一种用于乏氧肿瘤一氧化氮治疗的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46223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011528188.9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乏氧肿瘤一氧化氮治疗的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是以精氨酸或多聚精氨酸和碳量子点掺杂的石墨相氮化碳为原料,使其通过酰胺缩合反应形成所述光催化剂。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绿色、温和且成本低廉,所得光催化剂中碳量子点掺杂的石墨相氮化碳在波长>630 nm的红色光激发下产生的光生空穴可以催化精氨酸或多聚精氨酸产生一氧化氮,从而可以在不依赖于肿瘤微环境的条件下实现乏氧肿瘤的治疗,有望为高效的一氧化氮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一种丝素蛋白医用生物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44023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810618484.4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素蛋白医用生物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材料制备和生物医学应用领域。该粘合剂通过丝素蛋白溶液和多酚类聚合物溶液在室温条件下均匀混合制备而成。本发明制备的丝素蛋白生物粘合剂具有湿润环境下粘合强度高、粘合速度快、安全无毒、生物相容性好、价格低廉等特点。其操作简单易掌握,术后无需拆线等二次手术,减轻了病患疼痛,细小甚至无瘢痕的创面又起到了美容作用,该粘合剂可用于几乎所有的创伤创面,具有粘合组织、覆盖创面、填空缺损和空隙、止血、抑菌等作用,可作为皮肤、脏器、血管、神经、肌肉、粘膜、骨、关节、眼睛等组织的止血粘合材料,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一种使用丝素蛋白分子对疏水性纳米粒子相转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02845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711060646.9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在非极性溶剂体系下合成的疏水性纳米粒子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生物医学应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能。但是,表面疏水性配体的存在限制了它们在生理条件下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个简易的方法,使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羧基化处理的丝素蛋白分子作为相转换试剂,实现疏水性纳米粒子向亲水性的相转换。该丝素蛋白分子为两亲性聚合物,具有高含量羧基官能团,赋予其快速地将疏水性纳米粒子由有机相转移到水相体系,并呈现完美的单分散性和稳定性。使用羧基化处理的丝素蛋白分子作为相转换试剂,不仅无毒,而且只需进行简单的分离,便可制得稳定性高和分散性好的亲水性纳米粒子,并以此为模板构建多功能化的诊断治疗纳米体系。

    一种中空碳化钨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21669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61589.X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空碳化钨(WC)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是将SiO2纳米粒子经表面氨基修饰后,利用静电吸附作用在其表面包覆盐酸多巴胺及磷钨酸,以形成SiO2@PTA/DA,再将其经高温煅烧,氟化氢铵处理去除SiO2后,得到尺寸均一的中空碳化钨纳米粒子,将所得中空WC纳米粒子进行表面透明质酸(HA)修饰,可使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靶向肿瘤细胞的功能。本发明合成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及可控性强,同时拥有良好的重复性,并克服了传统碳化钨纳米材料高温合成过程中易团聚烧结的问题,所得透明质酸修饰的中空碳化钨纳米粒子可作为良好的纳米载体有效搭载成像及药物小分子等,有望在肿瘤靶向治疗及生物传感、成像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种利用拉曼增强光谱检测食品中合成色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35995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310295760.5

    申请日:2013-07-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拉曼光谱法检测食品中合成色素的方法,属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其特征是:利用巯基乙胺修饰纳米金合成一种带正电荷的纳米金溶胶,利用该溶胶作为拉曼光谱增强试剂,检测食品中的合成色素。检测过程中,增强试剂和待测样品混合均匀,激光聚焦,拉曼光谱检测。日落黄,酸性橙,诱惑红,柠檬黄,亮蓝,赤鲜红,胭脂红,喹啉黄等合成色素分子带负电荷,且结构相似,带正电荷的拉曼光谱增强试剂通过静电作用可以使合成色素分子吸附在纳米金表面,利用拉曼增强光谱技术得到快速灵敏检测。所以,利用该方法可以检测带负电荷的合成色素分子。本发明食品中的合成色素,操作过程快捷经济,结果准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