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2625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10498.5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8F283/00 , C08F283/04 , C08F220/56 , A61L27/52 , A61L27/54 , A61L27/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ROS清除能力的聚谷氨酸‑甲基丙烯酰胺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将甲基丙烯酰胺(MAAM)、过硫酸钾、Cu‑COF和聚谷氨酸(PGA),采用“一锅法”制备复合水凝胶。通过MAAM与PGA的脱水缩合构建水凝胶网络作为支架体系,可以有效改善聚甲基丙烯酰胺水凝胶难降解、生物相容性差等缺点,并通过Cu(II)与凝胶体系内的羧基金属配位结合具有类似超氧化物歧化酶功能的Cu‑MOF,赋予复合水凝胶清除活性氧(ROS)的功能。总体来说,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复合水凝胶展现了良好的抗氧化性、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以及可降解性等性能,可应用于由于病灶ROS过多导致的骨代谢性疾病如骨质疏松性骨缺损。
-
公开(公告)号:CN11657073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615592.7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一种集成靶向、可控给药和光声成像的近红外/谷胱甘肽双响应纳米囊泡及其制备方法,纳米囊泡能够通过谷胱甘肽和近红外双响应后可控释放阿霉素并产生活性氧以实现肿瘤区域的化学‑光动力联合治疗,由阿霉素氨基铱复合物和羧基化转铁蛋白通过酰胺反应制备获得,其中,阿霉素氨基铱复合物由含有季铵基团和二硫键的两亲性铱配合物中装载阿霉素制备而成的;实验结果显示,纳米囊泡能够实现可控释放阿霉素,而基于光诱导作用,纳米囊泡被激发并产生活性氧,且纳米囊泡能优先被靶向并快速积累在肿瘤组织中,在富含高浓度谷胱甘肽肿瘤微环境和局部近红外刺激下发挥抗肿瘤治疗功效;同时纳米囊泡可实时监测肿瘤治疗效果,实现实时病理分析和快速医学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0510634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943627.3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阴-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模板制备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方法,属于分子筛技术领域。首先制备了一种廉价的、环保的、高效的介孔模板剂,并以此作模板,通过水热、煅烧等步骤得到多级孔ZSM-5分子筛。本发明最大特点在于制备的多级孔ZSM-5分子筛具有可调节的孔结构,模板剂阴-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结构易于调控,通过选择不同分子结构以及不同用量的双子表面活性剂可以制备不同孔道结构的微介孔材料。本发明的分子筛可用于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适于工业化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582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98236.5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L15/28 , A61F13/0203 , A61F13/0246 , A61B5/00 , A61B5/01 , A61L15/24 , A61L15/08 , A61L15/26 , A61L15/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伤口监测和治疗的抗菌皮肤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其是由季胺化壳聚糖/聚丙烯酰胺/海藻酸钠(QCS/PAAM/SA)水凝胶膜为底层,在其上涂覆镓铟液态金属(E‑Galn)作为中间层,并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四氟乙烯(PDMS/PTFE)复合膜作为顶部封装层构成。本发明所得皮肤贴片可用于伤口部位的杀菌和组织修复,同时可应用于伤口部位温度和应变的监测,且其原料安全、来源广泛,有望在感染性创面等慢性伤口的管理中得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91941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04225.5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普鲁士蓝纳米药物平台用于快速光热溶栓及长效抑制血栓复发。所述纳米药物平台具体为以普鲁士蓝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以芦丁作为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抗血栓药物,以十六烷醇、油酸混合制备的相变材料纳米药物进行包封,并以RGD肽修饰表面。普鲁士蓝作为一种无机纳米材料,固有类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在近红外区域有良好的光吸收性。依赖RGD肽特异性结合活化血小板的能力,该纳米药物首先会靶向递送到血栓部位,在近红外光照射下,普鲁士蓝纳米粒子光热转换,产生热量使血栓溶解。同时,热致相变引起药物释放,药物协同普鲁士蓝的抗氧化作用长效抑制血栓复发。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普鲁士蓝纳米药物不仅能快速光热溶栓,还能够长效抑制血栓的复发,为抗血栓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479648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55918.2
申请日:2022-0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和近红外光激发的相变磁性纳米溶栓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将人造血液材料PFH作为由近红外光与超声激发的相变引发剂和超声、光声显影剂自组装在磁性纳米脂质体中应用于血栓治疗领域。在808 nm近红外激光和聚焦超声条件下,PFH迅速汽化并裂解脂质体,释放内容物尿激酶并协同PFH相变产生的气泡在超声的空化效应下快速侵彻栓块。在体外静态、动态血管模型和SD大鼠的股静脉血栓模型中模拟了血栓治疗过程,在激光和超声作用下,纳米粒子能高效溶解的血凝块。本发明溶栓药物不仅具有溶栓能力,还具有超声成像和光声成像功能,此外,还具有磁靶向能力,大幅度的规避了常规尿激酶药物治疗易引发体内出血并发症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04121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328033.9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9/06 , A61K41/00 , A61K33/242 , A61K45/06 , A61K47/46 , A61P35/00 , A61P29/00 , A61P31/04 , A61P31/10 , A61K3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肝癌治疗修复一体化的多功能肝脏细胞外基质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其是将脂质体纳米囊泡作为载体,加载纳米金颗粒和抗癌药物,使其具有良好的光热、化学动力学和抗菌性能,达到协同靶向杀死肿瘤的效果,并通过与由动物肝脏细胞外基质制成的水凝胶复合,得到所述多功能肝脏细胞外基质复合水凝胶。将其注射到人体,脂质体上的羧基与ECM上的氨基在体温下发生键合形成酰胺键,具有微创、安全、可控性强等优点,且水凝胶中含有细胞外基质的多种生物活性分子,有利于细胞的黏附和生长,对治疗后炎症的修复及组织的重建有极大的益处。因此,本发明多功能肝脏细胞外基质复合水凝胶有望应用于肝癌临床治疗与修复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51535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235968.7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抗炎促进骨缺损修复的仿生骨组织工程支架制备方法,通过熔融沉积3D打印技术和表面涂层的方式制备聚多巴胺‑聚乳酸支架,再将甲基丙烯酸化明胶预聚物、黑磷纳米片溶液和羰基锰甲醇混合溶液注入支架,经过紫外光交联后得到仿生多功能骨组织工程支架。将3D打印技术引入骨组织工程支架领域,利于仿生骨组织的密质骨‑松质骨的微观结构,实现支架的多层次结构仿生。黑磷纳米片的加入提高了黑磷在缺损部位利用生物矿化作用加强磷酸钙的均匀分布,加强诱导骨形成的能力。羰基锰的引入可与骨缺损部位酸性微环境中的过氧化氢发生反应形成一氧化碳气体,实现对炎症的气体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689900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65360.7
申请日:2023-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深窄创伤大出血的复合止血海绵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止血海绵是由明胶、多巴胺、季铵化壳聚糖和氧化葡聚糖在低温下聚合交联后冷冻干燥而成。所述的复合止血海绵具有止血效率高、水触发形状恢复行为、高压缩强度、抗菌活性强、安全无毒、血液/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通过物理止血和化学止血相结合的方式可有效阻止致死性深窄创伤出血。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止血海绵,原料来源广泛、制备方法简单,可规模化生产,有望在深窄创伤和弹道损伤等出血场景中实现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27455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603045.8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炎作用的血管化骨仿生多功能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此血管化骨仿生多功能组织工程支架主要包含HA@PLA支架、GelMA、DFO‑NPs和MnCO四种组分。通过3D打印技术和表面涂层的方式制备HA@PLA支架,再将GelMA预聚物、MnCO和DFO‑NPs混合溶液注入支架,经过UV光交联得到仿生多功能复合支架,由以上组分结合制得的仿生多功能复合支架,由于MnCO和DFO‑NPs的释放,通过消炎和促进血管形成从而能够更好的促进骨修复,为现今大节段骨缺损修复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