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95318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162616.9
申请日:2014-04-2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光纤环与侧边抛磨光纤耦合的光学上下载滤波器及其制备方法,该滤波器由微纳光纤环和侧边抛磨光纤所组成,所述微纳光纤环包括环形微纳光纤及与其相连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环形微纳光纤由微纳光纤绕成环形而制成,所述微纳光纤的直径为3~10mm,环形微纳光纤的外径为300~1500mm;所述侧边抛磨光纤是在圆形普通光纤上,其中一段长度为5~30mm的区域设为抛磨区,与抛磨区相连的两端分别为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抛磨区的部分包层被去除,抛磨区的横截面为“D”型,抛磨面与纤芯界面的距离为1~10μm,环形微纳光纤与抛磨面相接触。本发明具有性能稳定、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结构紧凑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645281B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210127501.7
申请日:2012-04-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起偏分束棱镜测量偏振度的方法,测量所需要的器件包括偏振光源、待测器件、起偏分束棱镜以及光功率计;测量方法是:偏振光源经待测器件后射入起偏分束棱镜,被分成o光和e光两束光,分别测量起偏分束棱镜出射的o光和e光的光功率Po[0]和Pe[0],然后旋转起偏分束棱镜,o光的位置不变,e光随着起偏分束棱镜的旋转而绕o光旋转,当旋转45°后,测量其中o光的光功率值Po[π/4],则偏振度DOP通过相关公式确定。本发明适用波长范围较大用波长范围较大,结构简单,测量操作方便,在测量偏振度的同时还可以观察光的偏振态的空间分布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25453B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0810029414.1
申请日:2008-07-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1/42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光纤光功率监测器,包括光电探测器和一段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的包层上开有一个用于泄漏光的V形缺口,所述V形缺口底部距离纤芯表面的最近距离为3~5um,所述光电探测器置于V形缺口外侧,用于探测V形缺口的泄漏光。本发明可实现较高效率的光电探测器接收分光能量。本发明的全光纤光功率监测器低插入损耗、低回波损耗、高传输功率处理能力;它也可应用于保偏光纤等特种光纤传输系统中,同时还可制作体积小、成本低的全光纤器件等。本发明的全光纤光功率监测器可用在光通信的光纤激光器、光放大器、超窄光脉冲发生器等高性能光通信器件中,也可应用于光纤传感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0473494C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410077791.4
申请日:2004-12-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侧边抛磨装置,包括对保偏光纤进行定轴及侧边抛磨的装置与对普通光纤的侧边抛磨的装置。本发明所述的光纤侧边抛磨装置,包括底板、用于固定和承载光纤的两个夹具台、安装有可拆卸磨轮的磨轮台支架、CCD摄像机、CCD探测器、用以在抛磨过程中监控抛磨深度的抛磨监控光源与光功率计;两个夹具台上分别安装有一组可拆卸的光纤夹具,夹持光纤的抛磨段并将其拉平直;夹具台上的精密旋转光纤夹具及旋转步进电机可与平板光纤夹具互换,以适应保偏光纤或普通光纤侧边抛磨的不同要求。本装置既保证对保偏光纤定轴的精度,也方便对普通光纤的侧边抛磨。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应的保偏光纤侧边抛磨工艺方法,以及普通光纤侧边抛磨工艺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213092051U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21973505.3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光调制,高速光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铌酸锂波导的电光开关。用于解决传统电光开关消光比大、开关频率低、带宽受限的问题。此种电光开关自上而下的结构为:渐变阵列电极、缓冲层、基底,所述基底设置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渐变阵列电极为一组底边呈规律性变化的等腰三角形微结构阵列电极单元;所述基底包括波导区和非波导区,所述基底为块状铌酸锂或者铌酸锂薄膜集成波导,所述铌酸锂薄膜集成波导为单晶铌酸锂与衬底的结合,所述块状铌酸锂或单晶铌酸锂包裹有质子交换铌酸锂波导。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以实现低损耗、稳定性强、驱动电压低、调制带宽大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3042025U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22036725.X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相位调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光电探测功能的相位调制器,包括:光纤、微纳条形电极、石墨烯薄膜和PMMA薄膜;所述光纤由包层和纤芯组成;所述包层包裹纤芯,其外侧具有集成区;所述集成区为光纤一侧向内凹陷的区域,所述区域具有开口以暴露纤芯;所述开口边缘设微纳条形电极;所述石墨烯薄膜覆盖在集成区开口和微纳条形电极上;所述PMMA薄膜覆盖在石墨烯薄膜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同时具备光电探测和相位调制两种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09992393U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822201782.1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21/552 , G01N21/4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表面等离子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二硫化钼增敏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包括侧边抛磨光纤或棱镜、光源以及用于获取光纤或棱镜透射光谱的光谱仪。在侧边抛磨光纤的抛磨区或棱镜表面上镀有贵金属膜,从而激发SPR效应,使得在透射光谱中形成共振吸收谷,而共振吸收谷的位置又受到外界折射率的调制,构成折射率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结合二硫化钼和SPR效应,将二硫化钼纳米片沉积在金属膜表面,制备出二硫化钼纳米片增敏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此传感器在折射率范围为1.333~1.360RIU内,可获得高达2793.5nm/RIU的折射率灵敏度,与未修饰二硫化钼的SPR传感器相比,灵敏度提高了30.67%。(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707669U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822200591.3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R33/0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场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便携式矢量磁场传感装置,包括传感单元、移动终端装置以及可与移动终端装置连接的附件装置;所述传感单元用于感应外界矢量磁场的变化,包括侧边抛磨光纤和围绕在侧抛光纤周围的磁流体;所述移动终端装置包括用于向传感单元发射光信号的LED,用于捕捉所述传感单元输出的光信号的摄像头,以及用于处理摄像头捕捉到的图像的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传感单元感知外界待测磁场的变化,通过移动终端装置发射和接收传给所述传感单元的光信号,设置附件装置将传感单元与所述移动终端装置连接起来,这种装置实现了矢量磁场的精准检测,同时具有体积小、方便携带以及成本低的优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333670U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21042532.1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J1/42 , H04B10/25 , H04B10/116
Abstract: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光纤集成石墨烯光电探测器,包括波导、石墨烯薄膜与金属电极,所述波导为侧边抛磨光纤,所述侧边抛磨光纤包括包层和纤芯,所述包层经部分抛磨处理成一抛磨区,抛磨区表面敷设有石墨烯薄膜,石墨烯薄膜表面覆盖有金属电极,还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设置在抛磨区与石墨烯薄膜之间。本专利首次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与石墨烯薄膜堆叠排列的结构集成于侧边抛磨光纤上制备为光电探测器件,具备极高的光响应度,并具有极宽光谱的响应特性;与传统的基于硅基波导的探测器相比,基于光纤波导的探测器件设计方便,可以将光电探测技术直接用于光纤通信中的在线监测,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741310U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20465393.2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无人机通信控制系统,包括地面站和多套无人机系统,所述地面站包括地面监控系统和数据通信系统,用于监测无人机系统,向无人机系统发送命令和接收无人机系统传回的数据信息;其中每套无人机系统包括用于实现上网功能的无线通信单元、微型计算机单元、用于控制无人机飞行姿态的飞行控制单元、用于实现全球定位导航的定位单元、驱动无人机运转的驱动单元、用于无人机正常飞行的机械结构单元、用于感知周围环境的感知单元、电量检测单元以及电源;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对多的多无人机通信控制方式,极大地减少设备冗余和系统的复杂度,且增强了多无人机通信控制系统的可移植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