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171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61979.1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波导耦合的光纤探针、其制造方法及耦合结构,涉及耦合器技术领域,用于与芯片耦合连接,包括:D型光纤,D型光纤的一端的平面设置为抛光面;波导层,波导层设置在抛光面上,且波导层与D型光纤的纤芯相连接,波导层的一端为渐薄结构,波导层用于与芯片的波导耦合,波导层的折射率与芯片的波导的折射率相同;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芯片的波导上设置耦合结构,导致工序数目增加,成品率下降,芯片成本升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2544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03328.6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南通南里台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2B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尺寸单模光纤的端面耦合器及其制备方法,第一折射率层覆盖基底;第二折射率层沿第一方向延伸,其一端位于第二端面,具有“凸”字形截面,另一端覆盖部分第一折射率层,具有梯形或者矩形截面,第二折射率层的厚度沿第一端面指向第二端面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三折射率层自第一端面延伸至第二端面;第三折射率层包括连续的两段结构,第一段结构覆盖部分第一折射率层,宽度逐渐增大,第二段结构覆盖第二折射率层的条形区域和脊形区域;第四折射率层覆盖第三折射率层;光自第四折射率层和第三折射率层逐渐耦入第二折射率层中传输,适用大尺寸单模光纤与片上光波导之间的能量耦合,具有较高的耦合转化效率,较低的对准精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93839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89811.8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合肥芯智华光子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波导和脊波导结合的铌酸锂薄膜模斑转换器,包括衬底,衬底上设有二氧化硅绝缘层,二氧化硅绝缘层上设有铌酸锂薄膜层,铌酸锂薄膜层分为三个直线分布的区域,其中第一个区域通过质子交换方法和减薄处理形成宽度渐变的双层质子交换波导,并设有包覆双层质子交换波导的上覆二氧化硅包层;第二个区域通过质子交换方法成型有宽度渐变的过渡质子交换波导;第三个区域刻蚀成型有宽度渐变的铌酸锂脊波导。本发明可有效提高光耦合效率,能够实现较好的模式匹配,提高了光芯片与光纤的耦合效率,减小了耦合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91523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91196.7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U8三维锥形结构的高效紧凑型端面耦合器及方法。该端面耦合器包括三维锥形SU8波导和锥形硅波导。该三维锥形SU8可利用一次曝光直接制备,结合优化锥形波导轮廓的设计可提升耦合效率,压缩耦合长度。进入耦合器的光先通过三维锥形SU8压缩模斑,再通过绝热耦合进入锥形硅波导,即可与片上器件直接对接。本发明通过三维SU8锥形结构减小尺寸和提升耦合效率,并且制作方法简单,只需曝光显影,无需刻蚀工艺。同时,由于三维锥形SU8结构形状可通过曝光剂量灵活调控,方便与模斑形状不同的光源之间实现高效耦合。总之,本发明的端面耦合器集成度高,适用性广,便于芯片‑光纤或芯片间高效互联,有望推动光电集成产业的进步。
-
公开(公告)号:CN11871498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380022378.9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博尔特医疗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导管系统(100),其用于放置在具有血管壁(108A)的血管(108)内,以用于治疗患者(109)的身体(107)内的在血管壁(108A)内或邻近血管壁(108A)的治疗部位(106),该导管系统(100)包括系统控制台(123)、一个或更多个能量引导器(122A)和光学连接器组件(251)。系统控制台(123)包括能量源(124)和控制台连接孔(148)。一个或更多个能量引导器(122A)被配置成接收来自能量源(124)的能量。光学连接器组件(251)包括保持一个或更多个能量引导器(122A)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的引导器联接壳体(250)。引导器联接壳体(250)被配置成机械地连接到系统控制台(123),其中引导器联接壳体(250)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成配合并选择性地保持在控制台连接孔(148)内,使得一个或更多个能量引导器(122A)在引导器联接壳体(250)内并且相对于来自能量源(124)的能量可调整地且更精确地对齐,以接收来自能量源(124)的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58458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60454.5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任意功分比的光耦合装置及其制备方法,装置包括:前端过渡区,包括两条前端过渡波导;光耦合区,包括两条耦合波导,所述耦合波导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前端过渡波导连接,其中一条所述耦合波导的宽度沿其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变宽,另一条所述耦合波导的宽度沿其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变窄;后端过渡区,包括两条后端过渡波导,所述后端过渡波导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耦合波导的第二端连接;由所述前端过渡波导射入的光束经所述耦合波导耦合后通过所述后端过渡波导分光输出,两路输出的功分比通过调节两条所述耦合波导的第二端的宽度之间的差值来调节。本发明的光耦合器具有任意功分比,且兼具超大带宽,低损耗,小尺寸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13139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1504721.7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张江国家实验室 ,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耦合结构、用于形成耦合结构的方法和光芯片。该耦合结构包括:衬底;第一波导,形成在衬底上;透明材料层,形成在第一波导上;以及第二波导,位于所述透明材料层中并且是部分所述透明材料层通过改性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9791254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1780055367.5
申请日:2017-07-28
Applicant: SEI光学前沿株式会社
IPC: G02B6/24
Abstract: 具有保持架主体和盖部,保持架主体具有能够收容多根光纤的收容部,保持架主体或者盖部具有能够配置于收容部内的至少1个凸条部,在将盖部相对于保持架主体闭合的状态下,通过收容部的内侧的面、盖部的下表面和凸条部,并排而形成能够将多个光纤分别并排地收容的多个分区。
-
公开(公告)号:CN11774186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815551.9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无锡芯光互连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弯曲非对称定向耦合器的设计方法及定向耦合器,涉及非对称定向耦合器设计的技术领域,以弯曲非对称定向耦合器中第一组合波导中透射功率比例与第二组合波导中透射功率比例的平均平方误差和最小为目标函数,以与弯曲非对称定向耦合器设计相关的基础结构参数的取值范围为约束条件,建立参数优化模型并求解,避免传统设计参数选择受人工经验限制的缺陷,提高了参数设计效率及准确度。利用弯曲非对称定向耦合器改善传统对称定向耦合器对波长过于敏感的现象的同时,可有效减小弯曲波导所带来的光损耗,保证设计耦合比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4266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80049116.7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住友电工光学前沿株式会社
Inventor: 栗野伸介
IPC: G02B6/24
Abstract: 一种间距变换装置,具备:主体部(2),供光纤配置;以及旋转部(3),装配于主体部(2),旋转部(3)具有以第一间距保持多个光纤的第一保持部(311)和以第二间距保持多个光纤的第二保持部(312),旋转部(3)在装配于主体部(2)的状态下,绕从自身的内部通过的轴自转,该间距变换装置能根据旋转部(3)的自转角度,将保持光纤的位置变更到第一保持部(311)或第二保持部(31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