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分离器
    1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91741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210289679.1

    申请日:2012-08-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分离器,包括筒体、进气管、出气管和回油管;所述筒体顶部开有第一通孔,所述筒体底部开有第二通孔,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伸入所述筒体内部;所述筒体的底部还开有第三通孔,所述回油管通过所述第三通孔通入筒体内底部;所述油分离器还包括过滤装置和挡油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和挡油装置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所述出气管伸入至所述挡油装置内。本发明的油分离器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既设置过滤装置,又设置挡油装置,进行二次分油,使分油效率更高,同时具备储油功能。本发明采用立式结构,容量较大,适用于大型空调系统。

    检测排气感温包是否脱落的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4344493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310316978.4

    申请日:2013-07-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30 F24F21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排气感温包是否脱落的方法,包括步骤:判断压缩机是否处于运行状态,如果是,则检测压缩机内高压气体的高压值;计算出与高压值对应的高压对应饱和温度;判断排气感温包的感应温度是否小于高压对应饱和温度,如果否,则返回初始步骤判断压缩机是否处于运行状态,如果是,检测压缩机的周围环境温度;判断排气感温包的感应温度减去检测到的环境温度的差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数值,如果否,则返回初始步骤判断压缩机是否处于运行状态,如果是,则认为排气感温包处于脱落状态。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有效确定排气感温包是否应经脱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检测排气感温包是否脱落的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空调器。

    多联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266318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79483.5

    申请日:2014-1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联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包括判断是否具有不工作的内机;如果有,判断运行模式;处于制冷模式,判断工作内机主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内机环境温度减去内机换热器温度的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如果是,则将不工作内机的主电子膨胀阀调节至第一开度,将辅助电子膨胀阀调节至第二开度;处于制热模式,判断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外机环境温度减去外机换热器温度的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如果是,则将不工作内机的辅助电子膨胀阀调节至第三开度,将主电子膨胀阀调节至第四开度,以使滞留在内机中的冷媒流出并参与循环,保证压缩机和空调机组的长期可靠运行。

    油分离器
    1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91741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210289679.1

    申请日:2012-08-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分离器,包括筒体、进气管、出气管和回油管;所述筒体顶部开有第一通孔,所述筒体底部开有第二通孔,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伸入所述筒体内部;所述筒体的底部还开有第三通孔,所述回油管通过所述第三通孔通入筒体内底部;所述油分离器还包括过滤装置和挡油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和挡油装置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所述出气管伸入至所述挡油装置内。本发明的油分离器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既设置过滤装置,又设置挡油装置,进行二次分油,使分油效率更高,同时具备储油功能。本发明采用立式结构,容量较大,适用于大型空调系统。

    换热集成模块、车辆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083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44459.5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集成模块、车辆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换热集成模块包括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包括金属材质的冷媒流道板、第一板式换热器、电子膨胀阀、第二板式换热器,冷媒流道板内形成有第一冷媒流道,第一板式换热器具有能够实现热交换的第一冷媒换热部与第一冷却液换热部,第一冷媒换热部的冷媒出管插装于流道冷媒入口内,第二板式换热器具有能够实现热交换的第二冷媒换热部与第二冷却液换热部,第二冷媒换热部的冷媒进管插装于流道冷媒出口内,第一冷媒流道还具有节流端口,电子膨胀阀组装于节流端口上以节流第一冷媒流道内流通的冷媒。本发明具有更高的抗振耐压防泄漏的性能,提高了冷媒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空调系统
    1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26913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1810893129.8

    申请日:2018-08-0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气液分离器和喷射器。喷射器的输出口与气液分离器的输入口通过第三管线连接,气液分离器的排液口与蒸发器通过第四管线连接,蒸发器与喷射器的第二入口通过第五管线连接。在使用时,喷射器将冷媒的膨胀功利用起来,借助喷射器提升压缩机的吸气端压力,以满足空调系统高负荷、高压比的需求,提升低温环境下空调系统的制热量和能效比。同时,喷射器不是运动部件,无需耗电,只需给该系统提供普通工况的电量就能达到恶劣工况下的能力需求,节省电能,提高系统可靠性。

    一种降温控制方法、降温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730181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08215.7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温控制方法、降温系统及车辆,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夏日车辆暴晒后过热的技术问题。该降温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状态;基于获取的车辆状态,执行不同等级的降温处理模式;降温系统,包括:车辆空调系统,用于对车辆内部进行降温;冷凝水回收系统,与车辆空调系统连接,用于回收车辆空调系统产生的冷凝水;喷淋降温系统,与冷凝水回收系统连接,用于将回收的冷凝水向车体喷淋。本发明通过对空调系统的冷凝水进行回收,然后在需要时将回收的冷凝水以再次降温或不降温的方式喷洒到车体外侧,例如整车玻璃上,同时配合车内的空调系统制冷运行,达到整车在行驶时,尤其是熄火停驻时的快速降温目的。

    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1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0773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72563.4

    申请日:2023-0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车外换热器、节流装置、车内换热器和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具有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车外换热器通过节流装置与车内换热器和第一换热器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形成第一换热流路,第一换热流路用于与压缩机、四通阀配合形成第一循环回路;车辆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电池电机总成、冷暖箱总成和第一泵体;第二换热通道用于与电池电机总成的换热通道和冷暖箱总成的换热通道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形成第二换热流路,第二换热流路用于与第一泵体配合形成第二循环回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本发明将冷媒系统、冷凝水系统和冷暖箱集成为一体式,增加了集成度。

    一种驻车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92304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052493.9

    申请日:2023-0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驻车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驻车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车外换热器、节流装置、车内换热器、蓄能装置和释能换热器,压缩机、车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和车内换热器组成制冷循环系统,蓄能装置的一端通过第一管路连通至节流装置与车内换热器之间的制冷剂管路上,另一端通过第二管路连通至车内换热器与压缩机之间的制冷剂管路上,释能换热器能与蓄能装置换热以对释能换热器蓄冷,释能换热器还能与车外换热器换热以对其进行降温。根据本发明降低空调系统的冷凝温度,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制冷能效,降低了驻车空调运行功率,解决了独立式驻车空调能效低,蓄电池续航时间不足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