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1827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0710047.6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减压条件下航行体自由出水试验装置,属于海洋工程试验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航行体出水试验中,航行体不能完全自由运动的问题并且能够满足缩比模型试验和实尺寸试验之间的相似理论,通过缩比模型实验获得的结论可以扩展到原型问题中,实验结果更加可靠。它包括减压罐组件、导气管、分舱板、锡纸通道系统以及发射系统,减压罐组件包括减压罐主体,分舱板安装在减压罐主体内,分舱板将减压罐主体分为水舱和气舱,导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水舱和气舱连通,锡纸通道系统安装在分舱板的下端面上,发射系统与锡纸通道系统连接,发射系统的枪管内设有待试验的航行体。它主要用于航行体出水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759232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373123.5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30/15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下舰船破口快速评估方法。本发明与水下爆炸载荷下船体结构毁伤评估技术领域相关,本发明基于现有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下平面加筋板架破口经验公式,计入船体不同位置曲面特征、加筋尺寸及数目、药量及爆距等因素的影响,通过量纲分析及数值仿真结果对现有破口经验公式进行修正,得到适用于整船的水下爆炸载荷下破口快速评估公式。
-
公开(公告)号:CN108119708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1810044828.5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6L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粘结柔性立管工型截面互锁抗压铠装层,属于柔性立管铠装层技术领域。它采用外工型材螺旋带和内工型材螺旋带相互嵌合缠绕而成,形成高铺设角度的互锁结构,其中内、外工型材截面形状均近似为工字型。外工型材截面包括径向腹板,与腹板两端相连的轴向侧翼板,沿内直角延伸而成的凸型齿结构;内工型材截面包括一轴向腹板,与腹板两端相连的径向侧翼板,沿轴向延伸而成的凸型齿结构。本发明中的内工型材螺旋带和外工型材螺旋带相互嵌合缠绕,可铺设于柔性立管内部护套层外壁能有效防止内外工型材间的分离和滑脱,同时能提高抗压铠装层抵抗径向内外压力的能力。因此,本发明在深海柔性立管抗压铠装层结构设计中能得到广泛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81827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10047.6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减压条件下航行体自由出水试验装置,属于海洋工程试验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航行体出水试验中,航行体不能完全自由运动的问题并且能够满足缩比模型试验和实尺寸试验之间的相似理论,通过缩比模型实验获得的结论可以扩展到原型问题中,实验结果更加可靠。它包括减压罐组件、导气管、分舱板、锡纸通道系统以及发射系统,减压罐组件包括减压罐主体,分舱板安装在减压罐主体内,分舱板将减压罐主体分为水舱和气舱,导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水舱和气舱连通,锡纸通道系统安装在分舱板的下端面上,发射系统与锡纸通道系统连接,发射系统的枪管内设有待试验的航行体。它主要用于航行体出水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681826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96837.3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模拟深水中静水压力差作用下结构进水的实验装置,属于深水进水实验领域。解决现有深水实验方法研究困难、成本昂贵以及无法在浅水中有效模拟深水环境的压力差导致实验结果不可靠的问题。它包括进水控制组件、浮力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实验水箱、实验仓和控制器,实验仓外壁设有进水控制组件用于改变进水破口的大小,浮力控制系统与实验仓相连用于调整实验仓在水中的姿态,压力控制系统与实验仓相连用于调节实验仓内部压力,实验仓容置在实验水箱内,进水控制组件、浮力控制系统和压力控制系统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它主要用于模拟深水破口进水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655877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20563.5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由航行的通气超空泡航行体实验模型及使用方法,属于海洋工程实验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实验模型无法解决通气超空泡航行体模拟的问题。它包括航行体和枪管,航行体设置在枪管内部,航行体包括头部、多孔通气环和气室,头部与多孔通气环相连,多孔通气环与连接件相连,连接件与采集室相连,采集室与气室相连,采集室和连接件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气体通道,气体通道一端与气室连通,另一端与多孔通气环内部连通,气体通道上设置有气体通道开关系统,气体通道开关系统与枪管内壁接触配合,控制气体通道的开关,采集室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仪,多孔通气环通过固体粉末烧制成型。它主要用于通气超空泡航行体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653420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40447.X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水中破损船抗沉性水池实验自动启动装置及实验方法,涉及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解决了人为操作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对模型精确定位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破损船模型、吊装支架和水池,所述水池内漂浮有破损船模型,破损船模型上方悬吊有吊装支架;破损船模型上设置有姿态传感器单元和遥控开关单元,通过姿态传感器单元和遥控开关单元控制破口挡板的开启,模拟真实环境中船舶破损后的瞬态进水过程。本发明通过吊装支架实现了实验开始前对模型的精确定位;通过姿态传感器单元和遥控开关单元代替人为操作,模拟真实条件下船舶破损后的瞬态进水过程,避免了因人为操作导致模型浮态变化和自由液面晃荡以及打开破口等操作对实验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07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84441.0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水下发射航行体肩空泡发展溃灭的方法,属于预报肩空泡发展和溃灭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00、确定航行体的各项基本参数,采用离散化轴对称节点模型来表示航行体表面;S200、设置气泡和航行体的初始条件,根据边界元法和辅助函数法,采用自编程代码,对气泡出水前的航行体运动和气泡发展过程进行计算;S300、计算过程中考虑自由面和气泡、航行体的耦合效应,直至航行体出水、肩空泡在自由面的耦合作用下被环向射流掐断掐断。本发明减少了航行体出水过程中肩空泡发展和溃灭预报、计算所需的时间与算力成本,成本低,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5480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08118.3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42B35/02 , F16F15/067 , F42B3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具有弹性缓冲结构和瞬态冲击力测量系统的高速入水弹体结构,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反复出入水问题中需要多次降载难题,提供一种高速入水实验研究中,具有弹性缓冲结构和瞬态冲击力数据测量系统的细长型弹体实验结构,实现一个弹性缓冲结构多次有效降低弹体所承受入水冲击力的目的;实现在高速入水问题中降低细长型弹体的主体部分所承受的瞬态冲击力的目的,达到保护弹体主体部分的外部结构和内部设备的目的;实现测量具有弹性缓冲结构的细长型弹体入水全过程冲击力的目的;实现研究具有不同力学参数的弹性缓冲器对细长型弹体入水力学特性影响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212186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1508342.0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B3/56
Abstract: 一种抗水下爆炸冲击弯曲的弧形加强耐压舱壁结构,属于舰船结构防护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液舱内板防护力较差的问题。它包括内面板、固设在内面板上靠近防护液舱一侧的防护结构、位于防护结构侧的若干第一加强筋及位于内面板侧的若干第二加强筋,其中防护结构包括水平布置且由上到下并排对接的若干弧形支撑板,第一加强筋与防护结构之间以及第二加强筋与内面板之间均为无间隙固接。本申请带有弧形支撑板的加强耐压舱壁结构能够更为高效地抵御爆轰过程和破片侵彻产生的冲击波及气泡载荷,除此之外,加强耐压舱壁结构本身就具有二层结构,面对更高质量、更高速度的破片来说,相当于有了二层舱壁阻隔,破片能量依次被弧形支撑板、内面板吸收,加强了液舱的水密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