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高压空气作为驱动的新型二级轻气炮

    公开(公告)号:CN109945740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1910218010.5

    申请日:2019-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高压空气作为驱动的新型二级轻气炮,属于轻气炮实验技术领域,主要由支架,一级气室、一级气室电磁阀、触发电磁球阀、二级气室、大活塞、小活塞、发射管、泄气装置等组成。本发明采用二级气室动力源,二级气室分为大活塞段和小活塞段,内部两活塞刚性联动,起始状态一级气室和二级气室小活塞段充入高压空气,通过电磁阀控制高压空气的储存与释放,以解决在无法提供火工品和氢气等易燃易爆气体的情况下,采用空气压缩加载实现物体的超(56)对比文件罗小鹏;徐胜利;邵鹏飞.超高速弹丸斜侵彻水现象的试验研究.新技术新工艺.2013,(11),全文.吴伟峰.气动弹射试验台关键技术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Ⅱ辑.2018,全文.马希彬,陈章位.一种基于空气炮的爆振冲击试验系统研究.第九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9th FPTC-2016)论文集.2016,全文.林俊德.非火药驱动的二级轻气炮的发射参数分析.爆炸与冲击.1995,(03),全文.

    一种模拟船舱结构破舱进水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99941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1121239.0

    申请日:2021-0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船舱结构破舱进水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实验装置包括船模、透明水池、水池支架、高速摄像机、重物、三个小支架、四个船模定滑轮、两个重物定滑轮、两根船模固定线、重物固定线和重物牵引线,船模侧面设有破口,破口通过隔水层密封,水池支架设置在透明水池的上端面,船模设置在透明水池内,高速摄像机设置在透明水池外,高速摄像机记录船模进水过程,重物设置在透明水池外,船模通过两根船模固定线吊装,重物通过重物牵引线与隔水层固定连接,重物固定线的一端与重物牵引线连接,另一端与两根船模固定线的连接处连接。本发明可以使船模有吃水的初始状态下,实现拍摄船模突然出现侧面破口进水沉没的过程。

    用于高速超空泡射弹打击水下目标实验的实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4289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94661.2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一种用于高速超空泡射弹打击水下目标实验的实验系统及方法,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采用人工下水调试靶体存在的实验效率低且影响试验结果准确性的问题。包括水箱、靶体及调控装置,其中靶体设置在水箱内,调控装置安装在水箱上方且沿水箱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所述靶体包括靶板、安装架、支架及第一底座,所述调控装置包括第二底座、转盘、下臂、上臂、前臂、抓钩球及抓钩组件。通过本发明的实验系统,能够充分利用调控装置实现在同等环境下捕捉并调控水下金属靶,进而有效提高实验效率。

    用于高速入水发射设备的弹托捕捉及弹托弹体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847842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1122934.9

    申请日:2021-09-24

    Abstract: 一种用于高速入水发射设备的弹托捕捉及弹托弹体分离装置,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高压气体发射弹体高速入水实验中,弹体入水后发射管会继续喷射高压气体,极度影响入水现象的自由面及空泡演化特性的问题,以及弹体高速入水发射过程中,由于弹托与弹托捕捉器间的碰撞干扰弹体的运动,极易造成弹体的偏转,影响入水实验结果,甚至造成发射失败的问题。弹簧容纳器的一端与发射管的一端同轴固接,弹簧容纳器的另一端与导向器同轴固接,弹托阻止器同轴穿装在发射管内且其一端部卡设在发射管的一端,弹托阻止器为筒状结构,弹体导向管依次同轴穿装在导向器及弹簧容纳器内,弹体导向管的一端与弹托阻止器之间固接。

    一种模拟船舱结构破舱进水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99941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21239.0

    申请日:2021-0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船舱结构破舱进水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实验装置包括船模、透明水池、水池支架、高速摄像机、重物、三个小支架、四个船模定滑轮、两个重物定滑轮、两根船模固定线、重物固定线和重物牵引线,船模侧面设有破口,破口通过隔水层密封,水池支架设置在透明水池的上端面,船模设置在透明水池内,高速摄像机设置在透明水池外,高速摄像机记录船模进水过程,重物设置在透明水池外,船模通过两根船模固定线吊装,重物通过重物牵引线与隔水层固定连接,重物固定线的一端与重物牵引线连接,另一端与两根船模固定线的连接处连接。本发明可以使船模有吃水的初始状态下,实现拍摄船模突然出现侧面破口进水沉没的过程。

    一种可多次入水的仿生降载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352571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824863.5

    申请日:2022-0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多次入水的仿生降载结构,属于结构物仿生入水降载领域。它包括降载头部、柱体、尾舵和吸能装置,所述降载头部为截锥形结构,所述降载头部与柱体连接,头部与柱体连接处安装有吸能装置,所述尾舵在伸缩机构的控制下能够沿柱体径向伸缩。本发明利用仿生原理,分析北方塘鹅入水过程中的降载方式,设计降低入水冲击载荷的仿生结构构型,保证结构入水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结构入水安全性。本发明的缓冲材料选用棘爪和棘齿控制的弹簧,可最大限度的储存冲击能量,改善弹簧缓冲材料入水过程中的载荷震荡情况。

    具有弹性缓冲结构和瞬态冲击力测量系统的高速入水弹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85480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08118.3

    申请日:2022-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具有弹性缓冲结构和瞬态冲击力测量系统的高速入水弹体结构,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反复出入水问题中需要多次降载难题,提供一种高速入水实验研究中,具有弹性缓冲结构和瞬态冲击力数据测量系统的细长型弹体实验结构,实现一个弹性缓冲结构多次有效降低弹体所承受入水冲击力的目的;实现在高速入水问题中降低细长型弹体的主体部分所承受的瞬态冲击力的目的,达到保护弹体主体部分的外部结构和内部设备的目的;实现测量具有弹性缓冲结构的细长型弹体入水全过程冲击力的目的;实现研究具有不同力学参数的弹性缓冲器对细长型弹体入水力学特性影响的目的。

    一种便捷装弹及精确变角度的高速入水发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86543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1102824.6

    申请日:2021-09-2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便捷装弹及精确变角度的高速入水发射装置,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解决了现有入水发射装置无法实现对弹体入水角度的精确控制,并方便、快捷的安装实验弹体的问题。它包括电动推杆一一端与气炮底座转动连接,角度调节支撑一端与气炮底座转动连接,高压气室与电磁阀相连,电磁阀与法兰一相连,法兰二与发射管相连,直线轴承部数量为两个,两个直线轴承部分别连接在气炮底座的中部和后部,发射管沿轴线穿过两个直线轴承部,电动推杆连接环套接在发射管上,电动推杆二的滑杆端与电动推杆连接环转动连接,电动推杆二的电机端与位于气炮底座后部的直线轴承部转动连接。它主要用于高速入水发射装置。

    一种便捷装弹及精确变角度的高速入水发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865430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02824.6

    申请日:2021-09-2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便捷装弹及精确变角度的高速入水发射装置,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解决了现有入水发射装置无法实现对弹体入水角度的精确控制,并方便、快捷的安装实验弹体的问题。它包括电动推杆一一端与气炮底座转动连接,角度调节支撑一端与气炮底座转动连接,高压气室与电磁阀相连,电磁阀与法兰一相连,法兰二与发射管相连,直线轴承部数量为两个,两个直线轴承部分别连接在气炮底座的中部和后部,发射管沿轴线穿过两个直线轴承部,电动推杆连接环套接在发射管上,电动推杆二的滑杆端与电动推杆连接环转动连接,电动推杆二的电机端与位于气炮底座后部的直线轴承部转动连接。它主要用于高速入水发射装置。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航行体入水载荷及运动轨迹预测与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6087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28078.2

    申请日:2024-12-12

    Abstract: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航行体入水载荷及运动轨迹预测与优化方法,涉及航行体跨介质出入水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实尺度航行体跨介质入水试验成本巨大,对跨介质入水问题采用小尺度机理性试验等方法,但由于成本高昂难以较大规模开展,数值模拟计算效率较低等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的航行体高速入水时砰击载荷、运动轨迹预测方法,通过有限元、无网格等数值计算结果或已有试验结果建立航行体入水砰击加速度和运动姿态数据库,预测不同截面形状参数和入水参数下航行体入水砰击载荷特性及运动轨迹,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建立的模型,引入遗传算法对航行体的形状参数和入水参数进行反向优化设计,可快速给出弹道稳定性强、砰击加速度小的最佳形状参数和入水参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