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时产生高低频率激振力的机电一体化旋转激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2365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79084.2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一种同时产生高低频率激振力的机电一体化旋转激振装置,属于旋转激振器制造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提供激振力的装置无法模拟旋转机械转子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低频旋转激振力,以及由气流等其他因素引起的高频激振力,无法反映转子‑轴承‑机匣系统真实的激励状态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同时产生高低频率激振力的机电一体化旋转激振装置,通过嵌装在箱体上的力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输出激振力的变化情况,多个齿轮轴啮合设计能够产生同时具有转子转动频率与齿轮啮合频率的激振力,通过低频和高频两种激振力的输出,能够真实模拟旋转部件所产生的激振效果,极大的提高了发动机整机振动测量精度。

    一种磁性纳米晶玻璃钎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连接铁氧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5680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1453520.X

    申请日:2020-1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纳米晶玻璃钎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连接铁氧体的方法,属于铁氧体焊接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玻璃钎料成分为xBi2O3‑yCoO‑yFe2O3‑10B2O3(mol.%,x=30~40,y=25~35),该玻璃钎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接近铁氧体。且本申请采用磁性钎料片与低温玻璃预熔后的母材进行复合连接,在保证铁氧体的可靠连接和焊缝的磁性能的同时,实现微波铁氧体器件长期服役的结构稳定性和性能稳定性。即本发明既能够实现玻璃焊缝与铁氧体母材的电磁性能的统一,又符合节约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对铁氧体的连接乃至微波器件的加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种熔浸法烧结焊接方法
    1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4302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40814.6

    申请日:2021-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熔浸法烧结焊接方法,涉及材料焊接技术领域,所述熔浸法烧结焊接方法包括将低熔点钎料和高熔点钎料分别球磨后,分别与粘接剂混合,得到低熔点膏状钎料和高熔点膏状钎料;将低熔点膏状钎料涂覆在第一母材的待焊面,将高熔点膏状钎料涂覆在第二母材的待焊面;按照第一母材、低熔点膏状钎料、高熔点膏状钎料、第二母材的顺序依次将第一母材和第二母材置于模具中,并于真空炉中加热至钎焊温度使低熔点膏状钎料熔化,并发生熔浸后降温至室温,完成焊接,且发生熔浸后,高熔点膏状钎料的体积大于熔化后的低熔点膏状钎料的体积。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能够实现低温焊接高温使用,并获得具有一定室温、高温剪切强度的钎焊接头。

    一种陶瓷-金属中的应力缓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43026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40811.2

    申请日:2021-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陶瓷‑金属中的应力缓解方法,涉及材料焊接技术领域,包括:在多孔陶瓷母材待焊面涂覆软质钎料,使所述软质钎料填充到所述多孔陶瓷母材待焊面的空隙内部,得到填充所述软质钎料的改性多孔陶瓷母材;将硬质钎料涂覆在处理后的金属母材表面,按照所述金属母材、所述硬质钎料、所述改性多孔陶瓷母材的顺序依次放置,用模具夹紧,并送入真空炉中进行热处理后,完成陶瓷‑金属的连接。本发明通过两步法,实现对软质钎料和硬质钎料的分布有效控制,以同时保证陶瓷‑金属接头的耐温性以及应力释放的问题。

    超声滚焊与电阻内热复合式金属缝焊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65970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1810790059.3

    申请日:2018-0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滚焊与电阻内热复合金属缝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超声滚焊机构和电阻内热焊接机构,所述超声滚焊机构设有超声波发生器、滚焊压头(14),滚焊压头(14)的两侧分别设有换能器(1)及换能器(12);所述电阻内热焊接机构设有用于输出中/高频脉冲电流的中频/高频电阻焊电源,中频/高频电阻焊电源输出的电脉冲经电极支架送至导电滚轮,导电滚轮与待焊接金属板相接触;所述中频/高频电阻焊电源输出两路相同的电脉冲信号,分别送至两个电极支架,两个电极支架分别与两个导电滚轮相连接,两个导电滚轮输出电信号至待焊接金属板接触面,本发明可有效避免熔化焊接带来的接头软化现象,排除气孔等焊接缺陷,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GaSe/MoS2异质结的制备方法
    1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216751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910624743.9

    申请日:2019-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GaSe/MoS2异质结的制备方法,属于光电器件的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制备GaSe/MoS2异质结存在MoS2纳米片形状不规则而且层数不可控、难以精确控制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得到单层MoS2,然后采用PDMS作为转移的媒介利用转移平台将机械剥离的GaSe与MoS2结合获得GaSe/MoS2异质结。本发明制备的GaSe/MoS2异质结是具有很好的光电性能,是许多光电器件的核心组件,比如紫外光电探测器等。

    一种抑制高氮钢中高温氮析出的真空钎焊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43087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47937.3

    申请日:2020-07-07

    Abstract: 一种抑制高氮钢中高温氮析出的真空钎焊工艺方法。本发明属于高氮奥氏体不锈钢钎焊领域。本发明为解决传统的熔化焊因为母材接头附近的熔化,导致本是过饱和固溶在奥氏体中的氮元素以氮气的形式析出,从而使焊缝中形成气孔、以及降低接头处的耐腐蚀性等综合性能的技术问题。方法:一、切割试件;二、表面预处理;三、钎料配制;四、钎焊:将待焊试件和钎料糊装配好,先在400~500℃下保温8min~12min,再在740~760℃下保温8min~12min,然后进行真空钎焊,焊接温度为850~1050℃,保温为5min~20min。本发明对高氮奥氏体不锈钢进行钎焊工艺探索与性能分析,从而避免了熔焊时的氮元素的析出问题。在本发明的钎焊温度下进行真空钎焊接头界面形貌良好。接头剪切强度较高,最高强度可达228.6MPa。

    一种高氮钢高温钎焊过程中Fe-Cu、Fe-Ni二元体系分子动力学扩散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55077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648628.8

    申请日:2020-07-07

    Abstract: 一种高氮钢高温钎焊过程中Fe-Cu、Fe-Ni二元体系分子动力学扩散模拟方法。本发明属于高氮奥氏体不锈钢钎焊领域。本发明为了在原子尺度上探索高氮钢钎焊过程中钎料中的基体元素Cu、Ni与母材基体元素Fe的扩散机制,从而研究钎焊工艺对高氮钢性能的影响。该方法具体为:一:采用Lammps软件建立扩散体系模型;二:使体系弛豫,施加原子间作用力和周期性边界条件,使体系中原子扩散至达到热力学平衡状态;三:分析与评估二元体系中原子的扩散过程与扩散能力。本发明采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在原子尺度上探索钎焊过程中钎料中的元素与母材基体元素的扩散机制。对原子势能进行分析,并计算均方位移MSD、扩散系数等,进而比较Fe-Cu、Fe-Ni中元素的扩散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