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67573A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110120808.X
申请日:2011-05-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轨充气展开可刚化的充气卫星,包括:卫星核、支撑体和卫星壳体,卫星核设置在卫星壳体内的中心位置,卫星核与卫星壳体之间连接有支撑体。卫星核包含了卫星的电子元器件,支撑体由充气展开支撑管组成。卫星壳体外部的上表面用于粘贴柔性太阳电池片,形成体装式太阳电池阵,卫星壳体外部的下表面利用赋形技术,形成天线形状,并安装天线部件模块从而形成体装的天线。本发明采用基本为球形的充气展开结构,在成型后没有大型的长臂太阳帆板、星载天线等挠性结构,因而大大提高了卫星总体的结构刚度,提高了卫星总体的振动基频,振动基频与现有卫星相比提高了5~10倍。改善了卫星的整体动力学特性,提高了卫星整体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824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66294.3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层连续编织胎体帘布层结构的轮胎,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包括钢丝圈结构、三角胶层以及多层连续编织胎体帘布层结构,钢丝圈结构以及三角胶层均设置于多层连续编织胎体帘布层结构内部;多层连续编织胎体帘布层结构包括n层连续编织胎体帘布层单元,第1层连续编织胎体帘布层单元位于中心,第2层连续编织胎体帘布层单元缠绕贴合在附有黏合胶层的第1层连续编织胎体帘布层单元上,以此类推,各层连续编织胎体帘布层单元依次贴合。多层连续编织胎体帘布层结构可以有效提高轮胎的刚度和耐冲击性,大幅提高轮胎的承载能力、耐冲击性、高速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有效解决传统轮胎胎体帘布层的断点问题,使帘线连续传递负载。
-
公开(公告)号:CN1196824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66278.4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连续编织胎体帘布层的轮胎,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包括钢丝圈骨架、三角胶部件、胎侧橡胶层、连续编织胎体帘布层、带束层、胎面上层、胎面下层、胎肩垫胶层、气密层、钢圈包布层以及子口护胶层,胎侧橡胶层、带束层、胎肩垫胶层、以及钢圈包布层均设置于连续编织胎体帘布层的外侧且均与连续编织胎体帘布层相贴合,连续编织胎体帘布层是由帘线或覆胶帘线采用连续之字形编织形成的无端点胎体帘布筒,钢丝圈骨架以及三角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连续编织胎体帘布层结构的内部。本发明可以消除传统轮胎胎体帘布层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胎体帘线裁断点,解决现有胎体帘布层裁断点处刚度不连续及胎体帘线与橡胶界面粘合缺陷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9480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864032.0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B25J15/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多环吸盘结构的可控黏附机装置及其应用,该可控黏附装置包括形状记忆黏附足垫、弧形手爪和连接臂,形状记忆黏附足垫和弧形手爪均与旋转轴铰接,连接臂与旋转轴之间紧固连接,形状记忆黏附足垫与弧形手爪之间设有复位机构,初始状态,弧形手爪尖端低于形状记忆黏附足垫,形状记忆黏附足垫包括形状记忆聚合物黏附层、刚性支撑层、升降温层,刚性支撑层与旋转轴连接,刚性支撑层的底面设有形状记忆聚合物黏附层,刚性支撑层的上面设有升降温层。本发明可实现可控黏附与剥离的功能,能够适应更为复杂的工作环境,并且可通过串并联的方式实现不同的功能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936104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76778.X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16C60/00 , G06F17/18 , G06F30/20 , G01N3/24 , G01N3/06 , G06F119/14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橡胶材料裂纹扩展速率的计算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终端,通过识别单元橡胶材料在纯剪切变形下结构参数的变化,对结构参数的变化进行处理,获取橡胶材料的网链构象熵变;根据所述网链构象熵变获取橡胶自由能变,基于所述橡胶自由能变与所述网链构象熵变得到应力‑应变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应力‑应变的对应关系获取宏观橡胶材料的应变能密度,基于所述应变能密度进而得到撕裂能峰值,然后结合Lake‑Lindley的裂纹扩展速率模型的计算逻辑,从而得到裂纹扩展速率。该方式中不仅从原理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裂纹扩展速率的计算模型,而且还为橡胶材料的寿命预测与维护、橡胶设计和改性、故障分析、损伤容限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24192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93286.4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8L7/00 , C08L61/08 , C08L57/02 , C08K7/26 , C08K7/24 , C08K3/04 , C01B32/05 , C01B33/12 , B60C15/06 , B60C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轮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SiO2/C复合材料在制备上三角胶中的应用。具体的,本发明公开的上三角胶包括天然橡胶100份;填料0~40份;SiO2/C复合材料10~60份;活化剂5~10份;增粘树脂0.5~4份;硫化剂3~6份;防老剂2~5份。SiO2/C复合材料用于轮胎上三角胶制备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替代白炭黑或炭黑,本发明基于SiO2/C复合材料制备的轮胎具有低生热性的同时,还具备优异的耐疲劳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4191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91493.6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轮胎垫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SiO2/C复合材料在轮胎垫胶中的应用。轮胎垫胶包含下列质量份数的组分:天然橡胶100份、填料0~45份、SiO2/C复合材料10~50份、硅烷偶联剂0~5份、活化剂4~10份、硫化剂3~6份和防老剂2~5份。将SiO2/C复合材料用于制备轮胎垫胶,可以有效的替代白炭黑或炭黑,制备的轮胎垫胶具备低生热性能的同时还具备很好的耐高温性能。具体地,SiO2/C聚集体具有高分散性,能够起到降低填料Payne效应的作用,从而降低生热;通过SiO2/C复合材料的多孔性促进了橡胶与填料的紧密结合,形成的紧密结合胶使得制备的轮胎垫胶橡胶组合物具备优异的耐高温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8100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99473.1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9D30/06
Abstract: 一种胶囊直接供热的轮胎硫化方法,属于轮胎胶囊领域。本发明是依托于一种电热硫化胶囊实现的,所述电热硫化胶囊内置有柔性导电膜,且布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电热硫化胶囊的整胎硫化温度与时间;通过对轮胎包含的各个胶种分别进行硫变测试分别得到它们的最佳硫化温度与时间,而后利用根据质量权重法给出的计算方法得到整胎硫化温度与时间。S2,电热硫化胶囊进行加压;S3,对电热硫化胶囊通电,进行加热。解决现有技术轮胎硫化过程中各部位温度分布不均,且加热管或加热电缆不能够更好的贴合胶囊内表面的问题,可以灵活调整硫化区域的划分,避免因各区域温度分布不均造成的过硫化或欠硫化,提升了轮胎的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05003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49177.1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一种力、热双模柔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传感器及其制造领域,力、热双模柔性传感器,包括柔性基底层、传感器层、封装层及柔性电极;传感器层位于柔性基底层和封装层之间,柔性电极与传感器层相连,所述的传感器层由至少一种一维导电纳米材料和至少一种二维导电纳米材料混合制成;一维导电纳米材料和二维导电纳米材料按重量份配比为1:0.5‑3。制备方法为:制备柔性基底、在柔性基底上制备传感层、固定导电网络、制备封装层和制备柔性传感器。本发明具有强度高、抗剪切能力强,响应灵敏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51055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65121.2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T17/3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ABAQUS的胎面花纹建模及有限元网格生成方法,通过简化胎面花纹的建模过程,避免复杂的曲面建模操作,快速建立复杂花纹的三维模型,经过简化的三维模型可以利用通用有限元前处理软件生成有限元网格。该花纹建模及网格生成方法,大幅度的提高轮胎力学性能数值模拟过程中的花纹建模效率及花纹三维有限元网格质量,为轮胎性能的精确仿真奠定基础,该方法容易通过二次开发编程嵌入现有的有限元仿真软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