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93175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710224147.2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高通量光电比色法检测铜离子的方法,其以聚苯胺为显色底物,包括:步骤一:制备盐酸掺杂的处于中间氧化态的聚苯胺;步骤二:将二氧化钛与中间氧化态聚苯胺混合,取适量加入到384孔板上,形成中间氧化态的聚苯胺与TiO2的混合液;步骤三:将含有未知浓度的二价铜离子的待检测溶液加入到通过步骤二获得的混合液中,用移液枪使所述混合液与所述待检测溶液混合均匀;步骤四:将承载了通过所述步骤三获得的溶液的384孔板置于紫外灯下照射;步骤五:肉眼分辨由二价铜离子、二氧化钛和聚苯胺在紫外光照射下发生的显色反应引起的颜色变化,初步读出浓度范围。由此,实现了对痕量铜离子浓度的快速、低成本、简便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71870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211108.8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中继式纳米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及中继式蛋白酶活性检测方法,属于蛋白质检测领域。该方法主要通过构建基于可以进行中继式能量转移的纳米稀土上转换发光探针实现,具体的以纳米稀土上转换发光颗粒作为核心,在纳米颗粒表面直接连接的可以吸收上转换纳米探针发射光的中继层染料,以及末端修饰可以与中继层染料形成共振能量转移基团的多肽底物。在近红外激发光照射下,加入能够与多肽底物进行反应的蛋白酶,进行蛋白酶活性的检测。该蛋白酶检测方法检测灵敏高、普适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70504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482177.5
申请日:2020-05-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12N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位胞嘧啶增强并利用单碱基修饰技术进一步实现高催化活性G四链体DNA酶的构建。首先,在富含G碱基DNA序列的3’端修饰胞嘧啶及其衍生物,在含有100mM K离子的缓冲中,95℃退火5min,形成G四链体结构。然后将该G四链体与血红素(hemin)混合,形成DNA酶。通过测试不同H2O2浓度下DNA酶的催化活性并利用米氏模型进行拟合、计算获得不同衍生物的米氏常数。最终,当3’端间位碱基是氮杂胞苷时,其活性与天然蛋白酶HRP的活性达到同个数量级。该高活性G四链体DNA酶设计简单,制备快速,价格低廉,便于储存,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167464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710396007.3
申请日:2017-05-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拉曼定量和成像分析的二维柔性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器件由两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单层石墨烯(1LG)以及夹在它们之间的自组装金纳米星(AuNSs)单层组成,并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膜固定。将内标物(IS)固定在该器件的上层1LG表面,并用下层1LG检测待测物,在一定波长的光激发下可同时获得互不干扰的IS和待测物的表面增强拉曼(SERS)信号,用IS法获得可靠的SERS定量结果。该器件具有超薄的二维结构和优异的柔性特征,可以贴在任意物体表面,实现溶液与固体表面多种样品的检测,并可基于SERS信号,获得固体表面待测物的SERS成像结果。该器件具有优异的稳定性、重复使用性以及结构可变性,可用于多种场合、多种待测物的拉曼定量检测和成像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44152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10429351.2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21/76 , G01N33/535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DNA微阵列的蛋白质化学发光成像分析方法。基于不同的目标蛋白质设计其对应的捕获发卡DNA和抗体-DNA。通过自动点样仪将不同的捕获发卡DNA分别点样到玻璃基片上,构建DNA微阵列。以针对不同目标蛋白质的抗体-DNA的混合溶液为检测液,在目标蛋白质存在时,目标蛋白质可以被其相对应的一对抗体-DNA同时夹心识别,使得这对抗体-DNA上的DNA相互靠近进行邻位杂交形成复合物,进而与相对应的捕获发卡DNA杂交,打开其发卡结构。打开的捕获发卡DNA可引发生物素化发卡DNA(H1和H2)发生杂交链反应,在DNA微阵列点上生成长链DNA串联物。最后通过生物素-亲和素特异性反应,将辣根过氧化物酶固定到DNA微阵列上,催化H2O2-鲁米诺反应,产生化学发光信号,通过CCD扫描,实现目标蛋白质的图像分析。该蛋白质分析方法具有多组分、通量高、高灵敏、普适性好等优势,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569085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310513321.7
申请日:2013-10-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灵敏高选择的金属汞离子(Hg2+)电化学传感器。基于Au‑S键合作用,在金电极表面自组装巯基修饰的DNA捕获探针,构建Hg2+电化学传感器界面。利用DNA的胸腺嘧啶(T)与Hg2+间强的亲和作用,在Hg2+、DNA辅助探针及修饰电化学活性分子二茂铁(Fc)的DNA信号探针同时存在时,可产生协同杂交效应,在金电极表面形成三臂的DNA“Y”型结构,使得Fc分子靠近电极表面。通过直接检测Fc的氧化电流大小,实现对溶液中Hg2+浓度的测定。由于单个Hg2+就能在电极表面诱导形成一个DNA“Y”型结构,致使其对Hg2+的检测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选择性。该传感器制备简单、分析时间短、重现性好、易于更新,可很好的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250662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310256710.6
申请日:2013-06-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12Q1/6841 , C12Q1/48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检测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的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纳米探针以多孔硅纳米粒子(MSN)为载体,在其孔道中共价固定荧光猝灭剂BHQ、填充荧光素,并通过静电吸附在其表面包裹含端粒酶底物片段(TP)的DNA链O1,将荧光素封堵在孔道中。BHQ的存在猝灭了荧光素的荧光,纳米探针的荧光状态为“关”。在端粒酶的作用下,探针表面O1的3’端被延长,生成多个与5’端互补的TTAGGG片段,导致两端杂交形成环状结构而脱离探针表面,从而打开孔道,释放出探针中的荧光素,使荧光状态转换为“开”。将探针与细胞温育,探针进入细胞质后,在细胞质中端粒酶作用下打开探针孔道,利用释放的荧光素产生的荧光,实现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的原位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167464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96007.3
申请日:2017-05-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拉曼定量和成像分析的二维柔性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器件由两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单层石墨烯(1LG)以及夹在它们之间的自组装金纳米星(AuNSs)单层组成,并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膜固定。将内标物(IS)固定在该器件的上层1LG表面,并用下层1LG检测待测物,在一定波长的光激发下可同时获得互不干扰的IS和待测物的表面增强拉曼(SERS)信号,用IS法获得可靠的SERS定量结果。该器件具有超薄的二维结构和优异的柔性特征,可以贴在任意物体表面,实现溶液与固体表面多种样品的检测,并可基于SERS信号,获得固体表面待测物的SERS成像结果。该器件具有优异的稳定性、重复使用性以及结构可变性,可用于多种场合、多种待测物的拉曼定量检测和成像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119031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491309.9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12N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腺嘌呤邻位增强催化活性且在高温下具有高催化活性的新型嗜热四元G四链体DNA酶。首先在富含G碱基的DNA序列的两端修饰腺嘌呤,在含150mM铵离子的缓冲液中,95℃退火5min,形成四元G四链体结构。然后将该结构和血红素混合,形成DNA酶。通过程序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25‑95℃),监测其催化活性,证明该酶在高温下的催化性能:75℃下10小时,能够保持50%以上的活性,18小时后该酶显示接近室温的活性;95℃下5分钟,活性没有变化,1.5小时后能够保持50%以上的活性,4小时后该酶显示接近室温的活性。该嗜热四元G四链体DNA酶制备简单,价格低廉,热稳定性好,便于储存,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165999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190726.6
申请日:2014-05-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04 , C12Q2521/301 , C12Q2525/301 , C12Q2563/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邻位触击效应的均相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的检测溶液包括DNA1-抗体1偶联物、DNA2-抗体2偶联物、辅助DNA3、辅助DNA4、分子信标DNA5和限制性内切酶。目标蛋白质存在时,DNA1-抗体1与DNA2-抗体2形成夹心免疫复合物,使得分别与DNA1、DNA2杂交的DNA3、DNA4相互靠近,形成邻位触击复合物,与DNA5杂交打开其发卡结构,染料Cy5远离猝灭剂产生化学发光。复合物与DNA5形成的双链还能被内切酶识别,将DNA5剪切后打开新的DNA5,如此循环可在位放大发光,实现对目标蛋白质的高灵敏定量分析。该发明实现了蛋白质快速、一步化检测,操作简单、普适性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