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34101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676568.X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12Q1/6844 , G16B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决EXPAR序列依赖性的方法,该方法是采用耐高温的切刻酶,在模板3’端修饰LNA和在模板5’端截掉部分碱基。具体为先将传统EXPAR方法所用的切刻酶替换为耐高温的切刻酶得到相应初始扩增模板,之后通过在模板的3’端修饰锁核酸(LNA)来增加双链结合的稳定性,在模板5’端截掉部分碱基来优化扩增中的动力学特征,最终得到用于目标序列进行EXPAR等温扩增的模板。该序列依赖性解决方法可以实现长度在15‑25碱基范围内短序列的普适性检测,快速,高效,易于操作,是首次提出的系统性解决EXPAR等温扩增技术的序列依赖性问题的方法,并为其他等温扩增技术的改善提供了参考价值,具有在核酸检测和信号放大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328840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210850609.2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B01J31/22 , C02F1/72 , C07K1/107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在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血红素的嵌合寡肽‑DNA模拟酶及其应用,由三个生物单元共价组装而成,即血红素、一种被称为G‑四链体的特殊DNA结构和寡肽。将两端具有不同修饰的G‑四链体核酸序列,利用其中一端修饰基团偶联到磁性微球表面,并用另一端剩余基团偶联血红素两个羧基中的一个。嵌合寡肽‑DNA模拟酶比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显示出巨大的实际优势,因为它们可以在苛刻的实验条件下使用(有机溶剂的混合物、高温、高/低pH值等环境)。实例通过催化降解一系列纺织业废水中的常见污染物染料(BB9、AB74、BR2)得到验证。此外还可以在循环使用中不损失催化效率(10次循环后保持90%以上催化能力),具备可回收并重复利用的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07119031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1710491309.9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12N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腺嘌呤邻位增强催化活性且在高温下具有高催化活性的新型嗜热四元G四链体DNA酶。首先在富含G碱基的DNA序列的两端修饰腺嘌呤,在含150mM铵离子的缓冲液中,95℃退火5min,形成四元G四链体结构。然后将该结构和血红素混合,形成DNA酶。通过程序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监测其催化活性,证明该酶在高温下的催化性能:75℃下10小时,能够保持50%以上的活性,18小时后该酶显示接近室温的活性;95℃下5分钟,活性没有变化,1.5小时后能够保持50%以上的活性,4小时后该酶显示接近室温的活性。该嗜热四元G四链体DNA酶制备简单,价格低廉,热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32884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0850609.2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B01J31/22 , C02F1/72 , C07K1/107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在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血红素的嵌合寡肽‑DNA模拟酶及其应用,由三个生物单元共价组装而成,即血红素、一种被称为G‑四链体的特殊DNA结构和寡肽。将两端具有不同修饰的G‑四链体核酸序列,利用其中一端修饰基团偶联到磁性微球表面,并用另一端剩余基团偶联血红素两个羧基中的一个。嵌合寡肽‑DNA模拟酶比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显示出巨大的实际优势,因为它们可以在苛刻的实验条件下使用(有机溶剂的混合物、高温、高/低pH值等环境)。实例通过催化降解一系列纺织业废水中的常见污染物染料(BB9、AB74、BR2)得到验证。此外还可以在循环使用中不损失催化效率(10次循环后保持90%以上催化能力),具备可回收并重复利用的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1705044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010482177.5
申请日:2020-05-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12N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位胞嘧啶增强并利用单碱基修饰技术进一步实现高催化活性G四链体DNA酶的构建。首先,在富含G碱基DNA序列的3’端修饰胞嘧啶及其衍生物,在含有100mM K离子的缓冲中,95℃退火5min,形成G四链体结构。然后将该G四链体与血红素混合,形成DNA酶。通过测试不同H2O2浓度下DNA酶的催化活性并利用米氏模型进行拟合、计算获得不同G四链体DNA酶的米氏常数。最终,当3’端间位碱基是氮杂胞苷时,其活性与天然蛋白酶HRP的活性达到同个数量级(kcat(F3T‑azaC)=22.7s‑1)。该高活性G四链体DNA酶设计简单,制备快速,价格低廉,便于储存,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70504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482177.5
申请日:2020-05-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12N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位胞嘧啶增强并利用单碱基修饰技术进一步实现高催化活性G四链体DNA酶的构建。首先,在富含G碱基DNA序列的3’端修饰胞嘧啶及其衍生物,在含有100mM K离子的缓冲中,95℃退火5min,形成G四链体结构。然后将该G四链体与血红素(hemin)混合,形成DNA酶。通过测试不同H2O2浓度下DNA酶的催化活性并利用米氏模型进行拟合、计算获得不同衍生物的米氏常数。最终,当3’端间位碱基是氮杂胞苷时,其活性与天然蛋白酶HRP的活性达到同个数量级。该高活性G四链体DNA酶设计简单,制备快速,价格低廉,便于储存,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119031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491309.9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12N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腺嘌呤邻位增强催化活性且在高温下具有高催化活性的新型嗜热四元G四链体DNA酶。首先在富含G碱基的DNA序列的两端修饰腺嘌呤,在含150mM铵离子的缓冲液中,95℃退火5min,形成四元G四链体结构。然后将该结构和血红素混合,形成DNA酶。通过程序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25‑95℃),监测其催化活性,证明该酶在高温下的催化性能:75℃下10小时,能够保持50%以上的活性,18小时后该酶显示接近室温的活性;95℃下5分钟,活性没有变化,1.5小时后能够保持50%以上的活性,4小时后该酶显示接近室温的活性。该嗜热四元G四链体DNA酶制备简单,价格低廉,热稳定性好,便于储存,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