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25458C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02157019.1
申请日:2002-12-18
Applicant: 罗姆和哈斯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1/4038 , B01J21/066 , B01J23/40 , B01J23/44 , B01J23/72 , B01J23/755 , B01J31/10 , B01J35/1014 , B01J35/1038 , B01J35/1061 , B01J2231/342 , B01J2231/349 , C07C45/73 , Y02P20/584 , C07C4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以前的催化反应相比以更大的产率和选择性制备酮的方法,其中使用金属掺杂的聚磺化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进行酸催化缩合反应。例如,与使用常规单磺化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相比,使用具有至少5.0毫当量磺酸基团/克催化剂并载有金属,如钯的聚磺化离子交换树脂可增加丙酮缩合反应的甲基异丁基酮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257875C
公开(公告)日:2006-05-31
申请号:CN200410016690.6
申请日:2004-02-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C49/203 , C07C45/8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双键酮的顺反异构体的分离方法。它以体积比为1∶0.1~10的正己烷和乙腈为萃取剂,在含双键酮与萃取剂体积比为1∶1~100的条件下,于20~200理论级数的萃取塔中,在0~60℃下进行多级逆流萃取,得到高纯度的全反式含双键酮。本发明是一种适合工业化应用的分离含双键酮的顺反异构体的方法,与其它分离方法相比,其优点是:产物收率和纯度均较高、操作简单易行、条件温和、试剂可回收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711232A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200380102809.5
申请日:2003-10-28
Applicant: 巴斯福股份公司
IPC: C07C45/54 , C07C49/203 , C07C40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03/16 , C07C45/54 , C07C2601/14 , C07C2601/16 , C07C49/203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备通式Ⅰ和Ⅰ’的假紫罗酮及其异构体的连续方法,(Ⅰ)或(Ⅰ’),其中R1为CH3或a,R2、R3各自为氢、CH3或C2H5,R4、R5各自为氢或CH3,该方法通过将式(II)的醛与过量的通式(III)的酮在均匀溶液中于升高的温度下在水和碱金属氢氧化物存在下反应,其中R1、R2和R3各自如上文定义。本发明方法的特征在于:a)在10~120℃的温度下混合醛、酮和含水碱金属氢氧化物的均匀溶液,然后b)除去尚未溶于所述反应混合物的水和碱金属氢氧化物,c)随后在高于最低沸点组分的沸点10~120℃的温度以及106~107Pa的蒸气压p下将所述均匀的反应混合物在避免返混的同时通过可提供2~300分钟停留时间的反应器,d)在减压下冷却所述反应混合物,e)以逆流方式用蒸气从所述反应混合物中除去所述酮和f)干燥粗制产物并用精馏塔从中除去过量的醛和次级组分。
-
公开(公告)号:CN1182097C
公开(公告)日:2004-12-29
申请号:CN00108951.X
申请日:2000-05-23
Applicant: 吉沃丹·鲁里国际公司
Inventor: 凯杰·伯格-舒尔茨 , 杰齐·A·巴杰格罗维茨
IPC: C07C49/20 , C07C49/203 , C07C49/21 , C11B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03/16 , C07B2200/09 , C07C45/00 , C07C45/298 , C07C45/512 , C07C45/75 , C07C49/21 , C07C49/557 , C07C403/14 , C07C2601/06 , C07C2601/14 , C07C2601/18 , C07C2602/02 , C11B9/0015 , C11B9/0034 , C11B9/0053 , C07C47/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式I所示的新型α、β-不饱和酮,式I中符号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这种新型化合物带有水果底味的一种浓烈的非常持久的新鲜波斯树脂香味。
-
公开(公告)号:CN1544404A
公开(公告)日:2004-11-10
申请号:CN200310110533.7
申请日:2003-11-1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C27/12 , C07C33/02 , C07C29/50 , C07C49/203 , C07C45/27 , C07D30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01/12 , C07C29/50 , C07C45/34 , C07C45/35 , C07C2601/10 , C07C2601/16 , C07C2601/18 , C07C2602/08 , C07C2602/42 , C07D301/06 , C07C49/67 , C07C49/597 , C07C49/603 , C07C49/607 , C07C47/21 , C07C49/627 , C07C47/22 , C07C35/12 , C07C35/18 , C07C35/20 , C07C35/28 , C07C33/50 , C07C33/4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在氧化剂为空气或氧气或氧气与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或其它化学氧化剂的存在下,控制反应压力为1-10atm,温度为20-150℃,选用μ-氧单金属卟啉或双金属卟啉或它们的固载物单独作催化剂或它们与过滤金属盐或氧化物构成的复合催化剂,催化剂浓度为1-50PPM,反应0.5-5小时,催化氧化烯烃或环烯烃生成α,β-烯醇、α,β-烯酮和环氧化合物。该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所用催化剂用量小、催化效率高,反应选择性好,该催化反应可以均相催化,也可以固载后进行异相催化。
-
公开(公告)号:CN1297880A
公开(公告)日:2001-06-06
申请号:CN00133038.1
申请日:2000-11-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49/203 , C07C49/17 , C07C45/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提高丁烯酮合成收率和纯度的工艺方法,是将用常规的工艺方法制得粗丁酮醇后,再加共沸剂水混合后进入共沸蒸馏塔,蒸出双丙酮醇与水的共沸物,经浓盐水盐析后,上层为回收双丙酮醇,下层为稀盐水,蒸出部分水后成为浓盐水再返回分层器,脱完双丙酮醇的丁酮醇加催化剂脱水,馏出物为含水的粗丁烯酮,粗丁烯酮干燥再蒸馏即得成品丁烯酮。本发明通过去除反应液中的双丙酮醇和在丁酮醇合成过程中加入回收的双丙酮醇抑制双丙酮醇的形成来提高丁烯酮合成收率和纯度,减少“三废”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275559A
公开(公告)日:2000-12-06
申请号:CN00108951.X
申请日:2000-05-23
Applicant: 吉沃丹·鲁里国际公司
Inventor: 凯杰·伯格-舒尔茨 , 杰齐·A·巴杰格罗维茨
IPC: C07C49/20 , C07C49/203 , C07C49/21 , C11B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03/16 , C07B2200/09 , C07C45/00 , C07C45/298 , C07C45/512 , C07C45/75 , C07C49/21 , C07C49/557 , C07C403/14 , C07C2601/06 , C07C2601/14 , C07C2601/18 , C07C2602/02 , C11B9/0015 , C11B9/0034 , C11B9/0053 , C07C47/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式Ⅰ所示的新型α、β-不饱和酮,式Ⅰ中符号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这种新型化合物带有水果底味的一种浓烈的非常持久的新鲜波斯树脂香味。
-
公开(公告)号:CN1251832A
公开(公告)日:2000-05-03
申请号:CN99121964.3
申请日:1999-09-07
Applicant: BASF公司
IPC: C07C49/203 , C07C45/6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5/676 , B01D3/009 , B01D3/14 , B01D3/141 , B01D3/322 , B01J19/24 , B01J2219/00103 , B01J2219/00162 , B01J2219/00777 , B01J2219/32268 , Y02P20/127 , Y02P20/582 , C07C49/203 , C07C49/255
Abstract: 连续制备式Ⅰ的不饱和酮的方法,是在有机铝化合物作为催化剂的存在下,使式Ⅱ的不饱和醇与式Ⅲ的乙酰乙酸烷基酯反应来制备,其中式Ⅰ、Ⅱ和Ⅲ中基团的定义与说明书中的定义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166481A
公开(公告)日:1997-12-03
申请号:CN97103407.9
申请日:1997-02-28
Applicant: 埃尔夫阿托化学有限公司
IPC: C07C49/203 , C07C49/603 , C07C45/7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1/10 , C07C45/74 , C07C49/6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丙酮制备异佛尔酮的方法,其特点是操作在:(i)在液相,在分子式为Mg1-xAlxO1+x的镁铝双氧化物存在条件下进行;或(ii)气相或液相,在通式I的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进行。[(Mg2+)1-x(Al3+)x(OH-)2]x+[(OH-)x]x-(H2O)n(I);0.20≤x≤0.33,n<1
-
公开(公告)号:CN1196338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06054.7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B01J31/02 , C07C45/75 , C07C49/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密度调控策略的金属杂化离子液体催化剂及其应用,主要包括金属杂化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及用于甲醛与丙醛羟醛缩合反应以生产甲基丙烯醛的催化剂。金属离子的杂化作用可以调控离子液体的电子密度,进而提高了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此催化剂可将单位活性位点上甲基丙烯醛的生成频率提高2%~52%、催化剂消耗量减少15%~57%,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制备特点,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