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38335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810021590.0
申请日:2008-08-0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2-酮基-L-古龙酸发酵生产稳定性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2-酮基-L-古龙酸KGA又称维生素C,本发明用三种混合液代替玉米浆,采用正交试验考察金属离子混合液、氨基酸混合液及维生素混合液在维生素C发酵中的重要作用。在得出金属离子混合液是细胞生长、KGA合成和L-山梨糖消耗的最显著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各种金属离子对维生素C发酵的影响。发现,增加Mg2+浓度可以促进KGA合成,是维生素C发酵的最显著影响因素。采用优化组合进行维生素C发酵的KGA产量和产率分别为75.2g/L和0.94g/g,与普通培养基相比,KGA产量(67g/L)和产率(0.84g/g)分别提高了12.24%和11.9%。
-
公开(公告)号:CN101215529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710302441.7
申请日:2007-12-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α-酮戊二酸高产菌及其筛选方法和用该菌株发酵法生产α-酮戊二酸,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菌株为一株解脂亚洛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WSH-Z06,保藏编号CCTCC NO:M207143。该菌株是从炼油厂附近的土壤中经在完全培养基、基本培养基和补充培养基平板上菌落生长情况的对照筛选出硫胺素营养缺陷型的菌株,然后对筛选出的硫胺素缺陷型菌株采用一级发酵逐一摇瓶培养初筛,发酵液利用硅胶层析方法分析,将保留有α-酮戊二酸显色斑点的菌株再转接于装有发酵培养基的摇瓶中进行发酵复筛,发酵液经高效液相方法测定,比较α-酮戊二酸产量高低而得到的高产α-酮戊二酸的一株菌,通过对发酵培养基中重要组成成分进行优化,发酵6天时α-酮戊二酸产量可达到39.3g/L。
-
公开(公告)号:CN1392246A
公开(公告)日:2003-01-22
申请号:CN02113142.2
申请日:2002-06-0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乙酸渗漏型丙酮酸高产菌及其选育方法和用该菌发酵法生产丙酮酸,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菌种为一种光滑球拟酵母(Torulopsis glabrata)WSH-LQ307,它由WSH-IP303为出发菌株,经亚硝基胍(NTG)诱变,在培养基中添加以乙酸为补充碳源选育而得到。与出发菌株相比较,其丙酮酸脱羧酶(PDC)活性降低了很多。LQ-307生产丙酮酸的能力强且稳定,以乙酸为补充碳源时,摇瓶培养48小时,丙酮酸产量为46.2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1%。5L发酵罐发酵64小时,丙酮酸的产量达到了68.7g/L,对葡萄糖的转化率为0.651g/g。300L发酵罐发酵65h,丙酮酸产量为63.8g/L,对葡萄糖的转化率为0.588g/g。
-
公开(公告)号:CN1198759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74765.8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结冷胶菌株的选育及用该菌株或其重组菌株发酵法生产结冷胶,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筛选了一株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FMME‑GG374,保藏号为CCTCC M 20242350,利用Crispr‑Cas9工具对其进行基因编辑,分别或同时整合结冷胶合成路径关键基因gelK、gelA、gelL至副产物路径基因ldhA、poxB、crtI位点,获得了高产结冷胶的重组菌株。本发明同时公开一种采用该菌株或其重组菌株发酵生产结冷胶的方法,在15L发酵罐中采用本方法发酵60h结冷胶的产量为20.0g/L。
-
公开(公告)号:CN11966243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92199.3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L‑乳酸的重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的构建及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代谢工程改造策略,敲除编码丙酮酸脱羧酶基因、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与丙酮酸脱氢酶基因,并整合三个拷贝的植物乳杆菌来源的乳酸脱氢酶,得到了一株L‑乳酸高产菌株FMME‑LA05。在摇瓶水平L‑乳酸产量可达到130g/L及以上,在5L发酵罐L‑乳酸产量可达到140g/L以上,光学纯度达到99%以上,且具备良好的遗传稳定性,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33184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627046.6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软骨素6‑O‑磺基转移酶截断体及其在合成硫酸软骨素C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在来源于挪威大鼠的软骨素6‑O‑磺基转移酶的基础上,在RnCHST3的N端截断前11~106个氨基酸得到软骨素6‑O‑磺基转移酶截断体,表现出比原始RnCHST3更高的磺酸化率,提升了51%,24h磺酸化率可达11.5%。本发明在Δ106RnCHST3基础上,构建MBP融合表达的pET28a(+)‑MBP_Δ106RnCHST3,其可溶表达量得到显著提升。本发明还将所述软骨素6‑O‑磺基转移酶截断体用于催化制备CSC,提供了绿色环保的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85371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37453.3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磷酸吡哆醛浓度的可视化生物传感器,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以PylcH为响应原件,通过优化RBS的方式提高响应灵敏度以及响应范围,将优化后响应灵敏度高的传感器元件构建到pBAD质粒上,得到了在阿拉伯糖诱导下响应磷酸吡哆醛的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通过荧光强度反映菌体发酵过程中磷酸吡哆醛浓度,其检测范围广且灵敏度高,在监测胞内辅因子浓度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683759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1752427.2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脱氢莽草酸脱水酶突变体及产原儿茶酸的重组大肠杆菌,突变体ApAroZR363A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通过出发序列的第363位精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得到;本发明还基于该突变体构建了一株重组大肠杆菌,具体地:通过阻断碳流从3‑脱氢莽草酸流向下游莽草酸,敲除了大肠杆菌中3‑脱氢莽草酸脱氢酶基因aroE成功构建了一株高产3‑脱氢莽草酸的底盘菌株,并引入具有抵抗产物抑制的高活性3‑脱氢莽草酸脱水酶突变体ApAroZR363A在底盘菌株中构建原儿茶酸生物合成路径,最终建立了一个高效生物合成原儿茶酸的大肠杆菌重组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1780208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35618.8
申请日:2023-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C3‑差向异构酶突变体及在生产D‑阿洛酮糖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领域。本发明利用结晶的方法得到了C3‑差向异构酶KeDt3e的晶体并解析了其三维结构,并通过对关键区域的氨基酸突变,获得了具有高底物选择性、热稳定性及催化效率的酶突变体。以表达KeDt3e M5的重组菌株作为生物催化剂进行全细胞转化,在2.5L发酵罐下,转化2h,D‑阿洛酮糖产量可达167.7g/L。该生产过程简单、原料易得、杂质少,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6837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52427.2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脱氢莽草酸脱水酶突变体及产原儿茶酸的重组大肠杆菌,突变体ApAroZR363A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通过出发序列的第363位精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得到;本发明还基于该突变体构建了一株重组大肠杆菌,具体地:通过阻断碳流从3‑脱氢莽草酸流向下游莽草酸,敲除了大肠杆菌中3‑脱氢莽草酸脱氢酶基因aroE成功构建了一株高产3‑脱氢莽草酸的底盘菌株,并引入具有抵抗产物抑制的高活性3‑脱氢莽草酸脱水酶突变体ApAroZR363A在底盘菌株中构建原儿茶酸生物合成路径,最终建立了一个高效生物合成原儿茶酸的大肠杆菌重组菌株。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