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49905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425472.0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压下去除枸杞上的危害物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鼓风散热装置和传送带,所述鼓风散热装置与传送带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介质阻挡管,所述介质阻挡管内设置有正电极杆,若干个所述正电极杆阵列布置相连接且与高压输出电源连接;所述传送带与若干个所述介质阻挡管之间为枸杞处理区域,所述传送带表面导电并连接有接地电极,所述鼓风散热装置用于对若干个所述正电极杆进行降温。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枸杞上农药、毒素、二氧化硫、微生物等危害物残留,不仅能降低枸杞的危害物残留风险,而且具有结构简单、大气压下运行、能耗低、处理无残留、能够连续处理、效率高等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41835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40447.2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无锡迪腾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N5/20 , C07K16/44 , G01N33/53 , G01N33/5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分泌苯氧威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属于食品安全免疫检测领域。本发明的苯氧威半抗原通过多次筛选和实验获得,再由该半抗原制备苯氧威完全抗原,并以该完全抗原免疫小鼠获得杂交瘤细胞株,由该细胞株分泌的苯氧威单克隆抗体对苯氧威具有优异的亲和力和灵敏度,对苯氧威的50%抑制浓度IC50达到0.88ng/mL,可用于制备苯氧威的免疫检测试剂盒等产品,为食品中苯氧威的残留检测提供高效的检测方法及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534098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157688.5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5/20 , C07K16/44 , C07F9/165 , C07K14/765 , C07K14/77 , G01N33/577 , G01N33/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分泌甲拌磷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属于免疫检测领域。本发明的分泌甲拌磷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5121。本发明的甲拌磷半抗原通过多次筛选和实验获得,再由该半抗原制备甲拌磷完全抗原,并以该完全抗原免疫动物获得杂交瘤细胞株,由该细胞株分泌的甲拌磷单克隆抗体对甲拌磷具有优异的亲和力和灵敏度,对甲拌磷的IC50达到4.56ng/mL,可用于制备甲拌磷的免疫检测产品,为甲拌磷的残留检测提供高效的检测方法及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204845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998742.3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筛选产醛或酮类风味物质微生物的高通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收集、染色和分选发酵中的未经卷制的雪茄烟叶上的微生物,然后通过测定微生物产物中的醛/酮物质的浓度和鉴定醛/酮物质的种类来验证筛选效果,筛选的菌株经过培养后醛酮物质产量在50‑300μg/mL,主要代谢产物为苯甲醛、异佛尔酮、2,4‑二甲基苯甲醛、羟基丙酮、苯乙醛、香草醛和异戊醛,本发明的方法在3天内就可以完成了一次分离培养,并获得了49株菌的醛酮物质产量在50‑100μg/mL,57株菌的醛酮物质产量在100‑300μg/mL,加快了筛选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微生物的步伐,缩短了工业应用时间,节约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81303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285110.7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5/20 , C07K16/44 , C07K14/765 , C07K14/77 , C07D263/22 , G01N33/577 , G01N33/543 , G01N33/53 , C12R1/91
Abstract: 一株分泌恶霜灵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属于食品安全免疫检测领域。本发明分泌恶霜灵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AAB2,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分类命名为单克隆细胞株,保藏日期2020年4月23日,保藏编号CGMCC No.19677。首先合成恶霜灵半抗原,再制备恶霜灵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高效价、低IC50小鼠脾细胞,通过PEG方法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过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的筛选和三次亚克隆,得到杂交瘤细胞株AAB2。此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对恶霜灵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检测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50112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459075.8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5/20 , C07K14/765 , C07K16/44 , G01N33/53 , C07D213/75
Abstract: 一株氯吡脲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属于食品安全免疫检测技术领域。杂交瘤细胞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179。本发明先合成氯吡脲半抗原和完全抗原,再使用弗氏佐剂混合乳化,注射免疫BALB/c小鼠。筛选出高效价,低IC50的小鼠脾细胞,通过PEG方法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选择培养基,筛选出两种细胞融合后的杂交细胞;再经过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筛选细胞并五次亚克隆,最终得到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此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对氯吡脲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度,可用于制备氯吡脲的免疫检测试剂盒以及胶体金试纸条,用于食品中氯吡脲的残留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280745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52852.4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5/20 , C07K16/44 , C07K14/765 , C07D237/18 , G01N33/577 , C12R1/91
Abstract: 一株分泌哒螨灵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属于免疫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分泌哒螨灵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ABC05,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分类命名为单克隆细胞株,保藏日期2019年11月28日,保藏编号CGMCC No.19174。将哒螨灵的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将高效价,低IC50小鼠的脾细胞,通过PEG方法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将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通过培养基培养,再经过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筛选细胞并三次亚克隆,最终得到一株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此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对哒螨灵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度(IC50值为9.09 ng/mL),可用于食品中哒螨灵的残留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763658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50631.3
申请日:2020-07-08
IPC: C12N5/20 , C07K16/44 , C07K14/795 , G01N33/577 , G01N33/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分泌抗二硝托胺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属于食品安全免疫检测领域。本发明一株分泌抗二硝托胺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DAS3H10,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类命名为单克隆细胞株,保藏日期2019年11月28日,保藏编号CGMCC No.19165。所述杂交瘤细胞株DAS3H10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对二硝托胺具有较好亲和力和较高灵敏度,对二硝托胺的50%抑制浓度IC50为9.01ng/mL,可用于制备二硝托胺的免疫检测试剂盒以及胶体金试纸条,为动物源性食品中二硝托胺的检测提供有力的检测方法及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7495317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749280.X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A23L29/244 , A23L29/256 , A23L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29/244 , A23L29/256 , A23L33/00 , A23V2002/00 , A23V2200/332 , A23V2200/328 , A23V2200/3262 , A23V2250/5036 , A23V2250/5066 , A23V2250/5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魔芋复配胶及其制作魔芋珍珠的方法。所述魔芋复配胶包含42~50wt%魔芋胶、14~18wt%琼脂胶以及40~45wt%卡拉胶。所述制作魔芋珍珠的方法包括:将魔芋胶、琼脂胶、卡拉胶、蔗糖、氯化钾、氯化钙、山梨酸钾于水中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将混合物进行溶胀处理,获得混合溶胶,将混合溶胶在中心温度为60~75℃时滴入0~10℃的成型油剂中,过滤,获得魔芋珍珠。本发明的魔芋珍珠制作工艺简单新颖,采用“胶滴油”工艺,工业生产量和生产效率效率大大提高;同时所用复配胶易分散溶胀、流动性、稳定性较好,制得的魔芋珍珠弹性、硬度、韧性口感佳,含魔芋成分高,具有减肥、通便、降血脂、降血糖等生理功能,是理想的低热量减肥食品。
-
公开(公告)号:CN103549413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498709.4
申请日:2013-10-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A23L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33/00 , A23V2002/00 , A23V2300/10 , A23V230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芦荟软胶囊加工过程中防止芦荟苷降解的方法,属于保健食品加工领域,采用本发明技术,可以有效防止芦荟软胶囊中芦荟苷的降解,保证药效的同时降低使用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具体过程如下:取芦荟鲜叶,清洗,消毒,用打浆机打成浆汁,20MPa均质,加入维生素C、苹果酸、乳酸、柠檬酸或其混合物的酸性调节剂调节溶液的pH值至2-4之间,121℃灭菌15s,真空冷冻干燥,得到芦荟全叶冻干粉。将决明子、朱砂、青黛的混合物与与之混合,再加入植物油、甘油、水,加热至60℃,并不断搅拌,溶解,然后加入湿润剂、稳定剂辅料,混合,过160目筛,压制软胶囊,包装,即为成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