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549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392659.X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33/53 , G01N33/68 , G01N15/0205 , G01N21/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免疫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蛋白质交联剂的动态光散射免疫传感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识别元件标记的免疫磁珠为动态光散射捕获探针;以链霉亲和素标记的检测抗体或小分子竞争抗原为传感器检测探针;以生物素标记的蛋白质为交联剂;通过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反应引发捕获了待测物的免疫磁珠复合物发生交联反应,进而使免疫磁珠平均水化动力学粒径发生变化,通过监控免疫磁珠水化动力学粒径变化实现待测物的检测。本发明的方法操作步骤简单,在短时间内可实现超灵敏检测,且制备的免疫磁珠可将目标物从复杂的样本基质汇总分离富集出来,有效消除了样本基质对后续检测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792936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18155.3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酶催化的纳米PET塑料比色检测方法,涉及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待测样品,调节pH值为5.2‑6.2,得待测样品溶液;(2)待测样品溶液中加入角质酶和脂肪酶,孵育,得孵育液;(3)将孵育液离心,得上清液;(4)将上清液与溴甲酚紫溶液混合,反应,得反应液;(5)测定反应液在430nm和590nm处的吸光光度值,计算OD430/OD590的比值;(6)将比值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中纳米PET塑料浓度。本发明的检测方法能够简单、快速地测定出纳米PET含量,准确性高,测定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03311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54538.1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33/5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免疫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灵敏检测小分子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用途与制备方法,所述免疫层析试纸条包括底板和沿层析方向依次设置在底板上的样本垫、结合释放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纸;所述结合释放垫上包被有检测探针;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沿层析方向依次设置有检测线和质控线;所述检测线上包被有小分子检测抗原和AIE FMs‑BSA偶联物;所述质控线包被有IgG和AIE FMs‑BSA偶联物;所述检测探针为复合胶体金与检测小分子的抗体的偶联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对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灵敏性提升了约100%,检测限可达0.16μg/L,因此在食品检测领域具有较佳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605677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210244326.3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8J3/12 , C08J3/16 , C08L35/00 , C08K3/08 , C08K5/46 , C09K11/58 , C09K11/06 , C09K11/02 , B82Y20/00 , B82Y40/00 , C09B6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具有双面体结构的比色荧光双功能微球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聚集诱导发光染料、油溶性金纳米粒子和聚马来酸酐十八碳烯溶于三氯甲烷后与含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水溶液混合,通过超声乳化制得乳液,去除三氯甲烷后,离心分离得到双面体结构的比色荧光双功能微球。本发明制备的微球同时具备胶体金纳米粒子的比色信号和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荧光信号,与传统荧光微球相比,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微球可以同时实现裸眼判读能力及荧光定量检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75428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250570.7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69 , G01N33/543 , G01N33/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比色线半定量的多重检测免疫层析试纸条,用于同时快速半定量检测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伏马菌素B1。五种真菌毒素的检测抗原分别喷涂固定在NC膜上,作为五条检测线;聚多巴胺黑金纳米粒子分别标记五种真菌毒素的单克隆抗体,作为五条检测线的信号探针。鼠抗兔IgG单克隆抗体与兔IgG作为比色线体系,其中鼠抗兔IgG单克隆抗体喷涂固定在试纸条NC膜上作为比色线,聚多巴胺黑金纳米粒子标记兔IgG作为比色线探针。在检测时通过裸眼观察各条检测线与比色线的黑色深浅,进行比色半定量分析。当某条检测线条带较比色线颜色浅时,说明该真菌毒素含量大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77882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244161.X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33/533 , G01N33/53 , G01N33/576 , G01N33/58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比率荧光探针的ELISA检测方法,比率荧光探针包括红色和绿色的AIE荧光微球。将红色AIE微球偶联抗原,绿色荧光微球偶联生物素或地高辛抗体,ELISA包被抗体和链霉亲和素或地高辛全抗原。在ELISA反应体系中,红色AIE荧光微球偶联的抗原与ELISA上的抗体结合,在610nm处发出红色荧光,读值记为R;绿色AIE荧光微球偶联的生物素与ELISA板上的链霉亲和素结合或地高辛抗体与地高辛全抗原结合,在501nm处发出绿色荧光,读值记为G。通过计算R/G的值可以定量检测目标物浓度。本发明通过自校准将外部干扰降至最低,同时省去使用酶标二抗催化显色不稳定以及ELISA自身繁琐的步骤,为解决传统ELISA方法操作繁琐且易出现背景干扰等问题提供新技术和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206779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0913502.9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21/31 , G01N3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苯硼酸定向偶联抗体的免疫磁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免疫磁吸附剂利用抗体Fc片段糖蛋白分子中的顺式二醇结构与苯硼酸基团特异性的亲和作用实现抗体定向偶联在磁载体表面。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最大程度地提高抗体Fab端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免疫磁吸附剂对目标物的亲和力与吸附能力,并能有效控制批间差,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所制备的免疫磁吸附剂可用于对多种食品样本的检测前处理,根据所偶联抗体的不同可用于食品样本中危害物质如真菌毒素、农兽药残留、重金属以及病原微生物等的富集和纯化。纯化后的危害物可用高效液相色谱、免疫分析方法以及酶联免疫技术等方法定量或定性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06781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913498.6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77 , G01N33/543 , G01N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抗原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小分子半抗原的均相免疫方法,以噬菌体为竞争抗原,抗体标记的多枝状胶体金为动态光散射信号增强探针,以胶体金溶液的平均水化动力学粒径变化作为动态光散射信号输出,构建直接竞争动态光散射均相免疫检测小分子半抗原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检测灵敏度高,胶体探针的稳定性强,抗体‑抗原的结合效率高,洗涤和分离的步骤少,操作更简单,免疫学反应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687063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860866.X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33/68 , G01N21/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苯硼酸交联剂的糖蛋白动态光散射免疫方法,所述苯硼酸交联剂和免疫识别元件标记的磁性载体作为动态光散射信号增强探针以目标糖蛋白为桥梁形成“多层夹心”结构前后溶液的平均水化动力学粒径变化作为动态光散射信号输出,利用水化动力学直径变化测定反应待检样品中糖蛋白的含量。该基于苯硼酸交联剂的糖蛋白动态光散射免疫方法,操作步骤简单,短时间即可实现对复杂样本中糖蛋白的高灵敏检测,所制备的免疫磁珠可以将目标蛋白从复杂的样品基质中分离富集出来,有效地消除了样品基质对后续检测的干扰,不仅可以解决配对抗体制备困难的问题,而且也实现了对糖蛋白的简便快速及时检测,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09275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283890.1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58
Abstract: 一种裸眼观测的多色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方法,以“红、橙、黄、绿、蓝”五色量子点荧光作为背景信号,五色量子点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后,再分别与五种真菌毒素检测抗原混匀喷涂在试纸条检测区域;银纳米粒子分别与五种真菌毒素的单克隆抗体结合作为量子点激发光的内滤探针。当检测样品中某种真菌毒素含量大于等于国家限量标准时,对应的荧光信号打开,可裸眼直观判读五种真菌毒素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本发明制备的试纸条可用于同时快速检测粮油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伏马菌素B1等五种真菌毒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