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0048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0196517.8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可以共利用葡萄糖和木糖的丙酮丁醇梭菌及其应用,其分类命名为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菌株号为LY4,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91081)。菌株LY4在4‑8天时间可基本利用50 g/L的葡萄糖和木糖的混糖(混合比例1:1),不存在CCR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4085882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66469.3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P23/00 , C12P7/6409 , C12N1/16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廉价碳源糖蜜生产不饱和脂肪酸和类胡萝卜素的方法。包括菌种活化、种子培养和发酵培养,发酵菌株为圆红冬孢酵母菌;发酵培养的发酵培养基中碳源为20‑40g/L糖蜜和30‑50g/L葡萄糖组成的混合碳源;氮源为0.1g/L硫酸铵,无需再添加有机氮源酵母提取物。本发明利用廉价糖蜜作为碳源进行发酵生产不饱和脂肪酸的办法,其作为廉价的粗原料代替了部分碳源以及全部酵母粉来发酵生产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对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969879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810574787.0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A61M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微针及微针贴片以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微针包括微针形状的基质和包埋于基质中的活性成分,所述基质为大分子量水溶性葡聚糖与小分子量水不溶性葡聚糖的混合物,所述活性成分为具有医疗或美容功效的物质。本发明的所述的复合微针具有良好的韧性和硬度,良好的长期稳定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且具有高度安全性,无毒副作用,可快速溶于皮内不会产生医疗废物,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且占用体积小,运输方便,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可大规模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760242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279006.9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联产油脂与葡萄糖酸的产油酵母菌及其应用,所述产油酵母菌分类命名为Cryptococcus podzolicus OY‑1,保藏号为CCTCC M 2020732。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产油酵母菌在生产微生物油脂和葡萄糖酸中的应用,并通过优化葡萄糖浓度、溶氧水平以及发酵时间等策略,实现胞内油脂与胞外葡萄糖酸的高效联产,提高油脂合成体系的经济性。获得的油脂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相似,为饲料生产提供了优质的能源,缓解了饲料生产对于粮食的巨大需求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760753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711285336.7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热解糖高温厌氧菌和丙酮丁醇梭菌共培养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活化的热解糖高温厌氧菌接种到含有木聚糖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得到发酵液;(2)将活化的丙酮丁醇梭菌接种到步骤(1)得到的发酵液中,发酵生产丁醇。当热解糖高温厌氧菌M5培养了60h时加入丙酮丁醇梭菌菌泥,丁醇产量最高,达到8.34g/L,这也是目前利用木聚糖为唯一碳源时共培养得到的最高丁醇产量。该方法降低了工业生产丁醇的成本,同时解决了热解糖高温厌氧菌能利用半纤维素却丁醇产量低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442452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271682.1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产2‑苯乙醇菌株及其应用,所述产2‑苯乙醇菌株分类命名为季也蒙毕赤酵母(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YLG18,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0638。本发明通过利用含有高浓度醇类抑制物的平板和摇瓶发酵筛选,得到的筛选菌株以葡萄糖作为碳源,经过发酵条件优化以及发酵罐放大发酵实验最终可以产生2‑苯乙醇3.21 g/L。其抗逆性强、产物产量高、重复性好,是一种适合利用L‑苯丙氨酸发酵产2‑苯乙醇的优良菌种。
-
公开(公告)号:CN107022515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710355267.6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能够利用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为原料,同步利用葡萄糖、木糖的混合糖厌氧发酵产L‑天冬氨酸基因工程菌,该菌株具体的构建方法为:以重组菌AS12为出发菌,采用代谢工程改造策略敲除糖转运系统的ptsG基因,得到重组大肠杆菌AS31;将能够催化草酰乙酸合成L‑天冬氨酸的天冬氨酸转氨酶基因aspC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编码基因pck克隆到表达质粒上,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AS31,即得到利用木糖、葡萄糖混合糖同步厌氧发酵产L‑天冬氨酸的基因工程菌AS32。本发明还公布了AS32厌氧发酵产L‑天冬氨酸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实现了利用如秸秆、玉米芯、稻草等废弃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发酵制备L‑天冬氨酸的目标,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04105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25659.5
申请日:2020-02-2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甲醇和木糖共底物产脂肪酶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向宿主菌中导入甲醇氧化酶基因aox1、二羟基丙酮合酶基因das、过氧化氢酶基因cta和二羟基丙酮激酶基因dak;所述宿主菌为可利用木糖产脂肪酶的南极假丝酵母。本发明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方法将甲醇代谢途径引入南极假丝酵母中,从而实现南极假丝酵母以非食品级原料甲醇和木糖作为共底物生产脂肪酶,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重大的意义和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330091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810293641.9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酮丁醇梭菌,其分类命名为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菌株号为LJ4,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 2017754。本发明进一步地提供了丙酮丁醇梭菌LJ4在发酵生产丁醇中的应用。菌株LJ4可以很好地利用未脱毒的木质纤维素水解液,在全部都为木质纤维素水解液时,菌株LJ4发酵生成丁醇13.9g/L;在含有50%的木质纤维素水解液时,菌株LJ4发酵生成丁醇产量最高,为15.2g/L;推断是由于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中成分复杂,存在可以提高丁醇产量的物质,而抑制物浓度低于菌株耐受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673636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37336.8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植物多酚制备核壳结构纳米银抗菌材料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室温绿色水相合成,硝酸银和植物多酚-单宁酸作为反应物一锅法制备核壳结构纳米银,首先将AgNO3溶解于pH=6~1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单宁酸(TA)溶解于超纯水中,然后将将单宁酸(TA)加入至AgNO3溶液中,室温下机械振荡器振荡5~20min,反应后进行离心沉淀,收集沉淀物溶于超纯水中,即得产物Ag@PTA,本发明所得的核壳结构纳米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制备方法简单,节能环保,无需加热,原料绿色环保,作为抗菌材料的制备便于大规模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