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蔗糖磷酸化酶在制备功能性低聚糖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367458B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610820747.0

    申请日:2016-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重组蔗糖磷酸化酶在制备功能性低聚糖中的应用,属于酶工程领域。本发明所述的重组蔗糖磷酸化酶利用蔗糖和D‑半乳糖为底物合成功能性低聚糖蜜二糖。本文旨在建立利用重组酶SPase发酵制备蜜二糖的适宜条件,通过构建了重组菌株发酵生产SPase,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以及酶学性质的研究,此外还利用该酶以D‑半乳糖和蔗糖为底物催化合成蜜二糖,优化了其合成条件,为进一步利用功能性低聚糖打下基础。

    2-苯乙醇的非细胞合成生物学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011184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610464256.7

    申请日:2016-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苯乙醇的非细胞合成生物学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利用重组酶ARO8、ARO10和ADH1这三种重组酶构成共反应体系,将微生物体内Ehrlich途径需要多步连续反应、多种酶参与才能合成2‑苯乙醇这样复杂的代谢过程,简化为在体外的同一反应体系内进行,从而减少了环境污染、缩短了反应流程。进一步地,本发明采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将三种重组单酶进行无载体共固定化,制备共交联酶聚集体(Combi‑CLEAs),体外合成目标产物,从而在上述有益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酶的循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填补了多酶体外制备2‑苯乙醇的技术空白,为生物制备2‑苯乙醇提供重要的借鉴。

    一种纳豆芽孢杆菌和暹罗芽孢杆菌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68308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420162.5

    申请日:2018-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豆芽孢杆菌和暹罗芽孢杆菌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两亲株原生质体的制备、菌体的筛选标记、原生质体融合。本发明优化了原生质体制备过程中溶菌酶浓度和酶解时间,以提高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并通过采用PEG法与电击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原生质体的融合,优化了PEG的浓度、PEG处理的温度和时间、电击融合的条件和时间等,提高了种间芽孢杆菌原生质体融合率,得到的融合子经过筛选,最终得到高产抗菌脂肽的融合菌株,能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农业、畜牧业等行业。

    一种电击转化暹罗芽孢杆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66676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086453.5

    申请日:2018-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击转化暹罗芽孢杆菌的方法,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对暹罗芽孢杆菌JFL15电击转化过程中感受态细胞的制备、质粒的浓度以及电击参数等因素进行了全面的优化,首次建立了一套简单、有效的暹罗芽孢杆菌遗传转化方法。本发明的暹罗芽孢杆菌遗传转化方法操作简单,转化率高,效果稳定,可高效转化用于CRISPR-cas9基因敲除以及用于同源重组敲除载体的大片度质粒(>11kbp),不仅为暹罗芽孢杆菌的遗传改造奠定了良好基础,对加快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其它芽孢杆菌的遗传转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种DBAT突变酶R363H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602916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610031523.1

    申请日:2016-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DBAT突变酶R363H及其应用。所述的突变酶是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的DBAT酶的第363位氨基酸由Arg改变为His;其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4。本发明成功构建出突变酶R363H。该突变酶在利用乙酰辅酶A的催化效率上比野生型酶提高了12倍,大大提高了乙酰辅酶A的使用率和产物巴卡亭Ⅲ的产量。同时,为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寻找了7种新型酰基供体,突变酶均能高效利用这些酰基供体,其中对乙酸乙烯酯的利用率提高了100倍,能作为替代昂贵的乙酰辅酶A用于制备巴卡亭Ⅲ。迄今为止,在生物合成巴卡亭Ⅲ的研究中,并未发现有以非植物辅酶类为酰基供体并体现高利用率的研究。

    一种植物乳杆菌高产胞外多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5842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47569.9

    申请日:2017-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乳杆菌高产胞外多糖的方法。本发明所使用的菌株在本发明中的发酵条件下所产生的EPS具有高效降胆固醇的功能,体现在:1)通过单因素优化实验获得菌株最佳产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其产量可高达2.67~3.18g/L;2)通过优化前与优化后的EPS降胆固醇能力比较,EPS降胆固醇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3)通过单因素体外定性实验,其EPS具有高效的胆固醇清除能力,最高可达59%;4)通过实验发现分泌到胞外的未经过提取纯化的EPS依然具有一定的胆固醇清除能力。使用本发明中的发酵条件和制备方法可提高微生物EPS产量,并且获得的EPS有高效降胆固醇能力,具有广阔的降脂药物和保健品的开发应用。

    一种提高迷力菌类胡萝卜素产量的固体发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78464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296644.3

    申请日:2017-04-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迷力菌类胡萝卜素产量的固体发酵方法。本发明以迷力菌类胡萝卜素含量为指标,提供了最佳培养条件为大米培养基30 g,营养液蛋白胨浓度为1.5%,黑暗培养天数为6天,光照培养时间为8天,得到的迷力菌固体发酵后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显著提高至309.54 μg/g,本发明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优化的结果。本发明还通过添加粘红酵母小分子物质Part O提取物作为激发子进一步提高迷力菌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对粘红酵母的最优发酵时间、小分子物质Part O提取物最佳浓度和最佳的添加时间进一步优化,显著提高迷力菌中类胡萝卜素的产量获得了分别比对照提高38.19%、26.86%和47.44%的显著效果,本发明方法还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稳定等优点。

    2-苯乙醇的非细胞合成生物学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011184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64256.7

    申请日:2016-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苯乙醇的非细胞合成生物学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利用重组酶ARO8、ARO10和ADH1这三种重组酶构成共反应体系,将微生物体内Ehrlich途径需要多步连续反应、多种酶参与才能合成2‑苯乙醇这样复杂的代谢过程,简化为在体外的同一反应体系内进行,从而减少了环境污染、缩短了反应流程。进一步地,本发明采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将三种重组单酶进行无载体共固定化,制备共交联酶聚集体(Combi‑CLEAs),体外合成目标产物,从而在上述有益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酶的循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填补了多酶体外制备2‑苯乙醇的技术空白,为生物制备2‑苯乙醇提供重要的借鉴。

    一种DBAT突变酶D166H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524893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610029794.3

    申请日:2016-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1029 C12P17/02 C12Y20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DBAT突变酶D166H及其应用。所述的突变酶D166H是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的DBAT酶的第166位氨基酸由Asp改变为His;其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6。该突变酶在利用乙酰辅酶A的催化效率上比野生型酶提高了11倍,大大提高了乙酰辅酶A的使用率和产物巴卡亭Ⅲ的产量。同时,为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寻找了7种新型酰基供体,突变酶均能高效利用乙酸乙烯酯、乙酸戊酯和乙酸异丙烯酯,其中对乙酸乙烯酯的利用率提高了74倍,能作为替代昂贵的乙酰辅酶A底物用于制备巴卡亭Ⅲ。迄今为止,在生物合成巴卡亭Ⅲ的研究中,并未发现有以非植物辅酶类为酰基供体并体现高利用率的研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