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73034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125520.4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均匀混料的颗粒/介质悬浮液循环搅拌供给装置,涉及磨粒磨损测试技术领域。该装置可使固体颗粒/液体介质搅拌成均匀的含固悬浮液,具体包括:固定支架、搅拌驱动机构、悬浮液循环腔体和悬浮液输送机构。搅拌驱动机构输出端部分置于悬浮液循环腔体内,用于泵送悬浮液并使其在循环腔体内循环流动;循环腔体连接高压气泵输出端,可在循环腔体内施加气体压力。从而弥补了现有磨粒磨损试验中含固悬浮液无法均匀供给的缺陷、解决了现有悬浮液供给装置易磨损失效的难题,能够模拟摩擦副的三体磨粒磨损过程,从而为磨粒磨损失效提供准确、可靠的试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240945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711446429.3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转动副的控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它能够用于衬套的加速磨损试验。其模拟工况包括衬套径向受载、室温及高温、转轴变转速、转轴低频摆动以及轴向加载等领域,使用时通过调节衬套夹具上的加热装置温度进行加热,使衬套稳定在某个温度下。之后再通过加载电机调节加载板位置,压缩弹簧并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测量使衬套处于稳定的径向受载。启动驱动电机进行衬套加速磨损试验。试验过程中通过改变加热装置温度可以进行升温,通过控制加载电机可以进行变加载。
-
公开(公告)号:CN105675426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207605.7
申请日:2016-04-0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销盘式磨损试验机单相机双式样原位成像装置,包括真空罩、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上固定设置转盘机构,加载机构,光反射机构;转盘机构包括水平的下式样转盘,下式样固定设置在下式样转盘上,下式样转盘受到马达动力能够旋转;光反射机构包括反射镜组,反射镜组上端与定位螺杆固定连接,定位螺杆与定位环螺纹配合;定位环与相机悬臂固定连接;下加载梁向下加载时,定位环带动定位螺杆转动,使反射镜组离开上式样与相机所在位置,相机对下式样转盘上的下式样进行拍摄成像;下加载梁向上复位时,定位环带动定位螺杆反向转动,使反射镜组的两端分别对应上式样及相机所在位置,相机对上式样进行拍摄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03700236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59160.2
申请日:2013-12-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8C17/02 , H04W84/18 , G01F23/2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供电城市下水道水位无线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液位传感器模块、电源模块、无线基站模块和太阳能充电管理模块,所述液位传感器产生超声波,超声波在液面与空气的分界面反射成回波并被液位传感器转化成电压信号,从而将下水道的水位信息转化成电压信号,所述电压信号传输给所述无线基站模块,经过处理后转化为无线信号传输到监测终端,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液位传感器模块和无线基站模块提供工作电压,所述太阳能充电管理模块为所述电源模块补充电力。本发明系统和方法,通过在每个下水道水位监测系统之间构成无线传感网络,水位信息数据最终传输给终端系统,同时系统利用太阳能自供电,无需外部提供电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95261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211278654.1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轴承多孔保持架关键特征参数设计方法,解决了目前多孔保持架的关键特征参数设计严重依赖试验、设计效率低下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基于分形理论建立关键特征参数与多孔保持架供油特性之间的数学模型,输入空间轴承多孔保持架的供油特性需求,设置多孔保持架关键特征参数的初始值,计算多孔保持架在该工艺下的供油特性,并与供油特性需求进行比对判断,迭代更新关键特征参数直至得到满足供油特性需求,获得相应的关键特征参数,本发明的一种空间轴承多孔保持架关键特征参数设计方法,能通过数值计算快速获得目标供油特性需求下的关键特征参数,提高多孔保持架的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9334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0507171.2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空尾喷管运动副模拟工况摩擦磨损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运动加载模块、夹具模块以及框架;所述竖直加载电机驱动端连接夹具底座,所述水平加载电动缸的和竖直加载电动缸通过下夹具连接,或者所述水平加载电动缸和竖直加载电动缸各自连接有下夹具;所述夹具底座通过竖直加载电机驱动被测工件在水平面上旋转加载,所述竖直加载电动缸驱动被测工件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水平加载电动缸驱动被测工件沿水平方向运动。本发明公开的磨损测试系统突破以往特种摩擦磨损试验机实验对象单一的局限,可实现对三角拉杆和凸轮滚子两种试验件涉及的旋转副、球窝球副和凸轮副三类运动副开展测试,提高了试验机的测试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934620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72963.6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体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使用方法,包括:预聚焦模块、磁场分选模块以及载玻片;所述预聚焦模块和所述磁场分选模块设置在所述载玻片上,所述预聚焦模块通过第一放大段与所述磁场分选模块连接;所述预聚焦模块用于将微球聚焦于同一平衡位置,所述磁场分选模块用于分选不同尺寸的微球。本发明能够实现连续、无鞘地分选出不同尺寸的微球,并且具有高通量、结构尺寸小、无需进行磁珠修饰以及操作简单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1506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80310.6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5 , G06F30/28 , G16C20/20 , G16C20/7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粘弹性微流控颗粒分选机理建模方法及芯片和应用,属于粘弹性微流控颗粒分选技术领域,通过分析颗粒在直通道段所受惯性升力和弹性力沿通道宽度方向的变化规律以及颗粒在完全穿透样本–鞘液交界面进入鞘液后的运动轨迹,得到颗粒在到达直通道段末端位置时的横向位移,然后计算鞘液和样本在放大段中的分布,结合颗粒在直通道段末端处的横向平衡位置得到颗粒在放大段中的运动轨迹。由于对颗粒运动起主导作用的惯性升力和弹性力与颗粒的尺寸相关,小直径和大直径颗粒在经过直通道段和放大段后会分别从出口一和出口二流出,实现颗粒的分选。本发明能够为粘弹性微流控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实现柔性扩展和快速迭代。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13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597170.6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T7/11 , G06N3/048 , G06N3/08 , G06F17/1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管路系统布局智能评估方法和系统,根据管道的起终点位置进行管道布局设计,对每一个场景进行标记与区分,得到三维点云数据,然后分割为多块小区域;对小区域场景进行对象分析并评分,获得表明该区域空间特点的编码向量,然后拼接为一维向量作为整个场景区域的特征编码向量,并进行归一化与标准化数据处理;采用神经网络作为回归模型框架,对管道空间场景数据集进行回归;评估回归模型的回归效果;对回归模型进行训练,通过测试集检验回归模型的准确性、有效性和稳定性。本发明通过建立神经网络,可以处理大量数据,对布管方案进行即时评估,减少了人工审核过程,提供了实时反馈,加快了设计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695257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41898.4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M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环境下立式关节轴承摩擦磨损试验机及其测试方法,包括:真空腔,为关节轴承的测试提供真空环境;径向加载装置,布置在所述真空腔的内部并为所述关节轴承的测试提供径向加载力;动力装置,为关节轴承测试提供转动动力;两个温控法兰,均布置在所述真空腔的外部,两个温控法兰的一端分别连接高低温循环装置的两端,两个温控法兰的另一端均延伸到真空腔的内部并连接导热块的两端,导热块为所述关节轴承提供测试所需的温度环境。本发明巧妙的设计了温控法兰、冷却轴承座和支撑冷却座,保证真空腔体的恒温与高真空度的保持,满足自润滑向心关节轴承的真空高低温测试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