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9439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1056833.0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役中电池性能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评估电池的全电池电化学阻抗谱;将所述待评估电池的全电池电化学阻抗谱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电池性能评估模型中,根据电池性能评估模型表示的第一相关性以及第二相关性得到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其中,所述第一相关性表示电化学性能、正极电化学阻抗谱、负极电化学阻抗谱之间的相关性,第二相关性表正极电化学阻抗谱、负极电化学阻抗谱、全电池电化学阻抗谱之间的相关性。本发明采用了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的方法,通过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算法对全电池电化学阻抗谱进行训练,得到锂离子电池性能评估模型,通过锂离子电池性能评估模型对电池性能进行评估,这样可以快速、准确评估服役中锂离子电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20739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1441267.0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冷却装置模块化设计方法、冷却装置、动力电池包及车辆,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设计五种不同类型的液冷板,分别为能承载1个电池模组的第一液冷板,能承载2个电池模组的第二液冷板,能承载3个电池模组的第三液冷板,能承载4个电池模组的第四液冷板,以及能承载5个电池模组的第五液冷板;步骤2、根据动力电池包内电池模组的数量以及车辆底盘空间,在五种不同类型的液冷板中选择液冷板的类型和数量进行组装。本发明减少了电池液冷板模具的开发数量,缩短了电池包的整体开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500223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599463.9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动力电池应用于工业园区储能柔性负荷调度的智能网关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的步骤为:智能网关控制模块基于不同的协议采集动力电池储能、柔性负荷和可再生能源产生的数据,并进行数据提取后,再将提取的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化,将格式转化之后的数据上传至云平台;云平台对从智能网关控制模块上传的数据进行分析,下发任务调度指令;智能网关控制模块基于任务调度指令解析控制对象、控制命令和控制数据;智能网关控制模块基于控制对象的不同和控制数据执行相应的控制命令完成工业园区储能柔性负荷调度。本发明可降低动力电池在储能上的使用成本,使得动力电池更加安全,能有效延长动力电池的寿命及合理调节能源使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84026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1432570.4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0L53/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电动汽车最优充电路径的动态规划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基于电池的电模型、热模型、SOC及充电时间计算模型、n次多项式充电策略以及充电边界建立充电成本函数,然后确定电动汽车电池的当前状态以及目标状态并输入到充电成本函数,其次利用优化算法求解出使得充电成本函数最小的n次多项式充电策略并使电动汽车按最优充电路径充电,最后每间隔预设时间重新根据电池的状态以及目标状态计算并更新n次多项式充电策略,从而实现电动汽车的最优充电路径的动态规划。本发明能够针对不同的充电场景规划出最优充电路径,并根据充电过程的实际状态反馈修正最优充电路径,从而达到缩短充电时间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176342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40382.7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包括实时获取当前动力电池的最高单体电压U、最低单体温度Tmin和最高单体温度Tmax;判断车辆充电模式,如果车辆充电模式为DC直流快充,则执行快充控制策略,如果车辆充电模式为AC交流慢充,则执行慢充控制策略。其考虑了温度和充电倍率对截止电压的影响,通过设计不同温度、不同充电倍率,充入同样电量对应不同的阶段充电截止电压的方式,能规避高温和低倍率充电过程导致的动力电池过充问题,有利于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064691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0711584.8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505 , H01M10/0525 , B60L50/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及其应用。电极材料为实心内核和多孔外壳结构;材料为LiaNixCoyMn1‑x‑y‑bMbO2,a
-
公开(公告)号:CN11605356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56932.7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涂层材料、层叠式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固态电池,涂层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0.1~30wt.%的导电剂、0.1~30wt.%的粘结剂、0.01~30wt.%的耦合剂,余量为溶剂。层叠式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准备有机电解质膜、无机电解质膜、导电剂、粘结剂、耦合剂;步骤二,依次将粘结剂、导电剂、耦合剂加入溶剂中搅拌得到混合胶液;步骤三,在无机电解质膜的上、下侧面均匀涂覆混合胶液;步骤四,有机电解质膜、涂覆有混合胶液的无机电解质膜、有机电解质膜堆叠后加压制得层叠式电解质。固态电池包括依次叠合的正极层、上述的层叠式电解质层和负极层。其能够有效解决无机物电解质膜与有机电解质膜贴合差、界面因形变产生缝隙、有机物与无机物粘接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0772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0211495.7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动力电池充电控制方法、系统、汽车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先获取用户充电时间需求信息;再根据当前电池包的温度、电池包当前电压及当前电池包荷电状态,通过对电池的温升及剩余充电时间进行估算,识别用户的充电意图;然后计算出匹配用户需求的最佳的充电策略,并以此控制充电过程。本发明能够根据对用户充电时间的需求,适时调整充电策略,使充电策略使用在用户需求的最佳充电策略区间。该最佳充电控制策略既能满足用户短时快速充电需求,也能根据用户充电时间宽裕时,智能计算充电倍率,使电池工作于最佳工作区间充电,提升电池的使用周期和改善寿命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1414213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1446418.1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1M10/635 , H01M10/657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行车加热控制方法,包括:在车辆行车过程中,若确定开启行车加热,启动行车加热;并将动力电池的当前平均温度至动力电池加热系统的最大加热温度Tmax这一温度区间等阶段划分为多个目标温度,再预测动力电池被加热到不同目标温度时动力电池所恢复的第一电量和动力电池加热系统所消耗的第二电量;从满足△Q大于0的多个目标温度中筛选出值最大的一个目标温度确定为动力电池的目标加热温度,使动力电池加热系统按照所述目标加热温度对动力电池进行行车加热;若多个目标温度对应的△Q均小于或等于0,则将动力电池加热系统的最大加热温度确定为动力电池的目标加热温度,对动力电池进行行车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1579946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185369.5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4/60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锂电池负极材料由内到外依次包括沸石咪唑酯骨架层、硅层和沸石咪唑酯骨架包覆层,本申请中,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中的孔洞可作为硅膨胀的缓冲间隙,对锂电池负极材料的整体结构起到保护维持的作用,可避免现有核壳结构破碎的负面影响;且独特的沸石咪唑酯骨架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中额外的电子传递通道,可解决硅自身电导率低的问题,同时沸石咪唑酯骨架的高孔隙率有利于电解液对锂电池负极材料的浸润,增大反应面积,进而提升制成的锂电池的倍率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