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路管线保护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8971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282449.1

    申请日:2021-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路管线保护方法,包括:在过路管线的外部套设框架,且使框架的内侧与过路管线的外壁相离;在框架的内侧与过路管线的外壁之间设置缓冲部;在框架的上端设置盖板。根据本发明的过路管线保护方法,通过在过路管线的左右两侧及上方设置框架,并在框架与过路管线之间填充缓冲部,能够使得车载作用下盖板所发生的变形不会作用于过路管线上,且在路基工后沉降的情况下,路面载荷不会通过盖板直接作用于过路管线上,对过路管线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消除因路基工后沉降而导致的过路管线保护方法失效的问题。

    道路排水集水结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6277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74500.4

    申请日:2021-0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排水集水结构,包括车行道路面、车行道路基、人行道和纵向排水管道,车行道路基设置在车行道路面的下方,车行道路基内设置有多级横向排水管道,人行道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透水砖表层、细砂层、粗砂层、级配碎石基层和集水池,纵向排水管道设置在车行道路基内,并延伸至车行道路面,且连通于集水池,纵向排水管道分别与多级横向排水管道连通。纵向排水管道可以将车行道路面的水快速排入集水池,横向排水管道可以利用渗透水压将车行道路基内的水导入纵向排水管道,并通过纵向排水管道导入集水池内,有利于确保车行道路基的稳定性,人行道的排水结构为四层渗透性强的地层,可实现排水、滤水和承载的功能,且排水及时有效。

    水泥搅拌桩桩身完整性量化评价方法及装置、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81953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53773.2

    申请日:2022-04-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水泥搅拌桩桩身完整性量化评价方法及装置、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对水泥搅拌桩进行钻芯取样,得到所述水泥搅拌桩芯样;统计所述水泥搅拌桩芯样中大于或等于第一长度的第一芯样的累计长度;统计所述水泥搅拌桩芯样中长柱状芯样的累计长度,其中,所述长柱状芯样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长度;根据所述第一长度芯样的累计长度计算所述水泥搅拌桩芯样的岩石基本质量指标;根据第二长度芯样的累计长度计算长柱状芯样占第一长度芯样累计长度的比例,根据所述水泥搅拌桩芯样岩石基本质量指标和长柱状芯样占比将所述水泥搅拌桩桩身完整性至少分为四类。本申请能够进行量化评价搅拌桩桩身完整性,可有效推动搅拌桩技术发展,为搅拌桩检测评定提供重要参考。

    多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18744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977009.8

    申请日:2021-0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包括:整平复合地基的桩体与桩间土至同一标高;在每个桩体的顶面分别放置第一沉降标;在桩间土的顶面间隔设置多个第二沉降标;在桩间土的上表面依次铺设垫层和路基土层;在路基土层的上表面设置载荷板,在载荷板的上表面设置承载支架,在承载支架的上表面设置加载装置;通过加载装置实施分级加载,在每级荷载下,获取多个桩体的第一平均沉降值和第一平均应力,获取桩间土的第二平均沉降值和第二平均应力,根据第一平均应力和第二平均应力计算复合地基在每级荷载下的第三平均应力。根据本发明的多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能够实现对复合地基的桩土协同承载力的综合测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