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6762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795789.4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面酸洗智能测试平台及使用方法,该平台用于对各种不规则形状模锻件的酸洗、测量各类零件的酸洗特点以及相关数据,能为合理的酸洗工艺制定和标准指定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该平台增加了数据智能收集系统与转换系统,通过该系统,工作人员能对影响酸洗结果的因素进行实时监控。同时,该系统能对一定时间内模锻件的重量进行记录,方便工作人员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需要的材料。本发明配备有超声波发生器和温度控制装置,能更好的模拟生产现场的环境,并且该平台同时支持一次对多个不同的模锻件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酸洗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平台体积小,适用于各种实验室。
-
公开(公告)号:CN11340989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22623.2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IPC: G16C20/30 , G16C10/00 , G16C20/70 , G16C60/00 , C21D9/00 , C21D11/00 , C22F1/18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3/26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α型钛合金航空模锻件微观组织变化的预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材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微观组织测定;S2、通过统计分析不同处理工艺下试件心部的微观组织,特别是初生α相的含量变化;S3、建立初生α相变化的预测模型;S4、模锻试验;S5、基于初生α相变化的预测模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实现近α钛合金模锻件微观组织变化的可视化预测。本发明建立的一种近α型钛合金航空模锻件微观组织变化的预测方法,可以有效的预测近α钛合金坯料在高温模锻后的初生α相的分布规律及因动态相变所消耗的初生α相的含量,实现微观组织中初生α相变化的可视化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567621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0795789.4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面酸洗智能测试平台及使用方法,该平台用于对各种不规则形状模锻件的酸洗、测量各类零件的酸洗特点以及相关数据,能为合理的酸洗工艺制定和标准指定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该平台增加了数据智能收集系统与转换系统,通过该系统,工作人员能对影响酸洗结果的因素进行实时监控。同时,该系统能对一定时间内模锻件的重量进行记录,方便工作人员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需要的材料。本发明配备有超声波发生器和温度控制装置,能更好的模拟生产现场的环境,并且该平台同时支持一次对多个不同的模锻件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酸洗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平台体积小,适用于各种实验室。
-
公开(公告)号:CN113409894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0622623.2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IPC: G16C20/30 , G16C10/00 , G16C20/70 , G16C60/00 , C21D9/00 , C21D11/00 , C22F1/18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3/26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α型钛合金航空模锻件微观组织变化的预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材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微观组织测定;S2、通过统计分析不同处理工艺下试件心部的微观组织,特别是初生α相的含量变化;S3、建立初生α相变化的预测模型;S4、模锻试验;S5、基于初生α相变化的预测模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实现近α钛合金模锻件微观组织变化的可视化预测。本发明建立的一种近α型钛合金航空模锻件微观组织变化的预测方法,可以有效的预测近α钛合金坯料在高温模锻后的初生α相的分布规律及因动态相变所消耗的初生α相的含量,实现微观组织中初生α相变化的可视化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63915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0925097.0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IPC: C22F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厚型锻件的热处理方法。用于精确控制厚型锻件进入时效保温阶段的温度。包括如下步骤,S1:在锻件表面开设沉孔,并在沉孔内安装第一热电偶,同时在锻件表面安装第二热电偶;S2:热处理炉加热至第一温度,然后将锻件放入热处理炉内;S3:将锻件加热至第一温度,并保温第一时间;S4:关闭热处理炉,打开排风系统,直到锻件表面温度降低至时效温度;S5:打开加热炉,使炉内温度保持在时效温度,逐步降低排风系统的排风功率,使锻件心部温度逐渐降低,锻件表面温度保持在时效温度至时效温度‑5℃的范围内,直到第一热电偶数值降低至时效温度,关闭排风系统;S6:将锻件在时效温度下保温第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6179979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211621838.3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C22F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钛基材料热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适用于大尺寸高温钛合金曲面或平板构件的消应力退火工艺。该工艺包括适用的退火次数、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等组成要素。采用本发明技术对高温钛合金锻件进行数控加工过程中的消应力退火,可实现高效消除内应力的同时,最大限度保证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稳定,为飞机用壁板等形状复杂、高尺寸精度零件的数控加工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也可推广应用于同材质发动机整体叶盘、机匣等复杂结构件数控加工过程中的消应力退火处理,满足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对轻质耐高温大尺寸高温钛合金零件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260403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111572855.8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盆状铝合金模锻件性能方向均匀性的锻造方法,所述盆状铝合金模锻件的材质为7050铝合金;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折弯变形的模拟反算,设计出与盆状铝合金模锻件等截面形状的平直荒坯的设计图;S2、根据步骤S1中平直荒坯的设计图,将各方向组织性能均匀的棒坯冷加工成平直荒坯;S3、将平直荒坯在模锻温度为350‑400℃、变形量为0‑10%的条件下,采用折弯成形的方式模锻成形,得到盆状铝合金模锻件。本发明实现了盆状铝合金模锻件性能方向均匀化的控制,解决了现有模锻成形过程中存在的性能方向差异大的问题,进而扩大了铝合金锻件的应用范围和领域,使更多型号和装备采用铝合金进行减重设计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68967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68721.9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热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超高强韧TB18钛合金变截面模锻件的成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测试TB18钛合金的ω相析出温度点Tω和β相变点Tβ;S2、将棒料在炉内加热至(Tβ‑30)~(Tβ‑15)℃后保温,随后将棒料采用自由锻的方式制成荒坯,制坯完成后将荒坯冷却至室温;单道次压下的变形量控制在30%~50%;S3、将荒坯在炉内加热至(Tβ‑30)~(Tβ‑15)℃后保温,随后将荒坯移至炉外并在第一时间内完成热包套,然后回炉保温;S4、将步骤S2中包套的荒坯在第二时间内转移至模锻机上模锻成形。本发明可以有效避免绝热剪切带和变形条带的形成,同时还可避免织构的产生,保证锻件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达到较高的水平,进而提高了锻件的成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287563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0947572.5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强韧Ti1300钛合金模锻件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钛合金锻件的相转变温度Tω和Tβ;步骤2:对锻件粗加工使其厚度减薄,然后固溶处理,固溶后空冷至室温;步骤3:再次粗加工减薄,并安装测温热电偶;步骤4:对锻件时效处理,时效处理后空冷至室温;在时效处理过程中时效温度是基于热电偶在线监测的实际温度进行反馈调节的。本发明通过对锻件进行减薄处理后采用限速升温的方法诱导相变缓慢发生,结合热电偶在线监测反馈的方法实现温度的精确调控,可以有效克服超高韧钛合金锻件对体积规格和热处理参数的敏感性问题,实现超高强韧钛合金模锻件超高强度和韧性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24483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006838.2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杰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7 , C22F1/04 , C22F1/00 , G06T17/00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9/0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大型铝合金双孔整框结构构件的残余应力消减方法,首先通过三维建模软件设计初始模锻件,然后通过固溶淬火模拟得到的残余应力数据优化设计模锻件,最后依次完成行固溶淬火处理和非等压下量冷压变形处理。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优化设计后的模锻件结构,能显著提高模锻件整体固溶淬火后残余应力分布的均匀性,从而降低后续冷压变形处理的难度。同时,采用非等压下量冷压变形处理能大幅减小锻件残余应力大小和提高锻件整体残余应力分布均匀性的目的,从而克服此类锻件在机加过程中发生翘曲变形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