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力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03139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72989.7

    申请日:2013-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力器,包括取力输出轴和支撑所述取力输出轴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取力输出轴的一端设有取力齿轮,用于与发动机齿轮室的齿轮啮合,另一端设有内花键,用于与动力装置的外花键配合;所述取力输出轴与所述壳体偏心设置。由于取力输出轴与壳体偏心设置,根据动力装置的转速需求,需要改变取力器的传动速比时,只需要根据需要改变取力输出轴的取力齿轮的齿数,相应地改变取力输出轴相对壳体的偏心位置,取力输出轴与壳体偏心设置的结构易实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取力器无需改变安装位置即可调整取力器的传动速比,避免了因取力器安装位置的变化导致的相关配套结构的改动。

    一种取力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03139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310272989.7

    申请日:2013-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力器,包括取力输出轴和支撑所述取力输出轴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取力输出轴的一端设有取力齿轮,用于与发动机齿轮室的齿轮啮合,另一端设有内花键,用于与动力装置的外花键配合;所述取力输出轴与所述壳体偏心设置。由于取力输出轴与壳体偏心设置,根据动力装置的转速需求,需要改变取力器的传动速比时,只需要根据需要改变取力输出轴的取力齿轮的齿数,相应地改变取力输出轴相对壳体的偏心位置,取力输出轴与壳体偏心设置的结构易实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取力器无需改变安装位置即可调整取力器的传动速比,避免了因取力器安装位置的变化导致的相关配套结构的改动。

    一种发动机及其油底壳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3291412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310254484.8

    申请日:2013-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油底壳组件,包括油底壳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箱下方,所述油底壳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下方,所述连接板设有与所述油底壳连通的通道,且所述连接板的宽度小于车辆的大梁内侧的宽度。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大梁与连接板并排设置,将连接板的宽度设置为小于大梁内侧的宽度后,油底壳组件不会与大梁发生干涉,满足大梁对油底壳组件的宽度限制,便于操作人员对油底壳组件的安装和拆卸,以使油底壳组件与大梁的位置布局合理。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油底壳组件的发动机,具有相同效果。

    一种发动机及其油底壳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3291412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54484.8

    申请日:2013-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油底壳组件,包括油底壳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箱下方,所述油底壳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下方,所述连接板设有与所述油底壳连通的通道,且所述连接板的宽度小于车辆的大梁内侧的宽度。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大梁与连接板并排设置,将连接板的宽度设置为小于大梁内侧的宽度后,油底壳组件不会与大梁发生干涉,满足大梁对油底壳组件的宽度限制,便于操作人员对油底壳组件的安装和拆卸,以使油底壳组件与大梁的位置布局合理。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油底壳组件的发动机,具有相同效果。

    一种空压机进气系统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239055U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20681731.2

    申请日:2014-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压机进气系统,包括用于连通涡轮增压器和空气滤清器的增压器进气管,增压器进气管上设有与管体内腔相连通的分流管,分流管连通有空压机进气管,空压机进气管包括位于发动机侧部的平直管段,平直管段的一端与分流管相连通,平直管段的另一端延伸至发动机的前端并在该端部连通有可穿过发动机前端空隙并伸向空压机所在一侧的弯曲管段,弯曲管段与空压机进气口之间连通有弯曲对接管,分流管与空压机进气管之间、空压机进气管与弯曲对接管之间均通过气路连接胶管相连接,空压机进气管的弯曲管段、弯曲对接管均为波纹管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合理,便于装配,能降低空压机的故障率,可提升发动机质量的优点效果。

    发动机动力输出装置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003086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20372623.7

    申请日:2014-07-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用于与发动机曲轴相连接曲轴适配器和用于与发动机变速箱连接的变速箱适配器,所述曲轴适配器和变速箱适配器通过柔性盘连接,所述曲轴适配器和变速箱适配器分别连接在所述柔性盘的两侧,所述变速箱适配器连接有齿圈,所述齿圈与所述柔性盘位于所述变速箱适配器的同一侧,通过上述装置可以使发动机曲轴转动能量通过柔性盘由曲轴适配器传递到变速箱适配器上,从而实现动力的传递输出,不需要飞轮和转接法兰等零部件,而且结构紧凑、重量轻、传动系长度短、可靠性高。

    一种柴油机前端轮系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925740U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20133268.8

    申请日:2014-03-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前端轮系,包括曲轴皮带轮、水泵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空调压缩机皮带轮、自动张紧轮和皮带,所述皮带包括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所述自动张紧轮包括第一自动张紧轮和第二自动张紧轮,所述第一皮带依次绕过曲轴皮带轮、第一自动张紧轮、水泵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依次绕过水泵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第二自动张紧轮、空调压缩机皮带轮。此种轮系结构紧凑,轮系传动简单,可靠性高。

    一种支架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857235U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20177814.8

    申请日:2014-04-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固定区、空调压缩机固定区和发电机固定区,空调压缩机固定区包括可卡装在空调压缩机外表面的弧形板,弧形板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两个用于固定空调压缩机的空调压缩机安装孔,前述四个空调压缩机安装孔上下、左右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支架的整体结构,在空调压缩机固定区设置弧形板,并在弧形板上下端分别设置空调压缩机安装孔,安装时空调压缩机可直接采用四挂角的固定方式进行固定安装,此种四挂角固定方式使空调压缩机壳体的受力比较均衡,便于安装,可大幅提升空调压缩机的工作寿命,且四挂角固定方式比较容易保证空调压缩机皮带轮中心线与驱动皮带轮中心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一种前端轮系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347920U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20404179.8

    申请日:2013-07-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端轮系,包括曲轴皮带轮、水泵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惰轮、自动涨紧轮、第一皮带,所述前端轮系还包括空调压缩机皮带轮,所述水泵皮带轮上设有空调压缩机驱动槽,空调压缩机皮带轮与水泵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皮带依次绕过曲轴皮带轮、自动涨紧轮、水泵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惰轮。通过将燃油滤清器和支架移到整车车架上安装、重新设计前墙盖和空调压缩机支架、在水泵皮带轮上设置空调压缩机驱动槽、重新设计涨紧轮座,满足卡车车型对空调压缩机的需求。本实用新型将凸轮轴传感器外移,布置惰轮,从而增加曲轴皮带轮和发电机皮带轮的包角,满足卡车车型的需求。

    一种气体机进气管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003188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20332059.6

    申请日:2014-06-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机进气管,包括进气管本体,进气管本体上设有进气口,进气管本体上设有多根配气管,所述配气管上固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进气管本体和配气管为一体结构,所述每根配气管内均设有与进气管本体连通的进气腔和与出水管连通的出水腔,所述配气管上设有用于将出水腔与气缸盖连通的进水口和用于将进气腔与气缸盖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设有节温器,所述节温器大循环的出水口水平设置。本实用新型将出水管和进气管集成为一体,此种集成式设计有效减少了零部件的空间,同时降低了高度,优化了结构,方便主机厂相应部件的布置,具有明显的优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