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6227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785146.5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1/20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飞行器的综合能量系统一体化仿真方法及装置,其中的方法包括:获取综合能量系统拓扑结构,并生成关联矩阵;基于综合能量系统拓扑结构和关联矩阵,以及预设部件参数和工质物性参数,进行流动求解、传热求解以及电力系统求解;将流动求解结果、传热求解结果以及电力系统求解结果传输至前端,并进行显示。该方法通过在物理本质上将液压、环控、燃油、滑油以及电等子系统的求解归结为了流动、传热与电三类问题的求解,以迭代求解和直接求解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综合能量系统中各子系统的一体化仿真高效求解,全面涵盖了不同形式能量的输运和转换,实现了综合能量系统的分析与建模,保证了其安全、高效、灵活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98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44545.1
申请日:2024-07-1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利用燃油热沉的航空发动机主动间隙控制方法,涉及航空发动机涡轮叶尖间隙主动控制的技术领域,将燃油系统和主动间隙控制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利用燃油热沉的主动间隙控制方案,可以降低动态引气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同时在整个飞行任务中进行叶尖间隙的主动热控制以及充分利用燃油的热沉,减少了系统冷量的浪费,从而可以更好地利用燃油热沉和提升发动机的性能。随后,进行了完整飞行任务下的多工况下瞬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新方案对提升航空发动机的散热能力、降低燃油消耗有着明显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06602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13167.X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行器燃油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飞行器。飞行器燃油热管理系统包括燃油换热流路、滑油换热流路和发电流路。发电流路的设置,能够在滑油热载荷过大时对滑油热载荷实现再利用,通过滑油一部分热载荷(也即一部分热量)经过蒸发器对发电流路中的工质进行加热,被加热的工质进入到膨胀机内参与做功,进而推动与膨胀机连接的发电机工作,实现将滑油的热能转变成电能的目的。另外,从飞机燃油泵流出的燃油通过冷凝器与发电流路中的工质进行换热,以保证进入燃烧室的燃油温度不超过限制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865038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0951070.5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F24F11/64 , F24F11/65 , F24F110/10 , F24F110/12 , F24F110/20 , F24F110/30 , F24F110/32 , F24F120/10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的室内参数、室外参数和人体参数;通过修正函数对人体参数进行修正;修正函数由用户对空调的调节行为反馈得到;根据室内参数、室外参数和修正后的人体参数,计算当前室内舒适度;根据当前室内舒适度和当前空调模式对应的预设舒适度,调整空调的控制参数。本申请通过基于用户调节的修正函数修正人体相关参数,提高了舒适度的计算精度,更精确地表征用户的舒适度偏好。且可以先将室内状态点调节至最快响应点,快速满足用户的舒适度需求。再将状态点调节至最佳节能点,实现以最低的能耗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最佳舒适度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38637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79690.X
申请日:2018-03-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F04D25/06 , F04D17/10 , F04D29/063 , F04D29/05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5/0606 , F04D17/10 , F04D29/057 , F04D29/0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心压缩机。所述离心压缩机包括:电机两端连接的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基座和端盖分别与机壳的两端密封连接,第一输出轴通过第一径向气浮轴承可转动地设在端盖内,第二输出轴通过第二径向气浮轴承可转动地设在基座内,第二输出轴穿过所述基座,涡轮组件装设在第二输出轴的轴端并与基座密封连接,第一径向气浮轴承的供气口和第二径向气浮轴承的供气口分别与涡轮组件的出气口通过引气管路连通,端盖上设有进气口。发明提供的离心压缩机,将气态工作工质引入到气浮轴承,利用自身被压缩工质实现气浮轴承的润滑,集润滑密封于一体,运行效率高,能够保证压缩机处于高速稳定旋转的状态,且结构紧凑,可应用于地面空间微重力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51974C
公开(公告)日:2004-06-02
申请号:CN01120437.0
申请日:2001-07-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212 ,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能利用、水处理以及环保技术领域,包括膜组件、太阳能集热器或废热集热器、一个以上的循环泵及其驱动装置以及连接各部件的管路;分别构成了原料液的回路,蒸馏液侧的回路,以及原料液的补充管路。本发明可以连续地处理原料液,源源不断地得到生活及饮用水;还可以省去电加热,无需任何电耗;并且可以利用换热器回收冷凝潜热,大大减小所需太阳能集热器的规模。
-
公开(公告)号:CN1396120A
公开(公告)日:2003-02-12
申请号:CN01120437.0
申请日:2001-07-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212 ,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能利用、水处理以及环保技术领域,包括膜组件、太阳能集热器或废热集热器、一个以上的循环泵及其驱动装置以及连接各部件的管路;分别构成了原料液的回路,蒸馏液侧的回路,以及原料液的补充管路。本发明可以连续地处理原料液,源源不断地得到生活及饮用水;还可以省去电加热,无需任何电耗;并且可以利用换热器回收冷凝潜热,大大减小所需太阳能集热器的规模。
-
公开(公告)号:CN113911315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519013.6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B64C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热防护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飞行器头锥冷却结构。该飞行器头锥冷却结构主要由散热通道组件构成,散热通道组件与飞行器头锥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散热通道组件用于输送冷却液,所述散热通道组件包括若干输入通道和中间通道层,若干所述输入通道呈环形设置于所述飞行器头锥的头部,所述中间通道层呈环状,且所述中间通道层呈网状结构,所述中间通道层的一端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进液口,一个所述进液口与一个所述输入通道连通,另一端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出液口。该飞行器头锥冷却结构冷却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飞行器头锥的头部温度,并使得飞行器头锥温度分布均匀,加工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280070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395195.4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 清华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低温表面干模态结霜模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基于包含低温表面的流场几何模型,根据当前物理参数,显式求解当前时间步内流场几何模型中相界面网格单元的霜相体积百分数;根据霜相体积百分数,从相界面网格单元中确定被霜相填满的目标网格单元;调整目标网格单元的当前物理参数,用于根据调整后的物理参数确定下一时间步流场几何模型中相界面网格单元的霜相体积百分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修改被霜相填满的网格单元的物理参数,使得在新的物理参数基础上,计算得到的下一时间步流场几何模型中相界面网格单元的霜相体积百分数更准确,进而使得低温表面干模态结霜的模拟预测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5156227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34719.5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预冷吸气式变循环发动机,涉及一种应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可重复使用的预冷吸气式变循环发动机。该发动机主要由预冷器、涡轮发动机、超级燃烧室和超燃冲压发动机构成。预冷器与超级燃烧室构成亚燃冲压发动机,涡轮亚燃冲压发动机与超燃冲压发动机并联,通过调节切换调节装置来选择内涡轮亚燃冲压发动机和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从而控制整个发动机的工作模态。预冷器能够降低超级燃烧室进口气流温度,增大超级燃烧室的效率,扩大亚燃冲压模态的工作范围,弥补涡轮亚燃向超燃冲压发动机过渡时的推力不足,使本发明具有组合发动机转级平稳过渡的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