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819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753633.3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酵母工程菌株及其在自由脂肪酸发酵生产中的应用,是以耐热性马克思克鲁维酵母为平台,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其FAA1和FAA2基因的菌株,得到YZB424菌株,其分类命名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marxianus,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23年9月14日,保藏编号:CGMCC NO.28460。本发明菌株YZB424在37℃好氧条件下,利用20g/L葡萄糖可以合成1469.86g/L自由脂肪酸,超过已报到的其他菌株在同等条件下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12675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171900.1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 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
Inventor: 曾化伟 , 胡依萍 , 熊霞 , 唐德剑 , 夏曾润 , 宋士勤 , 明松 , 曾昕 , 信丙越 , 赵德印 , 张标 , 吴馨月 , 熊鑫燕 , 黄华建 , 吴约娣 , 乔洁 , 赵晴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富硒植物乳杆菌HBSD09及其应用,属于植物乳杆菌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富硒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HBSD09,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日期为:2021年11月15日,保藏编号为CGMCCNo.23908。本发明将植物乳杆菌HBSD09在特定富硒培养基上进行富硒培养,能够显著提高植物乳杆菌HBSD09对硒的转化率,将富硒培养后的菌株用于制备富硒食品,能够有效提高食品的抗氧化活性和总硒含量,降低食品中无机硒的含量,使得人体能够更好的完成对硒的吸收和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33755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618978.4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发酵废菌渣交互回用的ε‑聚赖氨酸‑纳他霉素协同生产方法,利用纳他霉素发酵废菌体提取诱导物,在ε‑聚赖氨酸发酵中添加以诱导ε‑聚赖氨酸大量合成;同时,将ε‑聚赖氨酸废菌体进行提取,其提取物添加到纳他霉素发酵中以诱导纳他霉素大量合成。本方法有助于将纳他霉素和ε‑聚赖氨酸的废菌体进行资源化利用,并具有促进两种产物合成的功效,在纳他霉素和ε‑聚赖氨酸工业化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尤其是在具备纳他霉素、乳酸链球菌素、ε‑聚赖氨酸3种生物防腐剂生产线的企业生产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430618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43721.4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瞬时CRISPR/Cas9系统对耐热酵母基因组进行高效编辑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方法不需要构建Cas9蛋白、sgRNA的表达载体,在体外利用PCR的方法分别扩增出Cas9蛋白、sgRNA以及同源重组原件的表达框,混合后转化耐热酵母KU70基因缺陷型菌株即可对其基因组指定位点进行高效编辑。本发明方法由于不需要构建载体,因而操作简便、实验周期短。由于将Cas9基因线性表达框直接转入细胞,其不会复制和遗传,细胞分裂后自动丢失,因此不需要人工再次去除Cas9的表达,进一步简化操作流程,由于Cas9蛋白表达时间短,又降低了基因编辑过程中的脱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62832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010541446.0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好氧条件下产木糖醇的耐热酵母工程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其中耐热酵母工程菌株为耐热酵母工程菌株YZB194,其分类命名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9年11月25日,保藏编号:CGMCC NO.19004。YZB194在42℃好氧条件下,利用发酵罐分批补料发酵共利用121g/L葡萄糖和205g/L木糖合成203g/L木糖醇,木糖醇合成速率为2.99g/L/h,木糖转化率达到最大理论值的99%。
-
公开(公告)号:CN109943610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910369887.4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外源饱和脂肪酸添加的纳他霉素发酵工艺,通过添加对细胞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缓释前体来源——饱和脂肪酸,其在细胞内进行β氧化利用时将产生大量乙酰CoA前体和NADH,从而保障纳他霉素大环内酯前体和ATP的供应,促进产物合成。由于饱和脂肪酸常温下呈固态,且不溶于水,其浓度不会影响发酵液中的细胞生长和代谢,因此本工艺中不需要进行严格的饱和脂肪酸浓度控制。本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纳他霉素的生物合成水平,并大幅降低在发酵液中精密调控前体浓度的检测和补料操作负荷,在工业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29128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82815.4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酵母工程菌株及其在发酵产木糖醇中的应用。本发明耐热酵母工程菌株的分类命名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marxianus,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23年9月14日,保藏编号:CGMCC NO.28461。本发明所构建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工程菌株YZB253对于工业化以生物质为底物合成化学品时常见的高温胁迫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对于工业级的绿色生物合成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08817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010024754.6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好氧条件下产甘油的耐热酵母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应用,是以耐热性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为平台,利用基因工程、代谢工程等方法,构建一株磷酸丙糖异构酶(TPI1)缺失的菌株,所构建菌株具备高温好氧条件下高效利用葡萄糖、果糖、木糖高效生产甘油的能力。本发明获得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株YZB115在42℃好氧条件下,分别利用80g/L葡萄糖、果糖和木糖产生40.32、41.84和18.64g/L甘油,其生产速率分别为0.84、0.50和0.22g/L/h,得率分别为0.50、0.50和0.23g/g,所构建工程菌株发酵过程不产生副产物乙醇,利用木糖发酵产甘油结束时不积累木糖醇。
-
公开(公告)号:CN113234765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0618602.3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霉变水果为碳源发酵合成ε‑聚赖氨酸的方法,是以霉变水果为碳源,在ε‑聚赖氨酸的发酵过程中采用补料分批发酵的方式投加,以促进ε‑聚赖氨酸的生物合成。与传统ε‑聚赖氨酸液态发酵相比,本发明所示的以染霉水果为碳源的ε‑聚赖氨酸发酵方法能够显著提高ε‑聚赖氨酸产量、生产强度,在染霉水果无害化、资源化以及ε‑聚赖氨酸工业化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234766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0618607.6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IPC: C12P13/02 , C12N1/38 , C12N1/20 , C12N1/18 , C12N1/14 , C12R1/19 , C12R1/125 , C12R1/865 , C12R1/645 , C12R1/4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添加微生物诱导子的ε‑聚赖氨酸生物合成方法,筛选了对ε‑PL合成影响最大的几种微生物源诱导子,并优化了此类诱导子的最佳添加量、添加时间、最佳诱导子合成时间、诱导子的保存方式、诱导子的提取方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ε‑PL的分批发酵和补料分批发酵。与传统ε‑PL液态发酵相比,本发明所示的添加微生物诱导子的ε‑PL发酵方法能够显著提高ε‑PL产量、生产强度,在ε‑PL工业化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