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勘察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35059B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210042283.7

    申请日:2012-02-23

    Abstract: 一种桥梁勘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三维地面、地质数据,生成DGSM;2)生成DGESM;3)生成DBSM;4)形成桥梁全局三维实体曲面模型;5)对桥梁全局三维实体曲面模型进行桥梁构造物实体力学分析,进行路线线形方案和桥梁方案选择;6)建立地质实体截面预测模型,优化路线、桥梁方案;7)由桥梁全局三维实体曲面模型生成桥梁构造物的三维钢筋图;8)生成桥梁上部、桥梁下部结构的构造图;9)生成分施工阶段的桥梁下部、上部构造物实体;10)建成后的三维桥梁实体模型,与建成之前的桥梁全局三维实体曲面模型做比较,得到位移、沉降、变形等参数,进行桥梁检测。本发明方法可以直接得到桥梁及地质的三维效果情况,准确、直观方便的选择路线及桥梁方案,有效减少返工量,提高勘察质量、施工安全性和桥梁的稳定性,解决桥梁与环境、地质协调的问题,显著提高桥梁设计效果。本发明方法可以广泛用于桥梁勘察,在工程应用时根据具体需要对相应软件进行配置即可。

    一种基于空间匹配技术的互通立交三维仿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93491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051883.4

    申请日:2013-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空间匹配技术的互通立交三维仿真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互通立交主线资料;2)绘制互通匝道走线方案;3)采用“线元相交法”判断各条匝道、主线之间的空间连接关系;4)匝道平面初定线位拟合为平滑曲线;5)对匝道坐标进行平面匹配;6)对匝道坐标进行空间匹配;7)形成全线互通立交三维实体模型;8)建立互通立交三维地形环境;9)互通立交三维实体动态模拟;10)生成互通的图纸和工程数量;11)搜索最佳空间匹配方案。本方法能自动完成互通线形拟合,自动完成互通线位布设,并采用空间匹配技术,得出同一种互通布线方式下的多种互通立交设计方案,在三维方式下进行动态仿真设计,得出最佳设计方案。

    一种基于VRML模型的涵洞可视化设计施工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49624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310022036.5

    申请日:2013-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VRML模型的涵洞可视化设计施工的控制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把涵洞设计和施工模拟紧密结合,将涵洞二维数字化设计技术和VRML三维实体建模技术充分运用到涵洞的施工控制当中,采用VRML建立的三维实体模型来进行涵洞设计并模拟施工现场,可在施工前通过三维显示设备发现设计和实际施工的不符,从而避免设计误差或人为失误等多种因素产生的返工;并能在三维施工模拟中,通过场景漫游、交互式操作方式寻找最佳设计方案。使用该方法不但能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精度,而且能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工程造价。

    一种地下工程岔洞接头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65085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81802.2

    申请日:2012-10-10

    Abstract: 一种地下工程岔洞接头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岔洞接头中相交的各洞室的标准断面的内轮廓、初衬、二次衬砌数据;2)生成岔洞接头中相交的各洞室的三维标准断面;3)生成岔洞接头中各洞室的相交曲面,建立岔洞接头三维相交实体模型;4)获取岔洞接头所处地层的地质数据、建立岔洞接头所处地层地质实体模型;5)将地质实体模型与岔洞接头实体模型叠加;6)对岔洞接头三维实体模型进行力学分析、确定实体模型的主要受力部位,并对模型进行修改;7)生成岔洞接头实体三维钢筋模型;8)对岔洞接头的实体三维钢筋模型进行验证并对模型进行修改;9)生成岔洞接头的平面构造图、平面钢筋图、各剖面构造图、三维构造图纸、三维钢筋图纸;10)生成各施工阶段的岔洞接头图纸。本发明方法可以直观对岔洞接头进行三维设计,力学分析,并准确的生成岔洞接头图纸。

    三种隧道车行横洞的设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74691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10046412.9

    申请日:2014-02-10

    Abstract: 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分别连接隧道的两个主洞,其特征在于:根据车行横洞与主洞的位置布置关系分为X型车行横洞、双V型车行横洞和I型车行横洞三种;在车行横洞中设置转向口或交叉口;在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处、转向口、交叉口处设置可控的通行、缓行或禁行标识;车行横洞线位走向可为直线、折线或曲线的组合体,车行横洞与主洞呈一定的角度,这种隧道车行横洞的设置和使用办法改变了现有隧道车行横洞的设置办法,将车辆在车行横洞中的行驶方向进行合理引导,避免了逆行、拥堵和严重交通事故,可以用于隧道紧急避难、隧道施工和隧道保养维护。

    一种基于VRML模型的涵洞可视化设计施工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49624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022036.5

    申请日:2013-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VRML模型的涵洞可视化设计施工的控制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把涵洞设计和施工模拟紧密结合,将涵洞二维数字化设计技术和VRML三维实体建模技术充分运用到涵洞的施工控制当中,采用VRML建立的三维实体模型来进行涵洞设计并模拟施工现场,可在施工前通过三维显示设备发现设计和实际施工的不符,从而避免设计误差或人为失误等多种因素产生的返工;并能在三维施工模拟中,通过场景漫游、交互式操作方式寻找最佳设计方案。使用该方法不但能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精度,而且能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工程造价。

    一种基于空间匹配技术的互通立交三维仿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93491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310051883.4

    申请日:2013-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空间匹配技术的互通立交三维仿真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互通立交主线资料;2)绘制互通匝道走线方案;3)采用“线元相交法”判断各条匝道、主线之间的空间连接关系;4)匝道平面初定线位拟合为平滑曲线;5)对匝道坐标进行平面匹配;6)对匝道坐标进行空间匹配;7)形成全线互通立交三维实体模型;8)建立互通立交三维地形环境;9)互通立交三维实体动态模拟;10)生成互通的图纸和工程数量;11)搜索最佳空间匹配方案。本方法能自动完成互通线形拟合,自动完成互通线位布设,并采用空间匹配技术,得出同一种互通布线方式下的多种互通立交设计方案,在三维方式下进行动态仿真设计,得出最佳设计方案。

    一种地下工程岔洞接头三维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65085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210381802.2

    申请日:2012-10-10

    Abstract: 一种地下工程岔洞接头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岔洞接头中相交的各洞室的标准断面的内轮廓、初衬、二次衬砌数据;2)生成岔洞接头中相交的各洞室的三维标准断面;3)生成岔洞接头中各洞室的相交曲面,建立岔洞接头三维相交实体模型;4)获取岔洞接头所处地层的地质数据、建立岔洞接头所处地层地质实体模型;5)将地质实体模型与岔洞接头实体模型叠加;6)对岔洞接头三维实体模型进行力学分析、确定实体模型的主要受力部位,并对模型进行修改;7)生成岔洞接头实体三维钢筋模型;8)对岔洞接头的实体三维钢筋模型进行验证并对模型进行修改;9)生成岔洞接头的平面构造图、平面钢筋图、各剖面构造图、三维构造图纸、三维钢筋图纸;10)生成各施工阶段的岔洞接头图纸。本发明方法可以直观对岔洞接头进行三维设计,力学分析,并准确的生成岔洞接头图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