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空间匹配技术的互通立交三维仿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93491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051883.4

    申请日:2013-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空间匹配技术的互通立交三维仿真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互通立交主线资料;2)绘制互通匝道走线方案;3)采用“线元相交法”判断各条匝道、主线之间的空间连接关系;4)匝道平面初定线位拟合为平滑曲线;5)对匝道坐标进行平面匹配;6)对匝道坐标进行空间匹配;7)形成全线互通立交三维实体模型;8)建立互通立交三维地形环境;9)互通立交三维实体动态模拟;10)生成互通的图纸和工程数量;11)搜索最佳空间匹配方案。本方法能自动完成互通线形拟合,自动完成互通线位布设,并采用空间匹配技术,得出同一种互通布线方式下的多种互通立交设计方案,在三维方式下进行动态仿真设计,得出最佳设计方案。

    一种基于VRML模型的涵洞可视化设计施工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49624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310022036.5

    申请日:2013-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VRML模型的涵洞可视化设计施工的控制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把涵洞设计和施工模拟紧密结合,将涵洞二维数字化设计技术和VRML三维实体建模技术充分运用到涵洞的施工控制当中,采用VRML建立的三维实体模型来进行涵洞设计并模拟施工现场,可在施工前通过三维显示设备发现设计和实际施工的不符,从而避免设计误差或人为失误等多种因素产生的返工;并能在三维施工模拟中,通过场景漫游、交互式操作方式寻找最佳设计方案。使用该方法不但能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精度,而且能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工程造价。

    一种基于VRML模型的涵洞可视化设计施工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49624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022036.5

    申请日:2013-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VRML模型的涵洞可视化设计施工的控制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把涵洞设计和施工模拟紧密结合,将涵洞二维数字化设计技术和VRML三维实体建模技术充分运用到涵洞的施工控制当中,采用VRML建立的三维实体模型来进行涵洞设计并模拟施工现场,可在施工前通过三维显示设备发现设计和实际施工的不符,从而避免设计误差或人为失误等多种因素产生的返工;并能在三维施工模拟中,通过场景漫游、交互式操作方式寻找最佳设计方案。使用该方法不但能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精度,而且能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工程造价。

    一种地下工程岔洞接头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65085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81802.2

    申请日:2012-10-10

    Abstract: 一种地下工程岔洞接头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岔洞接头中相交的各洞室的标准断面的内轮廓、初衬、二次衬砌数据;2)生成岔洞接头中相交的各洞室的三维标准断面;3)生成岔洞接头中各洞室的相交曲面,建立岔洞接头三维相交实体模型;4)获取岔洞接头所处地层的地质数据、建立岔洞接头所处地层地质实体模型;5)将地质实体模型与岔洞接头实体模型叠加;6)对岔洞接头三维实体模型进行力学分析、确定实体模型的主要受力部位,并对模型进行修改;7)生成岔洞接头实体三维钢筋模型;8)对岔洞接头的实体三维钢筋模型进行验证并对模型进行修改;9)生成岔洞接头的平面构造图、平面钢筋图、各剖面构造图、三维构造图纸、三维钢筋图纸;10)生成各施工阶段的岔洞接头图纸。本发明方法可以直观对岔洞接头进行三维设计,力学分析,并准确的生成岔洞接头图纸。

    一种基于空间匹配技术的互通立交三维仿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93491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310051883.4

    申请日:2013-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空间匹配技术的互通立交三维仿真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互通立交主线资料;2)绘制互通匝道走线方案;3)采用“线元相交法”判断各条匝道、主线之间的空间连接关系;4)匝道平面初定线位拟合为平滑曲线;5)对匝道坐标进行平面匹配;6)对匝道坐标进行空间匹配;7)形成全线互通立交三维实体模型;8)建立互通立交三维地形环境;9)互通立交三维实体动态模拟;10)生成互通的图纸和工程数量;11)搜索最佳空间匹配方案。本方法能自动完成互通线形拟合,自动完成互通线位布设,并采用空间匹配技术,得出同一种互通布线方式下的多种互通立交设计方案,在三维方式下进行动态仿真设计,得出最佳设计方案。

    一种地下工程岔洞接头三维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65085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210381802.2

    申请日:2012-10-10

    Abstract: 一种地下工程岔洞接头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岔洞接头中相交的各洞室的标准断面的内轮廓、初衬、二次衬砌数据;2)生成岔洞接头中相交的各洞室的三维标准断面;3)生成岔洞接头中各洞室的相交曲面,建立岔洞接头三维相交实体模型;4)获取岔洞接头所处地层的地质数据、建立岔洞接头所处地层地质实体模型;5)将地质实体模型与岔洞接头实体模型叠加;6)对岔洞接头三维实体模型进行力学分析、确定实体模型的主要受力部位,并对模型进行修改;7)生成岔洞接头实体三维钢筋模型;8)对岔洞接头的实体三维钢筋模型进行验证并对模型进行修改;9)生成岔洞接头的平面构造图、平面钢筋图、各剖面构造图、三维构造图纸、三维钢筋图纸;10)生成各施工阶段的岔洞接头图纸。本发明方法可以直观对岔洞接头进行三维设计,力学分析,并准确的生成岔洞接头图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