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88746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810198356.9
申请日:2018-03-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油耗理论计算与分析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合动力汽车油耗理论计算与分析方法不完善、在混合动力汽车前期开发设计过程中无法快速实现理论计算、且缺乏油耗微观细节量化分析依据的问题,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混合动力汽车油耗理论计算,包括:1)混合动力汽车系统功能模块与能量流动结点划分;2)混合动力汽车系统各结点能量流计算;3)混合动力汽车系统平均综合传动效率计算;4)建立混合动力汽车油耗理论计算模型;二、混合动力汽车油耗影响因素分析,包括:1)混合动力汽车理论油耗增量计算模型;2)混合动力汽车油耗影响因素定量分析,实现混合动力汽车油耗影响因素细节量化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0040140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10356640.9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解决车辆在蠕行模式下,轮毂液压驱动系统的温升问题以及温度变化对控制精度的干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轮毂液压驱动系统的蠕行模式温度补偿调速控制方法,属于汽车控制系统。该控制方法包括:在蠕行模式下,根据液压系统闭式回路的调速特性,将轮毂液压驱动系统看成一个液压无级调速器,以发动机最优为目标,并考虑到由温度、压力等状态变化引起的泵和马达的效率变化对液压回路的动力传递的影响,引入补偿因子进行液压无级调速控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增加温度补偿模块,调节发动机工作点至最优线,保证发动机工作在高效率区,提升了轮毂液压驱动系统温度适应能力,提高了系统的承载能力,同时有一定的节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082499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810084174.9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式混合动力直升机动力耦合系统及驱动方法,涉及航空飞行器技术领域,包括主旋翼系统和尾桨系统;其中主旋翼系统包括发动机、前行星排、后行星排、一号离合器、二号离合器、一号电机、二号电机和主旋翼;尾桨系统包括尾桨发动机、尾桨电机、一号制动器、二号制动器和尾桨。本发明具有更好的与现有直升机的技术继承性以及燃油经济性、低排放、低噪声等特点,具有纯电动驱动、无级变速、并联和混联等多种系统功能,解决了传统直升机模式单一的问题,可以实现特殊飞行任务降噪、减噪功能,易于实现规模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061664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810067921.8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17/007 , G01M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混联混合动力系统试验台,包括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通过移动滑动齿轮和切换离合器的状态可进行多种构型的台架试验,包括输入式功率分流构型、输入式功率分流+后排减速增扭构型、复合式功率分流构型。通过简单的修改即可实现发动机的台架试验。仅通过更换前后行星轮和太阳轮即可进行同一种构型不同传动比的性能对比试验。除此之外,该试验台即可自动运行设定的工况也可由真人操纵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来跟随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06994893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0337526.2
申请日:2017-05-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行星排多模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发动机、前行星排、后行星排、一号离合器、二号离合器、三号离合器、超越离合器、制动器、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通过离合器系统和制动器的接合与分离可以实现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本发明具有更好的与现有车辆的技术继承性以及整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低排放的特点,具有多模驱动、无级变速、并联和混联系统功能,解决了汽车在低速区加速性能差和爬坡能力有限的问题,增大混合动力系统的高效率区间,实现了高性能、低成本开发,易于实现规模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176204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568103.1
申请日:2017-07-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解决传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无法进行主动控制、且仅靠传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无法保证失效情况下的转向助力轻便性和安全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液压轮毂马达辅助差动助力转向系统。液压控制单元根据驾驶员需求及车辆行驶状态,通过控制阀组元件动作,实现多种工作模式,包括传统直行模式、转向液压缸助力模式、直行泵辅助驱动模式、转向联合助力模式及转向液压马达助力模式。本发明提供的系统既可以在传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失效的情况下继续提供转向助力,保证助力转向系统的轻便性和安全性;又可以通过液压控制单元对助力转向系统进行主动控制,优化助力特性,有效提高助力转向系统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117159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332175.6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101 , B60W20/20 , B60W2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101 , B60W20/10 , B60W20/20 , B60W2510/0638 , B60W2510/081 , B60W2510/1005 , B60W2520/10 , B60W2710/0666 , B60W2710/0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VT并联混合动力汽车驾驶员需求转矩估计方法,该方法针对并联混动汽车不同模式下两动力源工作与否差异,基于模式求解动力系统复合外特性,得到系统真实最大输出特性;针对CVT速比无级变化特性影响输出的特点,由车速、速比范围ig求CVT可输入转速范围;再基于不同模式下的主要动力源最优转速范围得输入转速限制;由限制后输入转速插值复合外特性得输入转矩范围;再由速比得输出转矩范围及系统最大输出转矩值;最终由加速踏板得需求转矩准确值。本方法基于模式求解动力系统复合外特性及最优工作转速范围,并由CVT速比无级变化特点,通过转速范围得转矩范围及系统真实最大输出特性,从而可准确估计需求转矩,改善动力性能和驾驶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09244505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1811114719.2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8/04007 , H01M8/04029 , H01M8/04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通过节温器与三通装置将冷却回路分成大小两个循环,采用节温器对不同支路冷却水流量进行控制,使燃料电池与蓄电池同时工作在最佳温度区间,提升燃料电池系统的可靠性,所提出的加热装置保证了燃料电池与蓄电池在低温下正常启动,所提出的离子交换器使冷却水中导电率维持在合理范围。根据所提出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出其控制方法,该方法结合热管理系统的特点采用温度跟随的策略,使蓄电池与燃料电池能快速达到最佳工作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116723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910480954.X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型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起机过程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针对发动机起机过程中模式切换时因不同模式下控制逻辑差异和输出转矩变化引发的车辆冲击现象,建立动力系统动力学模型和车辆冲击度与各动力源转矩变化率间的力学关系,采用发动机“稳态控制+斜率限制”、液压泵/马达基于“各动力源转矩变化率相互协调抑制”的液压系统转矩变化量限值修正方法,依据冲击度目标对各动力源转矩变化率进行相互协调的定量限制,实现起机协调控制。本方法基于车辆动力学模型进行冲击度分析,解决行驶模式切换前后由控制逻辑与转矩分配方式变化所引发的系统总输出转矩波动,保证了液压型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起机过程的行驶平顺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28461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524798.2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CVT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从纯电动模式切换至发动机驱动发电模式过程中出现的冲击问题,提供一种CVT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分段协调控制方法,考虑发动机、电机的转矩响应特性和湿式离合器液压操纵系统的动态特性,将模式切换过程划分为纯电驱动、湿式离合器空行程、发动机起机、发动机转速同步、离合器结合、发动机介入驱动六个阶段,并引入模型预测算法制定分段协调控制策略,从而保证模式的平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