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46345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65554.X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C07K14/47 , C12N15/12 , G01N33/68 , C12Q1/6883 , A01K67/027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ACTC1突变体蛋白及其应用。ACTC1突变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人类野生型ACTC1的氨基酸序列的第308位的酪氨酸突变为组氨酸,所述人类野生型ACTC1的氨基酸序列的NCBI登录号为NP_005150。ACTC1基因突变体能够用于肥厚型心肌病患病风险筛查、肥厚型心肌病的非人类动物模型的构建,从而有利于探索基因突变导致的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对于发掘肥厚型心肌病可干预的治疗靶点以及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14634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65554.X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C07K14/47 , C12N15/12 , G01N33/68 , C12Q1/6883 , A01K67/027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ACTC1突变体蛋白及其应用。ACTC1突变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人类野生型ACTC1的氨基酸序列的第308位的酪氨酸突变为组氨酸,所述人类野生型ACTC1的氨基酸序列的NCBI登录号为NP_005150。ACTC1基因突变体能够用于肥厚型心肌病患病风险筛查、肥厚型心肌病的非人类动物模型的构建,从而有利于探索基因突变导致的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对于发掘肥厚型心肌病可干预的治疗靶点以及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14634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65550.1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C07K14/47 , C12N15/12 , G01N33/68 , C12Q1/6883 , A01K67/027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ANK2突变体蛋白及其应用。ANK2突变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人类野生型ANK2的氨基酸序列的第3884位的谷氨酸突变为赖氨酸,所述人类野生型ANK2的氨基酸序列的NCBI登录号为NP_001139。ANK2基因突变体能够用于遗传性心律失常患病风险筛查、遗传性心律失常的非人类动物模型的构建,从而有利于探索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对于发掘遗传性心律失常可干预的治疗靶点以及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14634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65550.1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C07K14/47 , C12N15/12 , G01N33/68 , C12Q1/6883 , A01K67/027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ANK2突变体蛋白及其应用。ANK2突变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人类野生型ANK2的氨基酸序列的第3884位的谷氨酸突变为赖氨酸,所述人类野生型ANK2的氨基酸序列的NCBI登录号为NP_001139。ANK2基因突变体能够用于遗传性心律失常患病风险筛查、遗传性心律失常的非人类动物模型的构建,从而有利于探索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对于发掘遗传性心律失常可干预的治疗靶点以及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335174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110279910.4
申请日:2011-09-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A61K31/4725
Abstract: 甲基莲心碱在制备CCL5及其受体CCR5介导糖尿病并发交感神经/心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实验发现经甲基莲心碱处理后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颈上神经节和心肌组织CCL5和CCR5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并降低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加快的心率和升高的血压、血糖、血脂、血胰岛素水平的效应,甲基莲心碱的作用与糖尿病防治药物罗格列酮相近。实验结果表明甲基莲心碱可通过降低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颈上交感神经节和心脏CCL5及CCR5的表达对糖尿病并发交感神经和心血管损伤产生保护作用。本发明为防治糖尿病并发交感神经和心血管病变探明新方法,同时还表明甲基莲心碱具有CCL5及CCR5拮抗作用,这将有助于CCL5及CCR5所涉及疾病的药物防治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389406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431044.6
申请日:2011-12-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白藜芦醇在制药领域中的新用途,即白藜芦醇在制备P2X3介导慢性痛(神经病理痛)药物中的应用。实验观察到白藜芦醇可抑制痛觉行为反应,进而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RT-PCR及蛋白印迹等技术观察到白藜芦醇可抑制神经病理痛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的mRNA和蛋白表达。实验证实白藜芦醇对慢性疼痛具有抑制作用的机理是拮抗初级感觉神经节P2X3受体介导的痛觉信息传递。本发明为防治慢性疼痛(神经病理痛)探明新方法,同时还表明白藜芦醇具有P2X3受体拮抗剂的作用,这将有助于白藜芦醇在制备嘌呤X3受体(P2X3受体)特异性拮抗剂的药物中的应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