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89689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110780669.7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参数自适应神经网络的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包括:1,建立n自由度旋转关节刚性机械臂动力学模型;2,将步骤1中模型系统转化为基于关节位置的二阶状态方程,并为其设计快速终端滑模面;3,利用RBF神经网络对系统未知动力学参数进行逼近;4,设计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并基于步骤3中的动力学参数逼近结果,实现机械臂的无模型控制。本发明适用于受到模型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的影响的机械臂的轨迹跟踪控制,减少了控制设计程序中给出的自适应设计参数的数量,使得机器人动力学的未知非线性函数在RBFNN基础上进行了近似;还提高了误差的收敛速度和跟踪精度,实现了基于李雅普诺夫定理的全局渐近稳
-
公开(公告)号:CN11358968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780669.7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参数自适应神经网络的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包括:1,建立n自由度旋转关节刚性机械臂动力学模型;2,将步骤1中模型系统转化为基于关节位置的二阶状态方程,并为其设计快速终端滑模面;3,利用RBF神经网络对系统未知动力学参数进行逼近;4,设计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并基于步骤3中的动力学参数逼近结果,实现机械臂的无模型控制。本发明适用于受到模型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的影响的机械臂的轨迹跟踪控制,减少了控制设计程序中给出的自适应设计参数的数量,使得机器人动力学的未知非线性函数在RBFNN基础上进行了近似;还提高了误差的收敛速度和跟踪精度,实现了基于李雅普诺夫定理的全局渐近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271359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011534542.9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IDR(Integrated Demand Respond,综合需求响应)的冷热电联供微网与主动配电网联合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对冷热电联供微网设备建模;然后分别建立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和计及IDR的冷热电联供微网调度模型;运用机会约束规划处理冷热电联供型微网中新能源及冷热电负荷的随机性;最后,运用一种IATC(Improved Analytical Target Cascading,改进目标级联法)求解计及IDR的冷热电联供微网与主动配电网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能有效提升能源利用率,降低系统运行成本,能在保护各自区域隐私的基础上,求取主动配电网和冷热电联供型微网各自最优的经济调度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713590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534542.9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IDR(Integrated Demand Respond,综合需求响应)的冷热电联供微网与主动配电网联合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对冷热电联供微网设备建模;然后分别建立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和计及IDR的冷热电联供微网调度模型;运用机会约束规划处理冷热电联供型微网中新能源及冷热电负荷的随机性;最后,运用一种IATC(Improved Analytical Target Cascading,改进目标级联法)求解计及IDR的冷热电联供微网与主动配电网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能有效提升能源利用率,降低系统运行成本,能在保护各自区域隐私的基础上,求取主动配电网和冷热电联供型微网各自最优的经济调度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63284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31441.3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需求侧响应的CCHP型微电网两阶段优化调度方法,包括步骤一、建立基于需求侧响应的CCHP型微电网模型;二、建立基于峰值负荷转移的CCHP型微网日前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三、运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和增强约束法求解基于峰值负荷转移的CCHP型微网日前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四、建立基于MPC方法的超短期日内滚动预测模型;五、设置预测时域和控制时域,在一个控制时域结束后将控制输出结果与实时数据进行校正和反馈。本发明步骤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能够有效提升能源利用率,实现“削峰填谷”,对日内计划的有效跟踪,极大提高了预测精度,令调度策略能够满足实时调度的需求,效果显著,便于推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