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1844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03140.X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插入式全可降解光电心脏起搏器的制备方法,包括:A、将直线型可降解衬底材料清洗干净,悬空放置于等离子体增强化学的气相沉积系统中,在衬底材料表面均匀沉积非晶硅光电单元;B、在A步中获得的样品表面上蒸镀导电纳米颗粒,之后沿径向剪开样品器件,暴露出结;或者,先将A步中获得的样品弯曲成所需形状,再在样品表面上蒸镀导电纳米颗粒,之后沿径向剪开样品器件,暴露出结。该光电起搏器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使用后无需手术二次取出,且细金属丝插入对心肌损伤较小,可用于临床开胸手术后的临时心脏起搏,避免目前外接导线移除时存在心肌撕裂和穿孔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13771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54282.9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转可控的纳米线微振镜,包括一对导电电极、悬空于两导电电极之间的弛豫型导电纳米线以及固定在弛豫型纳米线中间的反射镜片。所述的弛豫型导电纳米线形貌包括但不限于三角形、U形、圆形以及多边形。本发明的纳米线微振镜的支撑结构由传统硅材料制成,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可在撤销偏转力后恢复到原始形状,实现稳定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37719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111454282.9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转可控的纳米线微振镜,包括一对导电电极、悬空于两导电电极之间的弛豫型导电纳米线以及固定在弛豫型纳米线中间的反射镜片。所述的弛豫型导电纳米线形貌包括但不限于三角形、U形、圆形以及多边形。本发明的纳米线微振镜的支撑结构由传统硅材料制成,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可在撤销偏转力后恢复到原始形状,实现稳定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876297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910169233.7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入式光电心脏起搏器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直接将通过气‑液‑固(VLS)生长机制生长的径向结太阳能电池制作成光电心脏起搏器贴片或起搏线,或对其采用酸处理、超声等方法,获得可注射的纳米或微米级的光电起搏器,通过贴片、微创注射植入手术,将该光电起搏器应用在心外膜表面或注射入心肌表层,在体内接受光照时其能产生大的开路电压或电荷,实现对心肌的刺激,在无电池、无导线的条件下使心脏起搏。该发明可减少患者更换供电装置带来的身体损伤及高额的手术费用,同时减少导线穿过静脉时带来的炎症反应;且依托于半导体产业成熟的制作工艺,该光电心脏起搏器的太阳能电池结构可以进行批量生产,且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98223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33426.2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电晶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光刻和刻蚀在氧化硅片或柔性衬底表面制备引导沟槽,随后利用光刻和蒸镀在所述引导沟槽末端制备催化剂金属条带;步骤2、在PECVD设备中,利用氢等离子体处理,将催化剂金属还原成液滴,随后沉积非晶硅,并在真空中加热退火生长晶硅纳米线阵列;步骤3、利用氢等离子体刻蚀残余非晶硅,并通过450℃低温热退火处理脱氢,获得高导电晶硅纳米线阵列。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高导电晶硅纳米线具有优异的电学特性、形貌和位置精确可控、易于集成的特点,且制备温度低、无需额外掺杂工艺。形成的温度传感单元具有尺寸小、灵敏度高、成本低和易大面积集成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685402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575260.0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尺度机械互锁结构,包括至少一根设置于衬底上的具有预设深度的微纳米立柱,及至少带有一个钩状结构的微纳米硅线,所述微纳米硅线的钩状结构与微纳米立柱的形状、数量匹配,且与所述微纳米立柱嵌套互锁。本发明的互锁微纳米线结构由传统硅材料制成,制备过程简单且可与成熟的硅工艺兼容,且获得的互锁结构使得微纳米线结构可承受大的外力而不发生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1440024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41211.4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确引导生长高均一性直径纳米线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通过PECVD于垂直方向交替沉积多层SiO2和Si3N4,形成纵向密排堆叠结构,等离子体刻蚀和酸处理后形成纵向侧壁引导凹槽;或者,在衬底上通过电子束曝光及刻蚀获得横向平面内密排引导沟槽;将整个衬底样品沉积非晶硅前驱体,非晶硅前驱体的厚度大于所述引导凹槽或者大于密排引导沟槽的深度以形成更好的前驱体覆盖;通过等离子体刻蚀技术,将所述引导凹槽或密排引导沟槽的表面、侧壁上的非晶硅前驱体刻蚀掉,仅保留引导凹槽或引导沟槽内部的非晶硅前驱体。
-
公开(公告)号:CN111693444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586001.4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N15/10 , G01N21/64 , G01N33/487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细胞力学检测的弹簧纳米线探测器,包括一端固定于微机械操作平台上的垂直型三维状纳米线弹簧或水平波浪线型纳米线弹簧,所述垂直型三维状纳米线弹簧或水平波浪线型纳米线弹簧的另一端末端为直线型或钩状的悬空结构;当所述直型三维状纳米线弹簧或水平波浪线型纳米线弹簧的另一端末端为直线型时,所述直线型的纳米线末端表面设有荧光标记物。本发明通过控制纳米线弹簧的实时形变观察即可测试相关力学性质,且端部设有悬空的纳米级探头,可实现对细胞无损伤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24137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38267.6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H01L29/423 , H01L29/10 , H01L29/22 , H01L29/24 , H01L29/78 , H01L21/34 , H01L21/44 , G01N27/414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环绕沟道场效应晶体管,包括衬底,所述衬底表面设置有悬空高导电性微米或纳米线状材料作为栅,所述栅的外层依次设有介质层和气体敏感层;所述栅的一端和外层气体敏感层两端分别沉积金属电极用于连接外部测试电路。本发明适用范围广,可定位可集成的CAA背栅场效应晶体管并用于气体传感器领域,改善气体传感器的气敏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25154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31482.6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硅纳米螺旋结构的精准病毒俘获及提取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将制得的硅纳米螺旋结构样品放入浓度为0.4%的氢氟酸溶液中,使氧化硅柱快速溶解,得到含有若干笼状螺旋状硅纳米线的混合液;S2:多次过滤、清洗将笼状螺旋状硅纳米线分散在无菌溶液中;S3:加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I对笼状螺旋状硅纳米线进行功能化修饰;S4:再次清洗后,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将含有笼状螺旋状硅纳米线的液体送至肺部,与冠状病毒结合实现俘获;S5:被笼状螺旋状硅纳米线捕获的病毒将以痰液的方式排出,形成高浓度的病毒溶液,实现高效提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