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671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483861.X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25B1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嵌锁式螺栓外接套筒及其构造方法,包括外套筒、内隔筒和叉杆;外套筒具有顶板和底板,顶板的顶部固定有测量元件,底板中心开设有螺栓孔,用于插入既有螺栓;内隔筒位于外套筒内并与外套筒同轴设置,内隔筒的直径大于螺栓孔的孔径,内隔筒的顶部固定在外套筒的顶板底部,内隔筒的底部固定在外套筒的底板顶部;叉杆斜向穿过内隔筒和外套筒,叉杆的底部具有叉杆圆轴并位于外套筒外,叉杆的顶部斜向卡住既有螺栓的螺纹。本发明可基于各类既有设备安装留下的螺栓,通过螺栓外接套筒,实现各类测量元件的便捷安装,并可以不借助任何工具直接拆卸、重复循环利用,减小地下工程监测难度、降低运维成本、提高维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8640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530247.X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结构嵌入式快速修补方法及其构造。植筋为主的钢筋连接或恢复工艺对衬砌结构有二次损伤。本修补构造包括嵌入式钢筋网和钢套筒;嵌入式钢筋网包括纵向钢筋和横向的压力钢筋;钢套筒内设置有处于压缩状态的钢弹簧,钢弹簧的底部设置有传力钢筋;钢套筒位于相交的纵向钢筋和压力钢筋的交点处,垂直于衬砌结构并位于纵向钢筋和压力钢筋之间;钢套筒的顶部通过双向挂钩与纵向钢筋连接,传力钢筋的底端连接到压力钢筋。本发明在衬砌结构破损范围内嵌入钢筋网,呈现外鼓挤压状态,通过两侧交错布置的压力钢筋与结构破损边界处的压力连接,进一步有效固定钢筋网,随后浇筑微膨胀混凝土,完成快速修复,工艺便捷,修补效果可控且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778014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688340.3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G23/02 , E02D29/045 , E02D17/04 , E02D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预切槽与荷载托换体系的地下空间拓建方法及其构造。地下工程拓建期间可能引起地层位移,造成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本方法在既有地下工程的侧墙开孔,根据预切槽轮廓线凿除侧墙和围护结构内钢筋;在开孔位置横向钻进后,纵向拓展切割形成预切槽,同步在预切槽压注盖板混凝土;在盖板下方开挖小导洞和竖井;在竖井内施工支撑桩;全面开挖,施做底板、侧墙和顶板;浇筑环梁,将环梁与盖板、顶板及侧墙与纵梁整体叠合。本发明中盖板压注与预切槽同步施工,达到随切随筑的效果,并在盖板厚度内打设大刚度管棚,实现盖板型超前支护,支撑桩与盖板形成了竖向板柱型超前支护传力体系,能有效避免地下工程拓建期间可能引起的地层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1757091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369699.4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隧道与地下工程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拱顶沉降的测量系统和方法,通过将测位管沿隧道开挖方向布设在隧道顶部,测位管内部容纳有用于对隧道拱顶沉降值进行测量的隧道拱顶沉降测量设备,将隧道拱顶沉降测量设备与数据处理设备连接,以使该数据处理设备对隧道拱顶沉降测量设备检测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柔性测斜仪在测位管中前进的动力和固定问题以及柔性测斜仪在隧道掌子面的固定和校准等问题,实现了对隧道拱顶沉降值的实时检测和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754175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368373.X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融合地图的巡检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工程管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从巡检设备获取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巡检设备的位置,第二信息用于指示巡检设备从监测对象处采集到的信息;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监测对象与轨道交通之间的空间距离;在第一融合地图的第一模型上,标注空间距离,其中,第一融合地图和第一模型是预先生成的,第一模型是指轨道交通的三维模型。解决了由于轨道交通的结构复杂,以文本信息或二维图像信息的形式展示巡检结果不够直观,无法展示更多的有效信息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4370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777136.3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3B3/02 , E03B11/16 , E04D13/04 , A01G31/06 , A01G24/25 , A01G24/10 , F24F7/04 , F24F5/00 , F03D9/25 , F03D9/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雨水收集净化功能的生态闭口型地铁活塞风亭,包括钢构风亭、风力驱动发电设备、垂直绿化模块、散水储水罐和净化雨水储水罐;垂直绿化模块设置在钢构风亭的外壁,风力驱动发电设备设置在钢构风亭的内壁,散水储水罐和净化雨水储水罐设置在钢构风亭外的一侧;垂直绿化模块与净化雨水储水罐之间设置有净化水输送管,散水储水罐与垂直绿化模块之间设置有散水抽水管,散水抽水管的管路上设置有抽水泵;风力驱动发电设备接入储电设备,进而接入抽水泵。本发明对钢构风亭进行了景观改造,利用钢构风亭内的活塞风发电供能,借助绿植对雨水进行净化,美化风亭的同时,解决了风亭雨水处理的问题,且不需要额外耗费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8622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15889.8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扩大拱脚与微型钢管桩的隧道支护体系及其构建方法。隧道分区开挖,存在上部钢架在下部断面开挖阶段底部悬空以及由此引起的沉降问题,大断面隧道尤为明显。本体系中,上部环向格栅钢架底端位于中部环向格栅钢架顶端外侧,钢架转角节点设置在上部环向格栅钢架的底端内侧,钢架转角节点支撑在中部环向格栅钢架的顶端,微型钢管桩设置在钢架转角节点的外侧底部;上部环向格栅钢架、钢架转角节点、中部环向格栅钢架以及下部环向格栅钢架组成环向初支钢架。本发明设置钢架转角节点,作为隧道上部环向初支钢架的扩大拱脚,通过微型钢管桩实现钢架转角节点的有效锚固,可将隧道上部环向初支钢架有效锁定,满足大断面隧道快速施工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539201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84386.9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VR的单轨高架区间疏散救援试验系统。单轨救援疏散方案实地演练成本高、风险不可控,无法覆盖广大乘客群体。本发明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复现了跨座式单轨在高架区间遇险的紧急情况,考虑人群疏散特征对紧急情况下单轨车厢内乘客疏散行为的影响;将疏散人员心理因素考虑到人员疏散模型中,提高单轨紧急事故场景下疏散仿真的真实性。同时可视化各单轨疏散救援方案,建立单轨车厢标识和语音资源库,通过紧急事故场景和语音资源库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多角度收集乘客的行为数据,丰富行为数据的维度和可靠性。本发明可用于为单轨救援疏散方案比选和优化提供建议,助力单轨救援应急演练与培训。
-
公开(公告)号:CN11925059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024498.5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Q10/0631 , G06V20/13 , G06V20/10 , G06V10/77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区域经济困难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模型训练方法、装置及设备。通过建立多维经济困难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基于高程数据、交通数据、遥感数据量化所述多维经济困难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中的各个经济困难影响因素,多维经济困难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包括交通水平指标、经济水平指标、生态状况指标、人口状况指标、福利水平指标以及地理区位指标,每种指标下包括多个经济困难影响因素,计算所述多维经济困难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中的各个经济困难影响因素的贡献度,根据各个经济困难影响因素与经济困难概率的关系图、以及各个经济困难影响因素的贡献度,对各个经济困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考虑到不同经济困难区域之间的经济困难影响因素的差异。
-
公开(公告)号:CN11919518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24104.8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毛细管道式地下结构排水体系及其构建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地下结构底板和地下结构侧墙,地下结构底板上设置有横向的结构施工缝和结构变形缝,横向延伸到地下结构侧墙,地下结构底板内还设置有集水坑;结构施工缝和结构变形缝的纵向两侧均设置有横向布置的毛细排水管道,均与纵向布置的毛细排水管道连通,纵向布置的毛细排水管道贯穿结构施工缝和结构变形缝并接入集水坑。本发明基于“外防内排”的理念,完善了地下结构防排水措施,在原来地下结构外部全包防水的基础上,在结构内部设置了纵横交错的毛细排水管道,可将接缝渗漏水、地下结构表面渗漏水等有效引排至集水坑,确保地下结构安全使用,提升地下工程的长期耐久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