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力控制虹吸式全自动旋流沉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110720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10665970.2

    申请日:2016-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力控制虹吸式全自动旋流沉淀装置,包括顶部的虹吸装置、中部的旋流沉淀装置和底部的水力控制装置;虹吸装置的虹吸储水槽与旋流沉淀装置的圆筒体直接相连。渐扩式半圆形虹吸罩位于虹吸储水槽内部,可调式堰板安装于出水槽上,控制虹吸储水槽内水位高度;虹吸下降水流量控制底部存水箱水位高度,水位高度决定浮球控制排泥阀和浮球式泄水控制瓣的启闭。本发明装置依据经典沉淀理论,利用虹吸原理,充分利用水力控制虹吸和排泥过程,实现零能耗的高效固液旋转分离,构造简单,全过程无需人为参与,自动运行,操作管理方便,故障率低,竖向布置节省用地,符合水处理工艺高效低耗的设计理念,不受季节和地点限制,适合多种水处理场合。

    高铁列车集便器废水污泥减量及资源化利用装置、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9129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418137.9

    申请日:2024-10-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泥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铁列车集便器废水污泥减量及资源化利用装置、系统与方法。装置包括顺序相连的化粪池、污泥发酵罐,化粪池内为分格结构,化粪池的侧壁上部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化粪池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采集化粪池不同分格内污泥的水射器;污泥发酵罐底部设置有倾斜底壁和用于向上喷射污泥的发酵罐内喷头,污泥发酵罐内设置有用于限制污泥沿折返式流动路线流动的分格挡板,分格挡板与倾斜底壁之间形成有污泥流动及沉降通道。本发明实现了对集便式废水污泥资源化利用,节省了污泥的处置费用,降低了其对环境的潜在风险,实现了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减少了设备数量,运营成本低,操作简单,原料价廉。

    一种自动控制系统排泥的旋流式螺旋沉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75968B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610666171.7

    申请日:2016-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系统排泥的旋流式螺旋沉淀装置,包括顶部的虹吸装置、中部的旋流沉淀装置和底部的自动控制排泥装置;虹吸装置的虹吸储水槽与旋流沉淀装置的圆筒体直接相连,渐扩式半圆形虹吸罩位于虹吸储水槽中央,可调式堰板安装于出水槽上;污泥界面仪连续监测存泥下锥体内泥位高度变化,通过信号反馈控制器控制延时电磁控制阀、进水管控制阀门以及排泥控制阀的启闭,实现自动虹吸排泥。本装置依据浅池理论,实现固液在旋流状态下高效分离,同时利用虹吸原理实现辅助固液分离和自动排泥的目的。本装置构造简单,竖向布置节省用地,运行过程有信号反馈联动控制,操作管理方便,可以实现全自动运行,故障率低,符合水处理节能降耗理念,适合多种水处理场合。

    可调管道沉降器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906603U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721815729.X

    申请日:2017-12-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与水工构筑物连接处的防沉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调管道沉降器,包括止土环、可旋转支座、连接弹簧、滑道、止水橡胶管、套管,其特点是:止土环紧贴钢筋混凝土管道壁,通过止土环翼环防止构筑物外部的土进入内部,止土环和构筑物之间布置止水橡胶管,通过止水橡胶管防止构筑物外部的地下水渗入,可旋转支座与止土环套环通过滑道相连,两个可旋转支座之间通过弹簧相连,可旋转支座可沿滑道张开或合拢,以达到根据沉降量进行自动调节的目的。可旋转支座支撑于椭圆形套管上。该装置在管道或者构筑物发生沉降时可以实现自动调节,具有施工维护简便,调节能力强的特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可穿戴式客车上水装置的卡管机构及其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1969552U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20526264.X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客车上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式客车上水装置的卡管机构及其控制系统,可穿戴式客车上水装置的卡管机构包括上水接头快速固定结构、手臂穿戴结构以及上水接头。上水接头快速固定结构包括具有卡管空间的卡管主体和用于开启或封闭卡管空间的开放端的卡扣结构;手臂穿戴结构设置在卡管主体上,用于将卡管主体固定在佩戴者手臂上;上水接头上形成卡管部,上水接头的一端为接水管端,另一端为接客车端。本实用新型中,卡管主体可通过手臂穿戴结构佩戴在操作工人的手臂上,上水接头可卡装在卡管主体内,且卡装或脱离操作简便,能够有效地防止水管掉落在地上,防止水源二次污染,有助于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