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9906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1014805.7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战场医疗救援知识数据检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构建新概念武器伤异构图所需的数据以及标签信息并构建武器伤异构图;步骤2:对武器伤异构图进行预处理,获得输入数据的集合;步骤3:根据得到的输入数据集构建前预训练模型;步骤4:将前预训练模型部分迁移到后预训练模型中,再根据输入数据集构建后预训练模型;步骤5:将后预训练模型整体迁移到微调模型中,再根据输入数据集构建微调模型;步骤6:使用基于图论的算法对该图进行检索,本发明适用于知识图谱和数据检索技术领域,将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预训练技术引入到了武器伤知识库的构建中,解决了武器损失知识库中标注数据不足的问题,实现了图谱的补全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54250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022660.5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PC: G16H40/67 , G16H80/00 , G16H40/20 , G06F16/2455 , G06F2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战场医疗救援协同平台,包括协作平台、知识数据库后台、远程协作问诊端和管理员管理端,所述协作平台与知识数据库后台无线连接,所述远程协作问诊端与协作平台连接,所述知识数据库后台与管理员管理端连接;所述远程协作问诊端配置为:用于识别用户身份;所述协作平台配置为:提供用于与知识数据库后台进行数据交互的通道。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战场医疗救援协同平台,针对电磁辐射武器、激光武器等新概念武器构建医疗救援新概念武器伤知识库,能够提高一线救治水平,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掌握相关救援知识,能够缩短战场士兵救治时间,提高单兵救治水平,提升战场士兵救治能力及生命保障能力,具有良好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28357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0947228.0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单兵便携式人机协同急救机器人,具体涉及急救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的顶部安装有摄像组件,且机器人本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一侧连接有背带,且机器人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支撑件。本发明通过在机器人本体上设置支撑件,且在转动机构的配合下,可将支撑板由竖直状态转至水平状态,且支撑件包括支撑板、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并在驱动组件和限位组件的作用下,可使第二伸缩板和第一伸缩板依次伸出,从而可将支撑件拉长展开形成体积较大的摆台,以便放置各种医疗工具及药品,方便施救护理,且不用时可再次收缩折叠,大大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22214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992364.1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PC: H05K5/02 , B25J19/00 , H01R13/631 , H01R13/639 , F16F15/067 , H04B1/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远程机器人防护型信号接收装置,涉及机器人通信技术领域,包括信号接收器本体,所述信号接收器本体的上下两侧均通过缓冲机构连接有防护板;所述信号接收器本体的外侧靠近接线口位置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通过两个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有两个卡板,设置有防护板、第一轴杆、U形板、第一齿轮、扭转弹簧、第二轴杆、第二齿轮,当防护板受到冲击时,通过定位柱、连接板和第一滑槽的配合作用下,带动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进行旋转,即绕着扭转弹簧中心进行旋转,在扭转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产生扭矩,将第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拉回初始位置,从而给防护板提供反推力,达到了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削弱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20539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974741.9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辅助人体清创伤口机构,具体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清洗收集箱和其顶部的清洗液箱,所述清洗收集箱顶端后侧固定设有支撑竖板,所述清洗收集箱顶部两侧均固定设有固定支撑块,所述固定支撑块顶端开设有支撑槽;所述固定支撑块顶端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顶端设有支撑横板,所述支撑横板顶端固定设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底端固定设有上夹持板。本发明通过上夹持板和支撑槽来对患者的受伤手臂进行限位固定,有效的避免了患者在进行清创过程中应激抽动手臂的情况出现,进而避免了清洗液溅出的情况出现,使得该机器人清创机构较为干净整洁,减少了废液的污染,使用效果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17749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963562.5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捷救援机器人电源快速更换结构,涉及救援机器人领域,包括开设在机器人上的电源腔和安装在电源腔内的电源,所述电源腔的顶部端口设有盖槽,所述盖槽的顶端端口设有电源盖,所述盖槽下侧壁的前后两部的左右两部均开设有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的内部转动嵌套有转柱,所述转柱的顶部与电源的顶部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组件,所述转柱的柱身与电源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电源的上侧中部开设有内扣槽。本发明能够实现救援机器人内电源的快速更换,减小更换电源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更换电源的效率,且电源安装稳定牢靠,避免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产生得震动导致电源在电源腔内发生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720539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983700.6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洗消清创操作装置,具体涉及救援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可转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冲洗装置,所述冲洗装置包括:设置在连接杆上的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内部设置有四个放置槽,每个所述放置槽中均插设有储液瓶,每个所述储液瓶的端部中部均设置有导管,所述安装盒的端部设置有端盖,所述引流孔的一侧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安装盒上靠近端盖的一端部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引流槽、导流槽和引流孔相通;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冲洗装置,冲洗装置是将四个储液瓶集成在一个安装盒中,此过程缩短了大量的机器操作时间,步骤更简单,单个雾化喷头喷出液体,目标更明确,大大提高了洗消清创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1309058U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22082806.7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伤口快速急救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背面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连接有碘伏箱、双氧水箱和清水箱,所述碘伏箱、双氧水箱和清水箱的顶部通过导料机构连接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出水口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一端连接有喷头,设置有清水箱、双氧水箱、碘伏箱、增压泵和喷头,开启增压泵和第二电磁阀,并同时关闭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将清水箱内部的清水从喷头内喷出,随后打开第一电磁阀,并同时关闭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方便对伤口表面的细菌进行初步消杀,随后打开第三电磁阀,并同时关闭第二电磁阀和第一电磁阀,将碘伏箱内部的碘伏从喷头内喷出。
-
公开(公告)号:CN221013689U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21951570.X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PC: A61F15/00 , A61G12/00 , A61B17/1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体伤口快速定位包扎装置,具体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内侧设置有粘接带,所述粘接带的侧壁连接有包扎带;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固定带两端的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带的内部设有滑腔,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一端延伸至滑腔内、并连接有滑块,且第二连接带相对于固定带的一端设置有锁紧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并在滑腔、固定旋钮和抵压块等结构的作用下,可使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能够相互收紧并锁紧固定,进而可根据需求调节包扎口径,以实现人体伤口的快速定位包扎,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20481735U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22138106.5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远程医疗救援机器人,具体涉及救援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且机器人本体的另一侧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底盘,且机器人本体的顶部安装有摄像组件;所述机器人本体内部设置有储物仓,且储物仓的开口两端对称设置有滑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缸和连接板,可控制挡板移动并打开储物仓,且通过齿轮和齿板等结构的配合,可分别控制置物架快速移出储物仓,从而通过医生远程控制对应物品的置物架移出即可帮助施救者快速准确的取出置物架上用于专门抢救的设备,进而无需费时费力的寻找,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使用效果极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