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红三叶草异黄酮制备染料木黄酮和黄豆苷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53340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810137151.6

    申请日:2008-09-22

    Abstract: 用红三叶草异黄酮制备染料木黄酮和黄豆苷元的方法属于化学合成技术;以红三叶草异黄酮芒柄花黄素和鸡豆黄素提取物为原料,经过一步化学修饰,即同时分别将红三叶草异黄酮芒柄花黄素转化成黄豆苷元,将红三叶草异黄酮鸡豆黄素转化成染料木黄酮,然后经提取、纯化、分离后得染料木黄酮和黄豆苷元产品;本发明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易行,转化率大于96%,应用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牧草红三叶草为原料,不占用粮食资源和优质的土地,红三叶草异黄酮含量高,可以降低制备染料木黄酮和黄豆苷元的生产成本。

    用红三叶草异黄酮制备染料木黄酮和黄豆苷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53340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810137151.6

    申请日:2008-09-22

    Abstract: 用红三叶草异黄酮制备染料木黄酮和黄豆苷元的方法属于化学合成技术;以红三叶草异黄酮芒柄花黄素和鸡豆黄素提取物为原料,经过一步化学修饰,即同时分别将红三叶草异黄酮芒柄花黄素转化成黄豆苷元,将红三叶草异黄酮鸡豆黄素转化成染料木黄酮,然后经提取、纯化、分离后得染料木黄酮和黄豆苷元产品;本发明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易行,转化率大于96%,应用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牧草红三叶草为原料,不占用粮食资源和优质的土地,红三叶草异黄酮含量高,可以降低制备染料木黄酮和黄豆苷元的生产成本。

    一种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63158A

    公开(公告)日:2007-10-31

    申请号:CN200710072220.5

    申请日:2007-05-18

    Abstract: 一种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大豆异黄酮的制备方法。它解决了大豆糖蜜附加值低的问题。制备步骤:(一)取大豆糖蜜并加入丙酮沸点回流然后过滤,再将滤液蒸干;(二)向滤液蒸干的固体中加入乙酸乙酯沸点回流,然后过滤,并向滤液中加入丙酮沸点回流,再过滤,固相物烘干,即得到大豆异黄酮糖苷;(三)用蒸馏水将大豆异黄酮糖苷稀释,然后加入β-葡萄糖苷酶水解,即得到大豆异黄酮苷元。本发明利用大豆糖蜜为原料制备大豆异黄酮苷元,提高了大豆糖蜜的附加值。本发明采用酶水解的方法将大豆异黄酮糖苷转化为大豆异黄酮苷元,反应条件温和,大豆异黄酮苷元稳定性高、不易变性,副产物少。

    从大豆酱渣饼中提取蛋白黑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21920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310677058.5

    申请日:2013-12-13

    Abstract: 从大豆酱渣饼中提取蛋白黑素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干燥的大豆酱渣饼粉碎、过筛后进行脱脂;(2)向脱脂后的大豆酱渣饼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溶液混合得大豆酱渣饼混合液;(3)将大豆酱渣饼混合液进行超声辅助提取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进行离心分离得上清液,将上清液真空浓缩后冷冻干燥即得蛋白黑素;本方法以大豆酱渣饼为提取原料,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法提取蛋白黑素,不但避免了污染和资源浪费,而且使废弃物得以充分利用,变废为宝,增加产品附加值。

    从大豆酱渣饼中提取蛋白黑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21920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77058.5

    申请日:2013-1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11/07 A23V2002/00 A23V2300/14

    Abstract: 从大豆酱渣饼中提取蛋白黑素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干燥的大豆酱渣饼粉碎、过筛后进行脱脂;(2)向脱脂后的大豆酱渣饼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溶液混合得大豆酱渣饼混合液;(3)将大豆酱渣饼混合液进行超声辅助提取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进行离心分离得上清液,将上清液真空浓缩后冷冻干燥即得蛋白黑素;本方法以大豆酱渣饼为提取原料,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法提取蛋白黑素,不但避免了污染和资源浪费,而且使废弃物得以充分利用,变废为宝,增加产品附加值。

    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蛋白黑素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89459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680343.2

    申请日:2013-12-13

    Abstract: 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蛋白黑素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性食品加工技术,该方法将脱脂后的大豆酱渣饼进行超声辅助乙醇提取,然后离心得上清液,将上清液浓缩后分成两部分,分别进行超滤和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得到三个分子量段(小于5000Da、5000-10000Da、大于10000Da)的蛋白黑素提取液,经比较,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得到蛋白黑素的抗氧化活性优于超滤纯化得到的蛋白黑素,且分子量5000-10000Da的蛋白黑素抗氧化活性最强,将5000-10000Da的蛋白黑素提取液浓缩、干燥后即得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蛋白黑素;该蛋白黑素的OH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当于Vc,可用于开发具有强抗氧化活性的功能性食品。

    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蛋白黑素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89459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80343.2

    申请日:2013-12-13

    Abstract: 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蛋白黑素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性食品加工技术,该方法将脱脂后的大豆酱渣饼进行超声辅助乙醇提取,然后离心得上清液,将上清液浓缩后分成两部分,分别进行超滤和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得到三个分子量段(小于5000Da、5000-10000Da、大于10000Da)的蛋白黑素提取液,经比较,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得到蛋白黑素的抗氧化活性优于超滤纯化得到的蛋白黑素,且分子量5000-10000Da的蛋白黑素抗氧化活性最强,将5000-10000Da的蛋白黑素提取液浓缩、干燥后即得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蛋白黑素;该蛋白黑素的OH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当于Vc,可用于开发具有强抗氧化活性的功能性食品。

    用天然食用原料中的酶水解制备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65281C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610010514.0

    申请日:2006-0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用天然食用原料中的酶水解制备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大豆异黄酮糖苷提取物;从天然植物原料中提取水解酶;将前两者按比例混合反应1~48小时,反应条件为温度30~65℃、pH值为3.5~6.5;纯化大豆异黄酮苷元产品。本发明易于操作,转化率较高(>95%),大豆异黄酮回收率高,产品中大豆异黄酮苷元总含量较高。使用来源于天然食用原料提取的酶可以克服微生物发酵制酶,食用安全性差的问题,可以使产品更加安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是一种适合于产业化生产富含大豆异黄酮苷元的一种实用技术。使用纯度较高的原料可进一步制备应用于医药行业的大豆异黄酮苷元产品。因此,本发明的方法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用天然食用原料中的酶水解制备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28105A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610010514.0

    申请日:2006-0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用天然食用原料中的酶水解制备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大豆异黄酮糖苷提取物;从天然植物原料中提取水解酶;将前两者按比例混合反应1~48小时,反应条件为温度30~65℃、pH值为3.5~6.5;纯化大豆异黄酮苷元产品。本发明易于操作,转化率较高(>95%),大豆异黄酮回收率高,产品中大豆异黄酮苷元总含量较高。使用来源于天然食用原料提取的酶可以克服微生物发酵制酶,食用安全性差的问题,可以使产品更加安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是一种适合于产业化生产富含大豆异黄酮苷元的一种实用技术。使用纯度较高的原料可进一步制备应用于医药行业的大豆异黄酮苷元产品。因此,本发明的方法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酶水解大豆异黄酮生产染料木黄酮和黄豆苷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23210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610010079.1

    申请日:2006-0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酶水解大豆异黄酮生产染料木黄酮和黄豆苷元的方法。以不同纯度的大豆异黄酮粉为原料,应用里氏木酶β-葡萄糖苷酶或大豆β-葡萄糖苷酶中的一种进行水解,再对水解液进行溶剂萃取、超滤及冷冻离心分离纯化,得到染料木黄酮和黄豆苷元。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使用不同纯度的水解原料。本发明使用的酶是可以直接购买的商品化酶,也可以是自行制备的酶。所用的酶的缓冲溶液可以循环使用。本发明易于操作,转化率较高(>85%),产品大豆异黄酮苷元总含量较高。使用从东北大豆中自行提取纯化的大豆β-葡萄糖苷酶可以克服微生物发酵制酶,食用安全性差的问题,可以使产品更加安全。使用商品化的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因此,本发明的方法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