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舱门展开阻力矩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560891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071325.X

    申请日:2022-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舱门展开阻力矩测量方法及装置,通过展开辅助机构维持舱门在0~180°范围内绕舱门旋转轴呈准静态转动;通过力传感器实时测量维持舱门准静态转动时展开辅助机构对舱门的作用力;通过数据采集器采集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通过处理器确定舱门带有以及不带有阻尼装置两种工况下的测量力矩平均值,通过对两次测量力矩平均值作差,得出舱门在展开过程中由阻尼装置产生的阻力矩。本发明通过两次测量即可获取0~180°范围阻尼装置阻力矩和舱门展开过程中自身阻力矩,具有较高的效率,并且能够适应阻尼装置产生阻力矩或驱动力矩两种情况,具有良好的适用范围;通过数据处理和测量方式的选择,实现了较好的测量精度。

    一种大型载荷平台的地面展开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93793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0919607.2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载荷平台的地面展开试验系统,包括:安装平台、重力平衡装置、大型载荷平台、连接解锁装置、转速测量系统和计时系统;其中,大型载荷平台是试验对象,自身具备展开和锁定功能;大型载荷平台与所述重力平衡装置相连接,重力平衡装置实现大型载荷平台展开全程的重力平衡;所述连接解锁装置设置于所述大型载荷平台上,所述连接解锁装置试验前将大型载荷平台固定于安装平台的表面,所述连接解锁装置试验时解除大型载荷平台与安装平台的连接;大型载荷平台在绕其转轴展开并锁定过程中,转速测量系统测量展开速度,计时系统测量展开全程所需的时间。本发明解决了吨级大型载荷平台展开性能地面验证困难的问题,具有很高的效率。

    一种支持大质量双层推进模块安装和承载的货船推进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05098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08001.5

    申请日:2018-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大质量双层推进模块安装和承载的货船推进舱结构,该推进舱结构呈筒状铆接结构且外侧设有蒙皮,所述蒙皮内侧包括横向设置的框环和纵向设置的桁条,所述桁条贯穿所述框环并与所述框环连接,所述框环依次包括前端框、若干中间框、后端框,所述若干中间框上设置有若干操作口和若干安装接口,所述若干中间框上连接有双层推进模块。本发明解决了大质量双层推进模块的安装和载荷传递的难题,实现该构型下结构强度和刚度的协调匹配,实现了承载和功能的一体化设计,具有较高的结构效率。

    一种低冲击冗余解锁连接解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08085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810896014.4

    申请日:2018-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冲击冗余解锁的连接解锁装置,该装置由爆炸螺栓、壳体、下缓冲垫、反力矩螺套、收集套筒、圆柱弹簧、底座、连接座、上缓冲垫、压紧螺套、加载螺母组成。爆炸螺栓螺杆穿过分离体,通过加载螺母锁紧。爆炸螺栓上端和下端设置收集装置,在爆炸螺栓在分离面解锁后,收集残体;在爆炸螺栓解锁故障模式下,人员可以通过拧松上端加载螺母实现解锁功能。该分离装置具有连接可靠、解锁功能冗余、操作简单、工作冲击低等特点,特别适用于空间站等载人航天领域。

    一种具备可展及固定平台的飞行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05098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08399.2

    申请日:2018-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可展及固定平台的飞行器结构,包括舱体、可展平台、固定平台、连接解锁件以及展开锁定件,舱体侧面设有开口,可展平台设置在开口处,通过展开锁定件与舱体连接;筒段侧面开口的边缘还设置至少一个连接解锁件,用于锁定可展平台呈扣合状态;在上升段中,可展平台通过展开锁定件和连接解锁件将展开平台扣合在舱体的开口处,与舱体共同承载;舱体入轨后,连接解锁件进行解锁操作,可展平台打开,与固定平台共同组成暴露载荷实验平台,本方案采用承载和应用功能一体化设计,有效提高了结构效率,既解决了飞行器携带暴露平台上行的包络问题和大型开口的强度及刚度问题,又可保证暴露平台较大的使用面积和良好的实验环境。

    一种振动冲击源衔接安装用减振降冲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00954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55666.5

    申请日:2022-06-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冲击源衔接安装用减振降冲击装置,包括冲击源安装板,用于将振动冲击源衔接安装到相应的安装结构的安装平面上;支撑机构,包含若干个均匀分布安装于所述安装结构的安装平面上的支撑轴件,所述支撑轴件的安装腔内分别填充有诸多相应的第一阻尼粒子;衔接机构,所述冲击源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套设于所述支撑轴件的导孔,所述衔接机构包含套设于所述支撑轴件的上部的衔接套筒,所述衔接套筒的底部分别固接到相应的导孔上,且衔接套筒的顶部分别一体化成型连接有固接到所述支撑轴件的顶部的固定板。本发明能够将振动冲击源衔接安装到相应安装结构上,且能够有效形成充分的减振降冲击效果。

    一种低冲击冗余解锁连接解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08085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896014.4

    申请日:2018-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冲击冗余解锁的连接解锁装置,该装置由爆炸螺栓、壳体、下缓冲垫、反力矩螺套、收集套筒、圆柱弹簧、底座、连接座、上缓冲垫、压紧螺套、加载螺母组成。爆炸螺栓螺杆穿过分离体,通过加载螺母锁紧。爆炸螺栓上端和下端设置收集装置,在爆炸螺栓在分离面解锁后,收集残体;在爆炸螺栓解锁故障模式下,人员可以通过拧松上端加载螺母实现解锁功能。该分离装置具有连接可靠、解锁功能冗余、操作简单、工作冲击低等特点,特别适用于空间站等载人航天领域。

    一种带有大型开口的飞行器舱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05087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07857.0

    申请日:2018-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大型开口的飞行器舱体结构,该结构为锥筒状铆接结构,上部为锥段、下部为筒段,开口位于筒段;该结构包括蒙皮、横向设置的若干框环和纵向设置的若干桁条,所述若干框环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锥段前端框、锥段中间框、筒锥连接框、若干筒段中间框、筒段后端框,所述开口的左右两侧每侧从上到下分别设置锥段加强桁条、前接头、筒段大梁、后接头,所述开口上下两侧的所述筒段中间框分别设置为筒段中间框Ⅰ和筒段中间框Ⅴ。本发明在舱体大型开口的四周设置各种加强结构,实现了开口两侧集中力的传递和扩散。

    一种飞行器细长柔性件的力矩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0075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210732993.6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细长柔性件的力矩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板、旋转轴、扭矩传感器和驱动器。驱动器的输出端、扭矩传感器和旋转轴依次共轴连接,驱动器用于驱动扭矩传感器旋转,并带动旋转轴旋转。驱动器的固定端和支撑板的相对位置不变,支撑板上设有固定件,用于固定细长柔性件的一端。旋转轴上设有沿旋转轴径向设置的旋转杆,旋转杆上连接有力传感器,细长柔性件的另一端绕过旋转轴固定在力传感器上。细长柔性件的两端与旋转杆和力传感器的连接位置模拟细长柔性件两端连接在太空运行的飞行器上的位置,旋转轴的转动轴线模拟细长柔性件在太空运行的飞行器上转动变形的转动轴线位置。

    一种飞行器细长柔性件的力矩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0075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32993.6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细长柔性件的力矩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板、旋转轴、扭矩传感器和驱动器。驱动器的输出端、扭矩传感器和旋转轴依次共轴连接,驱动器用于驱动扭矩传感器旋转,并带动旋转轴旋转。驱动器的固定端和支撑板的相对位置不变,支撑板上设有固定件,用于固定细长柔性件的一端。旋转轴上设有沿旋转轴径向设置的旋转杆,旋转杆上连接有力传感器,细长柔性件的另一端绕过旋转轴固定在力传感器上。细长柔性件的两端与旋转杆和力传感器的连接位置模拟细长柔性件两端连接在太空运行的飞行器上的位置,旋转轴的转动轴线模拟细长柔性件在太空运行的飞行器上转动变形的转动轴线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