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69672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710125547.4
申请日:2007-12-27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防碰撞纵梁结构,包括位于车辆侧面的纵梁,所述的纵梁上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的加强结构有两个,分别与车辆的门的框相连接,形成一个回路结构;所述的第一加强结构安装于B柱下端,所述的第一加强结构零件翻边与所述的纵梁点焊连接;所述的第二加强结构安装于轮罩后面,所述的第二加强结构零件翻边与所述的纵梁点焊连接。通过加强车身侧面强度,与门框形成封闭回路,当发生碰撞时,侧面的纵梁加强结构不仅能抵抗冲击,而且能将所受的冲击力均匀地分布到车身的各个区域,减小了由碰撞引起的巨大乘员舱形变对乘员带来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01269672A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710125547.4
申请日:2007-12-27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防碰撞纵梁结构,包括位于车辆侧面的纵梁,所述的纵梁上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的加强结构有两个,分别与车辆的门的框相连接,形成一个回路结构;所述的第一加强结构安装于B柱下端,所述的第一加强结构零件翻边与所述的纵梁点焊连接;所述的第二加强结构安装于轮罩后面,所述的第二加强结构零件翻边与所述的纵梁点焊连接。通过加强车身侧面强度,与门框形成封闭回路,当发生碰撞时,侧面的纵梁加强结构不仅能抵抗冲击,而且能将所受的冲击力均匀地分布到车身的各个区域,减小了由碰撞引起的巨大乘员舱形变对乘员带来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06347477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611060726.X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部车体结构,包括前上防撞杆、前大梁焊合件、前轮罩焊合件、前围板加强板、A柱下加强板和门槛加强板焊合件,其中,所述前上防撞杆与所述前大梁焊合件连接,所述前大梁焊合件与所述前轮罩焊合件连接,所述前轮罩焊合件与所述前围板加强板连接,所述前围板加强板与所述A柱下加强板连接,所述A柱下加强板与所述门槛加强板焊合件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优化结构,以明确力的传递路径,提高整车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466459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810446052.X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R1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蓄电池支撑组件,包括蓄电池支撑板,所述蓄电池支撑板平面形状呈等腰倒梯形,所述蓄电池支撑板包括至少一层蓄电池支撑面,所述蓄电池支撑板顶部与蓄电池底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蓄电池底架与蓄电池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蓄电池支撑板右侧部与轮罩前板固定连接,所述蓄电池支撑板下部与大梁固定连接。本发明的一种蓄电池支撑组件蓄电池支撑板在蓄电池布置Y向、Z向远离大梁基体情况下能够给蓄电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减小零件数量、提升了刚度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62777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59270.5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侧围内板焊合件,包括卷收器支架、后侧围内板、后侧围上角连接板、D柱内板和D柱下角板,其中,所述卷收器支架与所述后侧围内板的底部的前端部连接,所述后侧围上角连接板与所述后侧围内板的后端部连接,所述后侧围上角连接板与所述D柱内板的顶端连接,所述D柱内板的底端与所述D柱下角板连接,所述卷收器支架与D柱内板形成内板,所述卷收器支架与D柱内板之间设有第一减重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传统内板分为卷收器支架与D柱内板,并在卷收器支架与D柱内板之间设置第一减重孔,有利于减少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394689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056428.3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车身总成,包括顶盖总成、左侧围总成、前地板总成、前车体总成、右侧围总成、尾端板总成和后部下车体总成,其中,所述前车体总成的左侧与所述左侧围总成的前端连接,所述前车体总成的右侧与所述右侧围总成的前端连接,所述前车体总成的底部与所述前地板总成的前端连接,所述前地板总成的后端与所述后部下车体总成的前端连接,所述后部下车体总成的后端与所述尾端板总成的底部连接,所述前地板总成的左侧与所述左侧围总成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优化结构,增加了高强度/高刚度的闭环结构,有利于整车模态/整车刚度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847798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210493838.X
申请日:2012-11-28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5/0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车身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提高车身减震系统强度的纵梁加强板,该纵梁加强板包括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底板以及第二底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连接所述顶板、且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所述顶板构成U形,所述第一底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一侧板构成L形,所述第一底板沿所述第一侧板底边向外侧延伸,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二侧板构成L形,所述第二底板沿所述第二侧板底边向外侧延伸,所述顶板设有第一通孔。通过零件合二为一的一体结构设计的加强板,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产品重量、节约成本、简化制造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1306699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710125617.6
申请日:2007-12-28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碰撞缓冲吸能车架结构。所述车架结构包括:防撞梁和与所述防撞梁连接的纵梁,通过在所述纵梁上安装加强构件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导致纵梁变形过大,使车体严重损坏,造成乘员人身伤害的问题,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28235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1611053973.7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后地板横梁加强结构,包括后地板横梁连接件、连接件加强板、座椅加强板及后车架横梁,所述连接件加强板与所述后地板横梁连接件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座椅加强板与所述后车架横梁形成一腔体,所述后地板横梁连接件与所述座椅加强板连接。后地板横梁加强结构分为两个零件利于成型,降低了模具开发成本及难度,零件材料利用率高,保证了后续生产效率和质量,零件料厚匹配的优化,通过增加连接件加强板厚度,在低成本状态下降低后地板处高应力,不用增加额外加强板,降低了开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34747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1611056434.9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柱下接头的连接结构,包括后轮罩内板、后轮罩外板和前护板,所述前护板位于所述后轮罩内板、后轮罩外板之间,所述后轮罩内板、前护板相焊接,所述后轮罩内板、前护板、后轮罩外板相焊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增加前护板与后轮罩内板、后轮罩外板的连接,有效解决了接头强度不足,传力路径中断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