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透皮给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547898B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0680056580.X

    申请日:2006-12-10

    Applicant: 于崇曦

    Inventor: 于崇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99/00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通式“结构式4”中新型的带有正电荷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前药。前药分子中带正电荷的氨基不仅使药物可溶于水,而且还可以与生物膜的磷酸盐端基负电荷结合。这种结合可轻微扰乱生物膜,为前药的亲脂部分腾出空间。当生物膜的分子移动时,由于与前药的结合会导致生物膜轻微“裂开”。这会使得前药插入生物膜中。在pH为7.4时,仅约99%的氨基被质子化。当氨基未被质子化时,前药的氨基与生物膜的磷酸盐端基的结合会解离,前药会完全进入生物膜。当前药的氨基移至生物膜的另一侧并被质子化时,前药会被带进细胞质,一种半液体的浓缩水溶液或混悬液。结果表明前药透过人体皮肤、血脑屏障、血奶屏障的速度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几百倍。在血浆中,超过90%的前药能在几分钟内回到母药结构。这些前药可在医药上用于治疗人或动物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治疗的状态。该前药可通过透皮给药用于任何种类的药物治疗。前药的控释透皮给药系统可以使血液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浓度稳定在最佳的治疗浓度,提升疗效并减少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的副作用。这些前药透皮给药的另一大好处是使用更加方便,特别是对于儿童或动物给药。

    含芴二芳基乙烯金属氮杂卟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724534A

    公开(公告)日:2006-01-25

    申请号:CN200510027783.3

    申请日:2005-07-1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黄维 罗千福

    Abstract: 本发明属光致变色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含芴二芳基乙烯金属氮杂卟啉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该化合物结构新颖,其关环体的最大吸收波长在近红外区域内,有利于信息读出的实际应用;具有较大的摩尔吸光系数和强的近红外荧光发射,有利于光信息的存储和读出的灵敏度;烷基芴的加入,增加了该材料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并可提高其发光性能;利用二噻吩乙烯的开/关环反应来调节化合物的荧光变化,并藉此实现非破坏性读出。该类材料可应用于高密度信息存储、分子光开关、多色彩显示以及三维存储等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