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5018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19773.6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C07C253/00 , C07C253/08 , C07C255/42 , C07C255/58 , C07D307/54 , C07D333/24 , C07D213/57 , C07D307/52 , C07B43/08 , C07B43/04
Abstract: 一种高纯α‑氨基腈的工业化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学品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合成α‑氨基腈的方法产率及纯度不高且成本高、不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以亚胺为底物,在离子液体作用下与丙酮氰醇反应合成α‑氨基腈。本发明的方法在室温下一步合成碳氮双键的亲核加成氰化产物。通过对离子液体进行选择,同时协同对各物质配比的合理控制,极大加快反应进程,不仅实现了α‑氨基腈的高效合成,还显著提高了α‑氨基腈的纯度,且底物适应性好,能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和学术界的药物等领域的合成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710194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1255044.X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天宝动物营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227/02 , C07C227/16 , C07C229/16 , C07C253/30 , C07C255/24 , C07C253/08 , C07C255/12 , B01D3/00 , B01J4/00 , B01J19/00 , B01J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合剂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三碱金属盐的制备方法及其生产系统。该方法利用塔式反应器,使用氰化氢混合气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乙醛反应制备2‑羟基丙腈水溶液;2‑羟基丙腈水溶液与亚氨基二乙酸一碱金属盐水溶液在管式反应器中制备N,N‑二乙酸丙腈碱金属盐水溶液;N,N‑二乙酸丙腈碱金属盐水溶液与碱液在釜式反应器中水解、脱氨和脱色后,得到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三碱金属盐水溶液。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反应过程副产物很少,无废水产生,高效环保,适合大规模连续生产,且制备的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三碱金属盐反应收率可达到98.5%以上,杂质极少,尤其无副产物氨三乙酸(NTA)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8727220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810351934.8
申请日:2018-04-19
Applicant: 赢创运营有限公司
Inventor: M·奥马斯
IPC: C07C253/08 , C07C253/10 , C07C255/15 , C07F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由氢氰酸和相应的丙烯醛制备丙烯醛氰醇的改进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获得的丙烯醛氰醇具有非常低的氢氰酸含量或不含氢氰酸,因此特别适合作为合成草丁磷的中间体。
-
公开(公告)号:CN11378494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80029134.X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纽朗制药公司
IPC: C07C237/06 , C07C231/12 , C07C253/08 , C07C2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高产率和极高的化学纯度生产以下式(I)的取代的2‑[2‑(苯基)乙基氨基]烷酰胺衍生物、特别是2‑[2‑(3‑丁氧基苯基)‑乙基氨基]‑N,N‑二甲基乙酰胺的新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式(I)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103405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580013079.4
申请日:2015-03-11
Applicant: 巴斯夫欧洲公司
IPC: C07C209/84 , C07C211/10 , C07C253/08 , C07C255/16 , C07C253/30 , C07C255/25 , C07C209/48 , C07C209/16 , C07C213/04 , C07C2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馏提纯乙二胺(EDA)的方法,其具有步骤a)和b)。在步骤a)中将包含水、EDA和N‑甲基乙二胺(N‑MeEDA)的混合物(G1)供入蒸馏设备(D1)中,由其在大于4.8绝对巴的压力下在塔顶分离出大部分量的包含于混合物(G1)中的水。在步骤b)中由(D1)底部将贫含水的混合物(G2)供入蒸馏设备(D2)中并经由(D2)顶部蒸除大部分量的N‑MeEDA。由(D2)底部得到的料流(S3)包含EDA。基本或完全除去包含于混合物(G1)中的组分水和N‑MeEDA。可以任选进行额外的蒸馏步骤以得到纯EDA,例如若额外的二亚乙基三胺(DETA)包含于混合物(G1)中的话。只要额外的氨包含于混合物(G1)中,则在本发明方法中优选在进行步骤a)之前额外进行氨分离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923231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68682.1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253/08 , C07C255/19 , C07C227/22 , C07C229/08 , C07D207/267 , C07C67/343 , C07C69/5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53/08 , C07B2200/07 , C07C67/343 , C07C227/22 , C07D207/267 , C07C255/19 , C07C229/08 , C07C69/5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色高效的普瑞巴林合成方法,包括:1)乙酸酯与异戊醛经脱水缩合得到5-甲基-2-己烯酸酯;2)5-甲基-2-己烯酸酯经氰基加成得到(S)-5-甲基-3-氰基己酸酯;3)(S)-5-甲基-3-氰基己酸酯经氢气还原成环得到(S)-4-异丁基吡咯烷-2-酮;4)(S)-4-异丁基吡咯烷-2-酮经水解开环得到普瑞巴林。该合成路线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步骤少、工艺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反应收率高、环境污染小,更加适合工业化生产原料药普瑞巴林。
-
公开(公告)号:CN108699090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80011744.5
申请日:2017-01-27
Applicant: 阿卡特肖勒公司
Inventor: 安炳峻 , 布鲁斯·H·利普舒茨 , 萨姆·L·恩固因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5/002 , A61K6/00 , A61K6/0023 , A61K6/0038 , C07C235/06 , C07C235/08 , C07F7/0836 , C07F9/091 , C07F9/094 , C07F9/62 , C08K5/13 , C09D7/63 , C08L33/08 , C08L33/10
Abstract: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公开了式I或式II的表面结合化合物:其中变量EG、EG1、SP1、SP2、SP3、Ar和BG如本文中定义。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公开了使用式I或式II的表面结合化合物在基材表面上形成涂层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502205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280017613.5
申请日:2012-03-26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nventor: 岛海达也
IPC: C07C253/08 , C07C255/37 , C07B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53/30 , C07C253/08 , C07C255/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下式(2)所示的苯乙醇腈化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溶剂中使下式(1)所示的苯甲醛化合物与选自金属氰化物及氰化氢中的至少一种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2234291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010154458.4
申请日:2010-04-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07F7/28 , C07B43/08 , C07B53/00 , B01J31/22 , C07C251/24 , C07D311/82 , C07D213/79 , C07C255/38 , C07C255/57 , C07C253/30 , C07C253/08 , C07F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桥连双希夫碱配体和桥连双希夫碱-钛络合物、合成方法以及其在多种羰基化合物的氰化反应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桥连双希夫碱-钛络合物在醛的不对称氰化中表现出非常高的催化活性和优秀的对映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007095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980112978.4
申请日:2009-04-03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泽公一
IPC: C07C253/08 , C07C255/36 , C07B53/00 , C07B61/00 , C07D41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B53/00 , C07C253/00 , C07C253/08 , C07D413/14 , C07C255/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式(3)所示的光学活性的羟腈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式(1)所示的光学活性的吡啶化合物和卤化铝发生反应而得到的不对称络合物和甲硅烷基化合物的存在下,使式(2)所示的醛化合物与氰化氢发生反应,(式中,R1和R2相互独立,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6~1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7~11的芳烷基。其中,R1和R2不相同。)(式中,Q1和Q2相互独立,表示氢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等。)(式中,Q1和Q2表示的意义与上述相同,*表示该碳原子是光学活性中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