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2296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15261.9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铜陵学院
IPC: C07C209/36 , C07C211/56 , C07D209/08 , C07D307/85 , C07D213/74 , C07C211/58 , C07D307/91 , C07B4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见光诱导铜催化二芳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将硝基芳烃与芳基硼酸混合,然后加入铜盐、还原剂和有机溶剂得到混合物;S2、惰性气体保护下,用蓝光照射混合物,得到产物;S3、反应结束后,对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即可得到二芳胺化合物;所述反应式为:#imgabs0#所述Ar为苯、萘、菲、吡嗪、哒嗪、苯并呋喃、苯并噻唑、1,2‑苯并吡喃酮、吲哚、喹啉、异喹啉中的一种;所述R1~R10选自H、F、Cl、Br、I、NH2、‑CN、‑CHO、‑Bpin,C1‑C10烷基、C2‑C10烯基、C3‑C10炔基、C1‑C10烷氧基,苯乙炔基、环丙烷基、卤代烷基、环己烯基、苯甲醛基、四苯乙烯基、乙酸乙酯基、异丁酰胺基中的一种或几种。
-
公开(公告)号:CN11589414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211279482.X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7B43/04 , C07C209/48 , C07C211/27 , C07C211/29 , C07C213/02 , C07C217/58 , B01J2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和条件下选择性氢化腈类化合物以制备胺类化合物的方法。主要以Pd盐、Ni盐、乙二胺、四丙基氢氧化铵、原硅酸四乙酯为催化剂制备材料,在溶剂条件下加热搅拌,经原位老化、干燥和焙烧得到PdxNi@S‑1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在不添加氨源的情况下,在2 bar H2、2 h和较低的温度条件80°C下,能高效率高选择性的加氢芳香族腈类化合物分子中的C≡N键得到芳香族胺类化合物。本方法首次制备了将非贵金属约束在S‑1沸石中的多金属纳米催化剂,制备的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性能,产物选择性好,转化效率高,条件温和等优点,且催化剂易于回收利用,生产成本低,是将芳香族腈类化合物加氢制备芳香族胺类化合物的成功实例。
-
公开(公告)号:CN11531831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111161218.1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湘潭大学
IPC: B01J27/24 , C07C209/36 , C07C221/00 , C07C213/02 , C07B43/04 , C07C211/46 , C07C211/52 , C07C211/47 , C07C223/06 , C07C215/76 , C07C211/51 , C07C22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硝基芳烃加氢的氮掺杂石墨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GO水溶液超声剥离后加入g‑C3N4,使用水热法得混合粉末,将上述混合粉末进行煅烧后得到氮掺杂石墨烯催化剂。本发明所得氮掺杂石墨烯催化剂具有比表面积大和液相催化加氢活性好的特点,可以克服金属加氢催化剂在液相加氢反应中存在金属活性组分中毒、溶脱导致催化剂失活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原料廉价、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和循环性能好的优点,拓展了石墨烯新材料在催化剂方面的产业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02263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59141.1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浙江友联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浙江工业大学
IPC: B01J8/04 , B01J8/02 , C07C209/36 , C07C211/52 , B01J23/42 , B01J35/40 , B01J23/44 , B01J23/46 , C07B4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卤代硝基苯连续化多段催化加氢的反应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反应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装置、多段反应模块、气液分离器、缓冲罐、循环气压缩机;进料装置包括原料罐、高压泵和进料口;每段反应模块包括陶瓷膜气体分布器和催化剂床层;陶瓷膜气体分布器包括第一套管及陶瓷膜;第一套管旁侧设有进气口;最底下的第一套管的下端通过高压泵连接至原料罐,上端连接所述催化剂床层;催化剂床层包括第二套管和催化剂网框;最顶部的催化剂床层的下端与陶瓷膜气体分布器的上端固定连接,上端连接至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连接缓冲罐,缓冲罐的出气口通过循环气压缩机连接至进气口。本发明通过多段反应模块实现多段催化加氢,克服现有液相加氢中气液传质效率低、转化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1076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66158.3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中原工学院
IPC: C08G12/08 , B01J31/18 , C07C209/36 , C07C211/46 , C07C211/52 , C07C231/12 , C07C233/43 , C07D333/36 , C07D215/38 , C07D213/73 , C07C211/58 , C07B43/04 , C07C213/02 , C07C217/8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孔有机聚合物基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硝基苯还原中的应用。所述多孔有机聚合物基金属催化剂具有式Ⅰ所示结构式本发明的多孔有机聚合物基金属催化剂在氨硼烷作为氢源时,可以有效催化硝基苯类化合物化学选择性还原,表现了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将多孔有机聚合物基金属催化剂、硝基苯、氨硼烷、溶剂混合,经过10‑24h的反应可将硝基苯转换率达到100%,且苯胺是唯一产物。并在前8次循环中保持90%以上的硝基苯转换率,苯胺的产率为91‑99%。
-
公开(公告)号:CN11742768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98648.4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
Inventor: 许丹
IPC: B01J27/24 , C07D215/04 , C07C209/36 , C07C211/46 , C07C211/52 , C07C221/00 , C07C223/06 , C07C211/50 , C07C211/51 , C07D217/02 , C07D217/04 , C07D209/08 , C07B4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芳香胺与不饱和喹啉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同时提供一种用于制备芳香胺与不饱和喹啉衍生物的钴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钴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通过配位自组装得到锌沸石咪唑酯骨架,将锌沸石咪唑酯骨架分散于甲醇溶液中,再在其中加入溶有氯化钴的甲醇溶液,将得到浅紫色粉末热解得到钴单原子催化剂Co‑N‑C‑900。本发明的芳香胺与不饱和喹啉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是在密闭容器内分别充入单原子钴催化剂、硝基芳烃和饱和喹啉衍生物,一锅法反应得到芳香胺与不饱和喹啉衍生物。本发明的Co‑N‑C‑900催化剂活性高,制备芳香胺与不饱和喹啉衍生物的原料为廉价易得的基础化学品,可同时合成两种产物,反应过程安全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5368243B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211039770.8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C07C209/22 , C07C319/20 , C07D213/74 , C07C209/10 , C07C323/36 , C07C211/56 , C07B43/04 , B01J27/051
-
公开(公告)号:CN113860980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1181471.3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C07B43/04 , C07C209/32 , C07C209/60 , C07C211/52 , C07C211/51 , C07D213/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诱导还原C‑N偶联反应制备芳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步骤是:先称取质量比为1:1~3:5~9的硝基类化合物、硼酸类化合物、还原剂置于带有真空阀的反应器中,加入其总质量的8~10倍的有机溶剂后,通过搅拌将反应底物混合均匀;然后将装有混合液体的反应器通过耐压式双接头管连接到气体交换装置,使用惰性气体将反应器中的空气交换出来后得到反应母液;再将装有反应母液的反应器置于光波长为200~500nm的光源下,连续搅拌6h~24h,得到芳胺类化合物。本发明的光催化反应是一锅合成法,操作简单,产率高,有效避免了使用高温反应带来的热损耗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3685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048261.5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7C209/16 , C07C213/02 , C07D333/20 , C07B43/04 , C07C211/27 , C07C211/29 , C07C217/5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化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N,N‑二甲基苄胺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三氧化钼为催化剂,以金属氯化物为添加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既作为氮甲基来源,也作为反应溶剂,苯甲醇或苯甲醇衍生物为原料,实现了N,N‑二甲基苄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本发明通过金属氧化钼和氯化物协同催化实现苯甲醇和DMF的N‑烷基化反应制备N,N‑二甲基苄胺,不仅反应条件温和,而且工艺路线简单,不需要额外的溶剂,是一种高效的合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178438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111420275.7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F9/6574 , B01J31/24 , C07D215/06 , C07F9/40 , C07F9/53 , C07C231/12 , C07C227/06 , C07C213/02 , C07C209/52 , C07C67/31 , C07C67/303 , C07C29/145 , C07B43/04 , C07C35/08 , C07C69/42 , C07C69/34 , C07C233/47 , C07C33/22 , C07C69/732 , C07C211/48 , C07C217/08 , C07C22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手性膦‑螺环亚磷酰胺酯配体及其制备方法。该类配体是以光学纯的螺手性二醇类化合物、三氯化磷和手性苯乙胺类膦‑胺化合物为原料进行合成得到的。本发明所制备的手性膦‑螺环亚磷酰胺酯配体与金属前体形成的催化剂在C=C、C=N及C=O双键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中都可以以高收率、高立体选择性得到目标手性化合物。本发明所提供的手性膦‑螺环亚磷酰胺酯配体具有合成简便、原料来源广泛、空间结构和电子性质可调、性质稳定及在催化不对称氢化反应中具有优异活性和对映选择性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