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加热驱动的CO2干重整多物理场耦合模拟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92034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62145.2

    申请日:2025-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物理场仿真建模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加热驱动的CO2干重整多物理场耦合模拟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本发明将电磁感应加热与CO2干重整过程紧密集成,通过多物理场耦合模拟,令电磁感应加热驱动的CO2干重整方法能够确保高效的能量吸收和催化反应性能,实现反应器内的均匀能量分布,显著减少碳沉积,并提高合成气的产量,同时,能够根据不同模拟条件下的模拟结果,深入分析不同操作参数对甲烷干重整反应的影响,为实验设计和过程优化提供宝贵的参考,减少对物理原型的依赖,从而大幅降低开发成本和时间,这对于实现更高效、更环保的化学反应有重要意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低温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装置及制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017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83848.3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装置及制氢方法。本发明的低温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装置,通过设置烟气进口,用于引入生物质热解产生的高温烟气,并使其正对换热管,以实现高效热量传递;同时,装置底部设置反应气进口管,直接与换热管相连,高温烟气与水蒸汽换热,有效将反应温度控制在800℃以内,从而克服了传统化学循环制氢装置能耗高、运行不稳定、维护成本高等弊端;本发明的低温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方法,采用廉价易得的高温烟气作为热源,节省了不必要的能源开支;通过第一/第二折流板改变高温烟气的气路,以实现热源的最大程度利用;配合氧载体的使用,降低了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过程中的温度。

    生物质制备氢气的设备、生物质制备氢气的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6570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95077.X

    申请日:2025-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氢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生物质制备氢气的设备、生物质制备氢气的方法和应用。该设备包括生物质预处理系统和化学链制氢气系统,生物质预处理系统包括干燥单元、粉碎单元和制粒单元;化学链制氢气系统包括生物质制氢还原反应器、氢气提纯装置和除尘器;除尘器连接有再生储罐和空气氧化反应器;空气氧化反应器与生物质制氢还原反应器相连;制粒单元和生物质制氢还原反应器相连;生物质制氢还原反应器的合成气出口与氢气提纯装置之间有第一换热器,其水蒸气出口与生物质制氢还原反应器相连;空气氧化反应器的贫氧废气出口与干燥单元相连。该设备结构简单,充分利用废热,降低能耗,提高氢气纯度和产量,并捕集二氧化碳。

    一种氢能源生产用天然气重整制造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61244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71578.4

    申请日:2024-12-18

    Inventor: 李正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重整制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能源生产用天然气重整制造设备。所述氢能源生产用天然气重整制造设备包括:反应室,导热腔,水箱,净化室,过滤结构和固定结构,反应室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化炉,转化炉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化管,反应室内部远离转化炉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反应室的一侧设有净化室,净化室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却器,净化室内部位于冷却器一侧固定连接有多组吸附器,中层转化管内部安装有用于过滤积碳的过滤结构,中层转化管一侧安装有用于转动中层转化管的固定结构。本发明提供的氢能源生产用天然气重整制造设备具有显著降低积碳影响、提高重整反应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与维护成本的优点。

    一种兰炭尾气化学链制氢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4907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929139.4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兰炭尾气化学链制氢系统,该制氢系统中通过设置第一进气室以及第二进气室,反应管包括第一反应室以及第二反应室;而第一反应室的进气口与第二反应室的进气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反应室的出气口与第二反应室的出气口连通设置,使得第一反应室以及第二反应室可以单独送风,且所述第一进气室内的风速大于第二反应室内的风速,在内循环流化床内有效形成内部气流循环,使得反应过程更加充分,有效提高了制氢的效率,该装置结构简单,通过进气管以及反应管的两腔室独立设计,实现了独立送风过程,且通过风速的控制,实现了尾气在反应管内的有效循环反应,提高了转化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