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21438C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01806412.4
申请日:2001-03-13
Applicant: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IPC: H01L21/2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76892 , H01L23/528 , Y10S977/715 , Y10S977/73 , Y10S977/762 , Y10S977/83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常规多层结构形成微米级功能部件的方法。所述方法通常需要形成包括一个多晶层(12)和至少一个约束层(14)的多层结构(10)。对多层结构加工图案,形成第一结构(16)和第二结构(18),所述第一和第二结构均包括多晶层和约束层。随后局部加热至少第一结构(16),在加热过程中,约束层限制第一结构的多晶层的热膨胀。从而,在第一结构的多晶层中产生应力,导致从第一结构的边缘开始的基本二维的晶粒生长。充分的晶粒生长产生第三结构(20),基于多晶层的晶粒尺寸的该第三结构(20)是纳米级结构。当被恰当地成形时,纳米级结构可形成为电气、机械、光学和流体处理装置的工作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3490004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218292.1
申请日:2013-06-04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H01L41/193 , H01L4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41/193 , B82Y30/00 , F03G7/005 , Y10S977/8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低电压产生大的变位的变形材料、以及使用其的驱动器。本发明的变形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而分子的结构发生改变的刺激响应性化合物和电子导电性物质,所述刺激响应性化合物为通过聚合性官能团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所述电子导电性物质在变形材料中优选为粒子状。另外,所述电子导电性物质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nm以上10μm以下。另外,作为所述电子导电性物质优选包含碳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974803B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010541954.5
申请日:2005-06-07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D01F9/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F9/127 , B82Y30/00 , C08J5/042 , C08K3/04 , C08K7/06 , C08K2201/016 , D01F11/10 , D06M11/34 , Y10S977/754 , Y10S977/832 , Y10S977/833 , Y10S977/84 , Y10T428/2918 , Y10T428/2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相生长的碳纤维,其具有100-200的长径比和具有0.02g/cm2或更低的堆积密度,其中直径在±20%平均纤维直径的纤维丝占全部纤维丝的65%或更多(基于根数)。制备方法包括将载气与包含所述碳源和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原料气体混合,使得所述载体的量基于作为所述碳源的1mol有机化合物为1-100mol,随后将所得气体混合物送入所述反应器。
-
公开(公告)号:CN1976875A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580008773.3
申请日:2005-03-22
Applicant: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 财团法人神奈川科学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2031 , B01J21/063 , B01J35/026 , B82Y30/00 , C01G23/053 , C01P2002/72 , C01P2004/13 , C01P2004/54 , C25D11/34 , Y02E10/542 , Y02P70/521 , Y10S977/81 , Y10S977/811 , Y10S977/813 , Y10S977/832 , Y10S977/948 , Y10T428/13 , Y10T428/131 , Y10T428/1314 , Y10T428/298
Abstract: 通过在包含含卤原子的离子的电解质溶液,如高氯酸水溶液中,阳极氧化钛金属或主要含钛的合金,可制备具有不小于6的长径比的纳米管状氧化钛。
-
公开(公告)号:CN1965114B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580018735.6
申请日:2005-06-07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F9/127 , B82Y30/00 , C08J5/042 , C08K3/04 , C08K7/06 , C08K2201/016 , D01F11/10 , D06M11/34 , Y10S977/754 , Y10S977/832 , Y10S977/833 , Y10S977/84 , Y10T428/2918 , Y10T428/2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相生长的碳纤维,其具有80-500nm的平均纤维直径,100-200的长径比,优选具有0.02g/cm2或更低的堆积密度,其中直径在±20%平均纤维直径的纤维丝占全部纤维丝的65%或更多(基于根数)。制备方法包括:将碳源在800-1300℃下在作为催化剂、并且在150℃下具有0.13kPa(1mmHg)或更高气压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存在下进行热分解,并且将碳源和过渡金属化合物以气体形式喷到反应器的内壁,从而使反应进行。具有较大长径比的气相生长的碳纤维具有优异的分散性,当将其加入树脂时,比使用传统碳纤维的情况要少的碳纤维就使导电性和导热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137579A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680007589.1
申请日:2006-03-10
Applicant: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7/02 , C01B33/18 , Y10S977/775 , Y10S977/777 , Y10S977/832 , Y10T428/29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微粒子形式的、具有中孔和规则结构的新型二氧化硅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组织化纳米粒子状二氧化硅及其制备方法,该自组织化纳米粒子状二氧化硅的特征在于平均粒径为4~30nm,优选为6~20nm,这些粒子有规则地排列以形成简单立方晶格。本发明的自组织化纳米粒子状二氧化硅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将烷氧基硅烷与碱性氨基酸的水溶液混合,使该混合液于40~100℃下反应后,干燥,优选干燥后进一步进行煅烧。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粒径为4~30nm的二氧化硅微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具有1~4个烷氧基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的溶液与碱性氨基酸溶液混合,于20~100℃的反应温度下进行水解、缩聚。
-
公开(公告)号:CN1965114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580018735.6
申请日:2005-06-07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F9/127 , B82Y30/00 , C08J5/042 , C08K3/04 , C08K7/06 , C08K2201/016 , D01F11/10 , D06M11/34 , Y10S977/754 , Y10S977/832 , Y10S977/833 , Y10S977/84 , Y10T428/2918 , Y10T428/2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相生长的碳纤维,其具有80-500nm的平均纤维直径,100-200的长径比,优选具有0.02g/cm2或更低的堆积密度,其中直径在±20%平均纤维直径的纤维丝占全部纤维丝的65%或更多(基于根数)。制备方法包括:将碳源在800-1300℃下在作为催化剂、并且在150℃下具有0.13kPa(1mmHg)或更高气压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存在下进行热分解,并且将碳源和过渡金属化合物以气体形式喷到反应器的内壁,从而使反应进行。具有较大长径比的气相生长的碳纤维具有优异的分散性,当将其加入树脂时,比使用传统碳纤维的情况要少的碳纤维就使导电性和导热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636269A
公开(公告)日:2005-07-06
申请号:CN01806412.4
申请日:2001-03-13
Applicant: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IPC: H01L21/2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76892 , H01L23/528 , Y10S977/715 , Y10S977/73 , Y10S977/762 , Y10S977/83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常规多层结构形成微米级功能部件的方法。所述方法通常需要形成包括一个多晶层(12)和至少一个约束层(14)的多层结构(10)。对多层结构加工图案,形成第一结构(16)和第二结构(18),所述第一和第二结构均包括多晶层和约束层。随后局部加热至少第一结构(16),在加热过程中,约束层限制第一结构的多晶层的热膨胀。从而,在第一结构的多晶层中产生应力,导致从第一结构的边缘开始的基本二维的晶粒生长。充分的晶粒生长产生第三结构(20),基于多晶层的晶粒尺寸的该第三结构(20)是纳米级结构。当被恰当地成形时,纳米级结构可形成为电气、机械、光学和流体处理装置的工作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4737007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380052168.0
申请日:2013-08-14
Applicant: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4791 , B82Y15/00 , B82Y30/00 , G01N27/414 , G01N27/447 , G01N33/48721 , G01N33/68 , Y10S977/733 , Y10S977/832 , Y10S977/853 , Y10S977/962
Abstract: 提供了用于操控分子的机制。分子被驱动到填充有导电流体的纳米通道中。在纳米通道内部创建第一垂直电场以使分子减速和/或使分子不动。通过第一垂直电场和水平电场使分子伸展成非折叠的直链。顺序地读取分子的单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732538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280021767.1
申请日:2012-03-05
Applicant: 维西斯技术基金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1/00 , A61K8/0241 , A61K8/044 , A61K8/19 , A61K8/29 , A61K2800/413 , A61Q17/04 , B82Y30/00 , B82Y99/00 , C01G23/047 , C01P2002/82 , C01P2004/03 , C01P2004/16 , H01G11/26 , H01M4/0402 , H01M4/0404 , H01M4/48 , H01M4/485 , H01M10/0525 , Y10S977/832
Abstract: 本发明包括包含悬浮在液体溶剂中的原始纳米颗粒溶质的溶剂体系。所述溶质选自金属氧化物、混合金属氧化物、硫属化物和混合金属硫属化物;和所述溶剂体系特征在于χ的值小于约0.0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