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6235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18641.5
申请日:2017-05-08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3/02 , F01D15/10 , F24D19/1015 , F24D2200/26 , F24D2220/027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小汽机的热网分级加热系统及其调节方法,其设计合理、性能可靠、有利于实现供热机组可用能回收利用。热电机组系统包括抽凝汽轮机、主凝汽器、凝结水泵、八级低加加热器、七级低加加热器、六级低加加热器和五级低加加热器;供热系统包括热网回水管、热网供水管、热网循环水泵、次凝汽器、疏水热网加热器、热网加热器、厂用发电机、纯凝小汽机和抽真空装置。在采暖初期或末期时,热网回水经热网回水管输送至次凝汽器加热,然后经二号热网水旁路输送至热网供水管,由热网供水管再输送至用户进行采暖;在采暖高寒期时,热网回水经次凝汽器初级加热,然后经热网加热器进行二次加热后输送至用户进行采暖。
-
公开(公告)号:CN107003012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2401.2
申请日:2015-09-14
Applicant: 马里博尔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G5/04 , F01K1/00 , F01K1/20 , F24D3/18 , F24D19/1039 , F24D2200/123 , F24D2200/18 , F24D2200/26 , F24H2240/06 , Y02B10/70 , Y02B30/12 , Y02B30/52 , Y02E20/14 , Y02P80/15 , Y02P80/152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低温废热利用的方法及装置。在汽电共生单元(CHP)的范围内,几乎没有低温热源,其不能直接用于热消耗器(HC)。因此,汽电共生电厂废热回收的方法及装置优选地包括至少一个冷凝式热交换器(HE2),其收集废热用于水源高温热泵(HP)应用,其中热水输出供给到内燃机(ICE)冷却系统,即冷却套管式热交换器,其中冷却剂允许的最高入口温度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即具有电动控制阀(V1‑V3)的控制单元)达成及维持。重要的是要注意低温源在此由排气系统范围内的废气,中间冷却器或涡轮增压器范围内的注入空气,以及内燃机范围内的润滑油冷却系统(ICE)或热泵(HP)表示。
-
公开(公告)号:CN102713280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080048875.9
申请日:2010-08-16
Applicant: 麦卡利斯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罗伊·E·麦卡利斯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5/02 , C01B3/22 , C01B3/34 , C01B32/225 , C01B2203/0216 , C01B2203/0283 , C01B2203/043 , C01B2203/061 , C01B2203/1241 , C01B2203/84 , C02F1/46104 , C02F2303/10 , C10L3/108 , C25B1/00 , C25B1/02 , C25B1/04 , C25B3/00 , C25B9/06 , C25B11/03 , C25B13/02 , C25B15/00 , E21C50/00 , F02G5/04 , F03B13/1885 , F03G7/05 , F24D11/005 , F24D2200/26 , F24D2200/29 , F24D2200/30 , F24S10/40 , F24S20/20 , F24S23/30 , F24S23/71 , F28D7/103 , H01M8/0656 , H01M8/186 , Y02B10/22 , Y02B30/52 , Y02E10/34 , Y02E10/38 , Y02E10/41 , Y02E10/44 , Y02E10/46 , Y02E20/14 , Y02E60/366 , Y02E60/528 , Y02E70/10 , Y02E70/20 , Y02P20/124 , Y02P20/129 , Y02P20/133 , Y02P20/134 , Y02P70/56 , Y02P80/24 , Y02T10/16 , Y02T10/166 , Y02W10/30 , Y02W10/33 , Y02W10/37 , Y10T137/0391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种用于使用可再生能源提供能量供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可再生能的第一源,其中所述可再生能的第一源是断续的或者不提供足够量的能量;自所述可再生能的第一源向电解器提供能量以通过电解产生载能体;可选择地逆转电解器以用作燃料电池;和向电解器提供载能体以产生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884361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080048882.9
申请日:2010-08-16
Applicant: 麦卡利斯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罗伊·E·麦卡利斯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5/02 , C01B3/22 , C01B3/34 , C01B32/225 , C01B2203/0216 , C01B2203/0283 , C01B2203/043 , C01B2203/061 , C01B2203/1241 , C01B2203/84 , C02F1/46104 , C02F2303/10 , C10L3/108 , C25B1/00 , C25B1/02 , C25B1/04 , C25B3/00 , C25B9/06 , C25B11/03 , C25B13/02 , C25B15/00 , E21C50/00 , F02G5/04 , F03B13/1885 , F03G7/05 , F24D11/005 , F24D2200/26 , F24D2200/29 , F24D2200/30 , F24S10/40 , F24S20/20 , F24S23/30 , F24S23/71 , F28D7/103 , H01M8/0656 , H01M8/186 , Y02B10/22 , Y02B30/52 , Y02E10/34 , Y02E10/38 , Y02E10/41 , Y02E10/44 , Y02E10/46 , Y02E20/14 , Y02E60/366 , Y02E60/528 , Y02E70/10 , Y02E70/20 , Y02P20/124 , Y02P20/129 , Y02P20/133 , Y02P20/134 , Y02P70/56 , Y02P80/24 , Y02T10/16 , Y02T10/166 , Y02W10/30 , Y02W10/33 , Y02W10/37 , Y10T137/03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向吸附介质中或从吸附介质装载和/或卸载物质的装置、系统和方法。在所述吸附介质的边缘处提供物质,所述吸附介质包括吸附材料的平行层。为了将所述物质装载(即经由吸收和/或吸附)至所述吸附介质中,从所述吸附介质传递走热、将装载电压施加至所述吸附介质,和/或增加相对于所述吸附介质的压力。为了从所述吸附介质卸载所述物质,将热传递至所述吸附介质、将与所述装载电压相反极性的电压施加至所述吸附介质、和/或减小相对于所述吸附介质的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介质包括可装载物质的分子的表面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0593099C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710096102.8
申请日:2007-04-13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3/00 , F24D17/02 , F24D2200/12 , F24D2200/26 , F25B27/02 , F25B29/003 , F25B2313/004 , F25B2313/02741 , F25B2500/02 , Y02A30/274 , Y02B10/70 , Y02B30/52 , Y02P80/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在供暖运转时不损害供暖能力而能用于提供热水。在冷却燃气发动机的回路(41)上,与使冷却水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放热回收热交换器(48)并列地设置有通过使该冷却水与用水进行热交换而令用水升温的温水热交换器(52),并具备判断机构(62),其根据供暖运转的运转状态来判断放热回收热交换器(48)中制冷剂的放热回收是否充分,在判断该放热回收充分时,则进行控制以使至少一部分冷却水流向温水热交换器(52)。
-
公开(公告)号:CN1491336A
公开(公告)日:2004-04-21
申请号:CN02805111.4
申请日:2002-11-29
Applicant: 东京电力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G5/02 , F24D11/005 , F24D2200/26 , F24H2240/06 , F28D20/0034 , F28D21/0003 , F28D2020/0095 ,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与回收发电机产生的排热并用于供热水或空调中的排热回收系统有关,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低成本化,而且能量效率高的排热回收系统。排热回收系统具备使发电机产生的废气和循环使用的载热体进行热交换,对载热体进行加热的排热回收用热交换器HEX1。而且,具备暂时储存载热体的罐13,以及将该罐13内向大气中开放的大气开放管41。
-
公开(公告)号:CN1122896A
公开(公告)日:1996-05-22
申请号:CN94107554.0
申请日:1994-07-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竹中工务店
IPC: F24F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G5/00 , F24D1/00 , F24D11/0235 , F24D2200/26 , F24H2240/10 , Y02B10/70 , Y02B30/125 , Y02B30/16 , Y02B30/52 , Y02E20/14 , Y02P80/15 , Y02P80/152 , Y02T10/166
Abstract: 一种热电联供系统,它包括一用作自备发电设备的燃气机发电机和一与燃气机发电机相连充当热源的源侧热交换器。热媒质通过源侧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受到加热并蒸发,所产生的蒸气供至房间供暖热交换器,该蒸气在房间供暖热交换器中液化,产生的液体流回到源侧热交换器。热媒质的自然循环用于供暖目的。从发电机释放出多余的余热来控制供给房间供暖热交换器的热媒质。这样,自备发电设备供电而发电设备的余热给房间供暖。整个系统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06091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48884.3
申请日:2017-05-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4 , Y02E20/348 , F01K7/32 , F01D15/10 , F01K3/262 , F23J15/06 , F23L15/00 , F24D3/02 , F24D220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的热电联产系统。本发明包含燃料燃烧单元、超临界CO2布雷顿发电单元、用户供热单元、工业供气单元,所述的燃料燃烧单元(1)用于产生高温烟气给所述的超临界CO2布雷顿发电单元提供热量;所述的超临界CO2布雷顿发电单元吸收燃料燃烧单元提供的热量在做功发电后分别将余热用于加热所述的用户供热单元和工业供气单元;所述的用户供热单元用于吸收所述的超临界CO2布雷顿发电单元的余热进行居民供热和所述的工业供气单元提供热量。本发明在超临界CO2循环发电的基础上,利用烟气和CO2余热进行换热,提高机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939801A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710271833.5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2 , Y02E20/14 , F01K17/04 , F01D15/10 , F01K17/02 , F24D3/18 , F24D2200/126 , F24D2200/26
Abstract: 一种余热余压梯级利用的分级加热系统及方法,主要包括功热汽轮机、发电机、吸收式热泵以及热网加热器;功热汽轮机的进汽口与主汽轮机供热抽汽管道相连,利用部分供热抽汽推动汽轮机透平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汽轮机排汽进入吸收式热泵,作为吸收式热泵的驱动蒸汽,回收低品位热源中的热能,加热供热回水,驱动蒸汽经热泵后的疏水返回热力系统;经吸收式热泵加热后的供热水接着进入热网加热器,进一步加热至所需温度后送出,用以供热;热网加热器的放热侧与主汽轮机的供热抽汽管道相连,加热器的疏水从热网加热器的放热侧流出后返回热力系统,将主汽轮机抽汽分成两路,达到分级加热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912705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098366.1
申请日:2010-08-16
Applicant: 麦卡利斯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罗伊·E·麦卡利斯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5/02 , C01B3/22 , C01B3/34 , C01B32/225 , C01B2203/0216 , C01B2203/0283 , C01B2203/043 , C01B2203/061 , C01B2203/1241 , C01B2203/84 , C02F1/46104 , C02F2303/10 , C10L3/108 , C25B1/00 , C25B1/02 , C25B1/04 , C25B3/00 , C25B9/06 , C25B11/03 , C25B13/02 , C25B15/00 , E21C50/00 , F02G5/04 , F03B13/1885 , F03G7/05 , F24D11/005 , F24D2200/26 , F24D2200/29 , F24D2200/30 , F24S10/40 , F24S20/20 , F24S23/30 , F24S23/71 , F28D7/103 , H01M8/0656 , H01M8/186 , Y02B10/22 , Y02B30/52 , Y02E10/34 , Y02E10/38 , Y02E10/41 , Y02E10/44 , Y02E10/46 , Y02E20/14 , Y02E60/366 , Y02E60/528 , Y02E70/10 , Y02E70/20 , Y02P20/124 , Y02P20/129 , Y02P20/133 , Y02P20/134 , Y02P70/56 , Y02P80/24 , Y02T10/16 , Y02T10/166 , Y02W10/30 , Y02W10/33 , Y02W10/37 , Y10T137/0391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提供材料资源的可再生源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可再生能的第一源;来自第一材料源的第一材料流;与所述可再生能的第一源和所述第一材料流相连的电解器,其中所述电解器被构造为通过电解产生第一材料资源;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进一步处理或使用所述材料资源以产生第二材料资源,其中所述处理器包括太阳能收集器且其中所述太阳能收集器被构造为向所述第一材料资源提供热以便解离;和材料资源储存器,所述材料资源储存器与所述电解器相连以自所述电解器接收材料资源或向所述处理器提供材料资源以进一步处理或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