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46900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710382059.5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PC: H01M8/04298 , H01M8/04313 , H01M8/04089 , H02J3/38 , H02J3/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7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能源互联网的沼气燃料电池系统。具有以下结构:空气供应子系统连接空气换热器,沼气供应子系统连接沼气换热器,水供应子系统分别连接水蒸发器和水加热器,空气换热器依次连接沼气换热器、水蒸发器和水加热器,水加热器还分别连接沼气供应子系统和热网,沼气换热器和水蒸发器分别连接重整器,所述空气换热器和重整器分别连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子系统,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子系统连接燃烧器再连接空气换热器,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子系统连接电能输出子系统的一端,所述电能输出子系统的另一端连接电网。实现高效的热电联供。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能源互联网的沼气燃料电池系统的运行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5633427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410720383.X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8/0243 , H01M8/04828 , B82Y3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7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可再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亲水性水传输板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先将纳米碳材料亲水化处理,再将亲水化处理后的纳米碳材料、导电添加剂、增强碳纤维与树脂粘结剂混合均匀后在模具中热压成形,即得亲水性水传输板,其中亲水纳米碳材料起到促进水传输的作用。本发明的水传输板将其作为一体式可再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具有良好的透水特性,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燃料电池工作模式下的缺水和水淹情况,提高燃料电池性能,而且可以在电解池工作模式下,直接利用冷却水实现静态供水,降低阳极浓差极化现象,提升高电密下的电解性能,简化系统并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6099981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610578212.7
申请日:2016-07-21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14 , Y02E10/563 , Y02E70/20
Abstract: 本发明是种光氢混合发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其特点是,包括的步骤有:光伏发电单元数学模型建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元数学模型建立、碱式电解槽单元数学模型建立、超级电容器单元数学模型建立、储氢罐单元数学模型建立、光氢混合发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步骤,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对光氢混合发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进行分析,充分证明了对光氢混合发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的有效性;与以往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相比在分析太阳能光伏发电单元以及氢储能单元数学模型特性的基础上,考虑到氢储能装置的慢动态响应特性,采用暂态性能好的超级电容器及时补偿不平衡功率,从而提高电网对新能源吸纳能力,具有方法科学合理,实际应用价值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304919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510388861.6
申请日:2015-07-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8/04186 , H01M8/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 Y02E70/20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采用液滴微流控技术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液滴微流控实验装置平台:(2)建立微量(picoinjection)实验溶液注入实验装置;(3)建立菌种数据库;(4)建立基质材料数据库;(5)制作具有晃动阳极的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6)采用步骤(4)的基质数据库中的基质材料与步骤(3)中的菌种数据库中的液滴菌种采用步骤(5)的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测量特定基质材料和特定菌种条件下的,电池装置的输出功率;筛选出能够使微生物燃料电池达到最大功率的菌种和最优的基质材料。我们采用的液滴微流控实验方法具有成本低,可以大批量实验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4843915B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410591644.2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林志勋
Inventor: 林善雅
IPC: C02F9/08 , H01M8/06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水净化和电力设备制造技术领域的一种便携式污水净化及电力产生装置。储水容器内设有多层光催化反应膜片,储水容器的顶部设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污水进入口和氢气排出管,氢气排出管与氢电池相连,储水容器下部与过滤装置相连。本发明的便携式污水净化及电力产生装置可以有效净化有机物污染的污水,并且能够产生氢气,用于氢电池的发电原料,该装置制备成本低,适合第三世界的家庭用水净化和小型电力设备供电用,将该装置的原理应用于屋顶及屋内,可以处理生活污水,变为饮用水,节约水源。
-
公开(公告)号:CN104919023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80004055.8
申请日:2014-01-03
Applicant: 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
Inventor: 艾哈迈德·D·哈马德 , 扎基·尤苏 , 斯达马蒂奥斯·索恩蒂 , 纳伊夫·A·阿勒-拉希蒂 , 班达尔·A·法迪勒 , 阿提夫·赛义德·阿勒-扎拉尼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B13/04 , C01B3/38 , C01B2203/0233 , C01B2203/0238 , C01B2203/06 , C01B2203/061 , C01B2203/062 , C01B2203/067 , C01B2203/1241 , C07C1/0455 , C10G2/32 , C10G2/34 , C10L1/04 , C10L2290/38 , C10L2290/42 , C25B1/04 , C25B11/035 , C25B11/0431 , F03G6/067 , Y02B10/20 , Y02E10/46 , Y02E60/366 , Y02E60/566 , Y02E70/10 , Y02E70/20 , Y02P20/13 , Y02P20/134 , Y02P3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太阳能(由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捕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烃类燃料以产生热能和电的工艺,该工艺利用热能加热燃料原料流,所述加热的燃料原料流包括二氧化碳和水(所述二氧化碳是从烟道气流中捕集的),在合成气制备单元中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以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合成气制备单元包括固体氧化物电解质),并在催化反应器中将一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烃类燃料。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合成气制备单元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合成气制备单元为固体氧化物电解池。
-
公开(公告)号:CN103806014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035707.6
申请日:2014-01-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5B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6 , Y02E70/10 , Y02E70/20 , Y02P20/1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质子交换膜水电解装置,为小型氢气、氧气发生装置,包括两个阳极板、一个阴双极板以及两个阳极板与阴双极板之间的膜电极。此外阳极板两端依次排列有阳极端板、绝缘垫片,阳极板与膜电极以及膜电极与阴双极板之间有密封垫片,有螺杆和螺母紧固成一体。本发明所采用的工作介质为纯水,具备工作条件温和、电解效率高、产气纯度高的特点,而且操作简易,可与太阳能电池以及燃料电池联用组建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2713280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080048875.9
申请日:2010-08-16
Applicant: 麦卡利斯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罗伊·E·麦卡利斯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5/02 , C01B3/22 , C01B3/34 , C01B32/225 , C01B2203/0216 , C01B2203/0283 , C01B2203/043 , C01B2203/061 , C01B2203/1241 , C01B2203/84 , C02F1/46104 , C02F2303/10 , C10L3/108 , C25B1/00 , C25B1/02 , C25B1/04 , C25B3/00 , C25B9/06 , C25B11/03 , C25B13/02 , C25B15/00 , E21C50/00 , F02G5/04 , F03B13/1885 , F03G7/05 , F24D11/005 , F24D2200/26 , F24D2200/29 , F24D2200/30 , F24S10/40 , F24S20/20 , F24S23/30 , F24S23/71 , F28D7/103 , H01M8/0656 , H01M8/186 , Y02B10/22 , Y02B30/52 , Y02E10/34 , Y02E10/38 , Y02E10/41 , Y02E10/44 , Y02E10/46 , Y02E20/14 , Y02E60/366 , Y02E60/528 , Y02E70/10 , Y02E70/20 , Y02P20/124 , Y02P20/129 , Y02P20/133 , Y02P20/134 , Y02P70/56 , Y02P80/24 , Y02T10/16 , Y02T10/166 , Y02W10/30 , Y02W10/33 , Y02W10/37 , Y10T137/0391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种用于使用可再生能源提供能量供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可再生能的第一源,其中所述可再生能的第一源是断续的或者不提供足够量的能量;自所述可再生能的第一源向电解器提供能量以通过电解产生载能体;可选择地逆转电解器以用作燃料电池;和向电解器提供载能体以产生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897736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10098021.1
申请日:2014-03-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6 , Y02E50/32 , Y02E70/20 , Y02P20/133 , Y02P2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太阳能及生物质气化为基础的氢能产储输用一体化系统,包括产氢子系统、储氢子系统、输氢子系统和用氢子系统四部分,其中,产氢子系统包括定日镜、气化反应器、预热器和冷却净化器;储氢子系统包括新气压缩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甲醇换热器、甲醇合成塔、气液分离器、精馏塔和甲醇罐;输氢子系统包括输运装置,甲醇罐通过输运装置与甲醇中储站连接;用氢子系统包括甲醇中储站、槽式太阳能吸收/反应器、氢气变压吸附提纯装置、城市煤气管网系统、氢站和燃料电池。利用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来生成氢气,借助甲醇这个优质载体来实现氢能的高效存储和远距离输运,并缓解当前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间不均衡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884361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080048882.9
申请日:2010-08-16
Applicant: 麦卡利斯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罗伊·E·麦卡利斯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5/02 , C01B3/22 , C01B3/34 , C01B32/225 , C01B2203/0216 , C01B2203/0283 , C01B2203/043 , C01B2203/061 , C01B2203/1241 , C01B2203/84 , C02F1/46104 , C02F2303/10 , C10L3/108 , C25B1/00 , C25B1/02 , C25B1/04 , C25B3/00 , C25B9/06 , C25B11/03 , C25B13/02 , C25B15/00 , E21C50/00 , F02G5/04 , F03B13/1885 , F03G7/05 , F24D11/005 , F24D2200/26 , F24D2200/29 , F24D2200/30 , F24S10/40 , F24S20/20 , F24S23/30 , F24S23/71 , F28D7/103 , H01M8/0656 , H01M8/186 , Y02B10/22 , Y02B30/52 , Y02E10/34 , Y02E10/38 , Y02E10/41 , Y02E10/44 , Y02E10/46 , Y02E20/14 , Y02E60/366 , Y02E60/528 , Y02E70/10 , Y02E70/20 , Y02P20/124 , Y02P20/129 , Y02P20/133 , Y02P20/134 , Y02P70/56 , Y02P80/24 , Y02T10/16 , Y02T10/166 , Y02W10/30 , Y02W10/33 , Y02W10/37 , Y10T137/03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向吸附介质中或从吸附介质装载和/或卸载物质的装置、系统和方法。在所述吸附介质的边缘处提供物质,所述吸附介质包括吸附材料的平行层。为了将所述物质装载(即经由吸收和/或吸附)至所述吸附介质中,从所述吸附介质传递走热、将装载电压施加至所述吸附介质,和/或增加相对于所述吸附介质的压力。为了从所述吸附介质卸载所述物质,将热传递至所述吸附介质、将与所述装载电压相反极性的电压施加至所述吸附介质、和/或减小相对于所述吸附介质的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介质包括可装载物质的分子的表面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