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494648A
公开(公告)日:2004-05-05
申请号:CN02805888.7
申请日:2002-11-29
Applicant: 东京电力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G5/02 , F02C6/18 , F02G5/04 , F24D11/005 , F24D2200/26 , F24H2240/06 , F28D20/0034 , F28D21/0003 , F28D2020/0095 ,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与回收发电机产生的排热并用于供热水或空调中的排热回收系统有关,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低成本化,而且能量效率高的排热回收系统。排热回收系统为利用发电机产生的废气的热,对在规定的设备中循环使用的载热体进行加热的系统,具备:使废气和载热体进行热交换、对载热体进行加热的排热回收用热交换器HEX1,检测在排热回收用热交换器HEX1中被加热了的载热体的温度的温度检测机构TC2,以及基于温度检测机构TC2的检测结果控制废气向排热回收用热交换器HEX1中的导入量的控制阀V1。
-
公开(公告)号:CN1395033A
公开(公告)日:2003-02-05
申请号:CN02140240.X
申请日:2002-07-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G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G5/02 , F01P7/16 , F01P2025/32 , F24H2240/06 , F28D21/0003 , Y02E20/14 , Y02P80/15 , Y02P80/152 , Y02T10/166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的排热回收装置能够无时间差地检测出热介质液的有无或者不足。使热介质液在冷却发动机2的水套及将发动机排气作为热源的排气热交换器9中循环回收发动机2的排热。在热介质循环经由线路12上的作为排热回收位置的发动机2的附近设置第1温度传感器TW1。在循环经由线路12上的第1的温度传感器TW1的下游设置第2温度传感器TW2。在不存在热介质液的异常时,在第1温度传感器TW1及第2温度传感器TW2的输出间产生比正常时大的温度差。在此设置在通过第1及第2温度传感器TW1、TW2检测出的温度差超过预定值时输出热介质液不足信号的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07003012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2401.2
申请日:2015-09-14
Applicant: 马里博尔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G5/04 , F01K1/00 , F01K1/20 , F24D3/18 , F24D19/1039 , F24D2200/123 , F24D2200/18 , F24D2200/26 , F24H2240/06 , Y02B10/70 , Y02B30/12 , Y02B30/52 , Y02E20/14 , Y02P80/15 , Y02P80/152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低温废热利用的方法及装置。在汽电共生单元(CHP)的范围内,几乎没有低温热源,其不能直接用于热消耗器(HC)。因此,汽电共生电厂废热回收的方法及装置优选地包括至少一个冷凝式热交换器(HE2),其收集废热用于水源高温热泵(HP)应用,其中热水输出供给到内燃机(ICE)冷却系统,即冷却套管式热交换器,其中冷却剂允许的最高入口温度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即具有电动控制阀(V1‑V3)的控制单元)达成及维持。重要的是要注意低温源在此由排气系统范围内的废气,中间冷却器或涡轮增压器范围内的注入空气,以及内燃机范围内的润滑油冷却系统(ICE)或热泵(HP)表示。
-
公开(公告)号:CN104718370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280076454.6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G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G5/02 , F01K25/005 , F02B63/04 , F02B63/044 , F02B77/11 , F24D15/02 , F24D2200/29 , F24H2240/06 , Y02E20/14 , Y02T10/166
Abstract: 提供一种利用排热集装箱,其通过以收纳有发电功能部分的40f集装箱为基本集装箱结构,将收纳有发挥热电联供功能的利用排热设备的利用排热短集装箱作为任选项而连结,优选能够精度良好地组装于上述发电集装箱,并且能够精度良好地组装连结两者的集装箱之间的配管系。该利用排热集装箱与沿着集装箱长边方向收纳配置有散热器23、发动机21及发电机22的40f集装箱相邻配置,并且回收上述发动机的排热而生成蒸汽和热水,在所述利用排热集装箱内,收纳有对所述发动机的排气进行消音的消音器2、通过与被该消音器消音的所述排气的热交换而生成蒸汽的锅炉4、与上述发动机的升温了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生成热水的热交换器3,上述消音器相对于锅炉,沿着集装箱高度方向直立配置于利用排热集装箱的长边方向另一侧,该消音器的排气导入口2a在集装箱上壁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491336A
公开(公告)日:2004-04-21
申请号:CN02805111.4
申请日:2002-11-29
Applicant: 东京电力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G5/02 , F24D11/005 , F24D2200/26 , F24H2240/06 , F28D20/0034 , F28D21/0003 , F28D2020/0095 ,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与回收发电机产生的排热并用于供热水或空调中的排热回收系统有关,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低成本化,而且能量效率高的排热回收系统。排热回收系统具备使发电机产生的废气和循环使用的载热体进行热交换,对载热体进行加热的排热回收用热交换器HEX1。而且,具备暂时储存载热体的罐13,以及将该罐13内向大气中开放的大气开放管41。
-
公开(公告)号:CN102906506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080063423.8
申请日:2010-12-08
Applicant: 电动能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B23/10 , F24D5/04 , F24D11/0214 , F24D11/0285 , F24D2200/19 , F24D2200/26 , F24H7/00 , F24H2240/06 , F24H2240/10 , F28D1/0472 , F28D20/0034 , F28D20/0056 , F28D20/026 , F28D21/0003 , F28D2020/0078 , F28D2020/0082 , H02K7/1815 , Y02B10/70 , Y02B30/125 , Y02B30/52 , Y02E20/14 , Y02E60/142 , Y02E60/145
Abstract: 一种使用热电联产系统和方法的协同能量生态系统,其中,回收来自废热产生器的废能,废热产生器容纳在包括发电机的罩壳中,废能被回收用于向罩壳中的热泵冷端供热,以优化在空间中为住所供暖的使用,并管理来自发电机的电的分配,以便于当高效、成本效益或被管理能量生态系统的分配政策需要这样做时,向住所或其他临近的住所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00555129C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510128824.8
申请日:2005-12-01
Applicant: C.R.F.阿西安尼顾问公司
IPC: G05B19/04 , G05B19/048 , H02J3/00 ,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G5/02 , F24H2240/06 , Y02B30/52 , Y02E20/14 , Y02T10/166
Abstract: 系统(1)包含主组合产生模块(10),其可被供给以燃料流(11),并可产生电能量和优选地为水的至少第一热流体的流的形式的热能量。所述主模块(10)具有电输出端或节点(15),电输出端或节点(15)可直接连接到电用户设备(16)以及通过受控开关装置(18)还可并联地与外部电产生和配电网络(17)连接。所述系统(1)还包含:辅助产生模块(12),它可被供给以由于所述主模块(10)生产的热能量,且可提供至少一个第二冷流体的流形式的较低温度的热能量;以及监督与控制部件(13,14;40),其被设置成根据预定的程序控制所述主模块(10)和所述辅助模块(12)的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291148C
公开(公告)日:2006-12-20
申请号:CN02140240.X
申请日:2002-07-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G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G5/02 , F01P7/16 , F01P2025/32 , F24H2240/06 , F28D21/0003 , Y02E20/14 , Y02P80/15 , Y02P80/152 , Y02T10/166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的排热回收装置能够无时间差地检测出热介质液的有无或者不足。使热介质液在冷却发动机2的水套及将发动机排气作为热源的排气热交换器9中循环回收发动机2的排热。在热介质循环经由线路12上的作为排热回收位置的发动机2的附近设置第1温度传感器TW1。在循环经由线路12上的第1的温度传感器TW1的下游设置第2温度传感器TW2。在不存在热介质液的异常时,在第1温度传感器TW1及第2温度传感器TW2的输出间产生比正常时大的温度差。在此设置在通过第1及第2温度传感器TW1、TW2检测出的温度差超过预定值时输出热介质液不足信号的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0471837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280076454.6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G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G5/02 , F01K25/005 , F02B63/04 , F02B63/044 , F02B77/11 , F24D15/02 , F24D2200/29 , F24H2240/06 , Y02E20/14 , Y02T10/166
Abstract: 提供一种利用排热集装箱,其通过以收纳有发电功能部分的40f集装箱为基本集装箱结构,将收纳有发挥热电联供功能的利用排热设备的利用排热短集装箱作为任选项而连结,优选能够精度良好地组装于上述发电集装箱,并且能够精度良好地组装连结两者的集装箱之间的配管系。该利用排热集装箱与沿着集装箱长边方向收纳配置有散热器23、发动机21及发电机22的40f集装箱相邻配置,并且回收上述发动机的排热而生成蒸汽和热水,在所述利用排热集装箱内,收纳有对所述发动机的排气进行消音的消音器2、通过与被该消音器消音的所述排气的热交换而生成蒸汽的锅炉4、与上述发动机的升温了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生成热水的热交换器3,上述消音器相对于锅炉,沿着集装箱高度方向直立配置于利用排热集装箱的长边方向另一侧,该消音器的排气导入口2a在集装箱上壁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01113852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710127307.8
申请日:2007-06-27
Applicant: LG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27/02 , F24D2200/18 , F24D2200/26 , F24H2240/06 , F24H2240/10 , Y02A30/274 , Y02B30/52 , Y02E20/14 , Y02P8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联产系统,包括:煮水热交换器,其用于加热水;传热通道,其与该煮水热交换器连接,以传递热;热水存储箱,其连接该煮水热交换器和一水循环通道;热水存储箱供水装置,其将该热水存储箱内的水供应到水循环通道;供水通道,其与该水循环通道连接;供水装置,其将水供应到该供水通道;煮水热交换器旁路装置,其将从该热水存储箱供应到该水循环通道的水绕过该煮水热交换器;发电机;驱动源;废热回收热交换器;空调;以及供应热交换器。其优点是:由于将来自供水机构的冷水和来自热水存储箱的热水适当地供应到煮水热交换器,且与经过煮水热交换器的诸如防冻剂等的热媒进行热交换,从而可以有效地增加煮水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