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23486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125186.2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张埈豪
IPC: F16B5/04 , F16B19/06 , C09D4/00 , C09D18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19/086 , F16B5/04 , F16B11/006 , F16B5/045 , C09D4/00 , C09D183/04 , F16B19/06 , C08L83/04 , C08F23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相异材料连接结构以及包括其的车辆部件和车辆。公开了用于连接相异材料,如塑料板和金属板的连接结构。在塑料板和金属板连接处定位或形成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穿透通过有待压在所述金属板上并且经受塑性变形的所述塑料板的自穿透铆钉。具体地,所述塑性板包括包含在塑料树脂的基础材料中的自修复剂的自修复胶囊以及与所述自修复剂聚合的催化剂。通过在塑料板的穿透部分的外周处的基础材料破裂破坏自修复胶囊,并且从所述自修复胶囊流出的自修复剂填充破裂的空隙并且引起与催化剂的聚合以固化破裂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2574190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080032589.3
申请日:2010-05-27
Applicant: 阿特克瑟连接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9/031 , B21D39/03 , F16B5/045 , F16B11/006 , Y10T29/49826 , Y10T29/53
Abstract: 利用中间粘结剂层通过胶粘与压铆结合而将叠加的片材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和设备,执行该方法的工具具有配合以用于形成接合部的共轴的第一和第二工具部,第一工具部包括带有撞击面的冲头(1),冲头被具有撞击面的顶件(2)包围,第二工具部包括具有包围模腔的撞击面的冲模,在模腔的底部布置有具有撞击面的砧座。在形成压铆接合部之前的步骤中,将第一工具部的冲头(1)和顶件(2)相对定位并锁定,使得撞击面呈现第一工具部的第一共同挤压面(6),该挤压面具有与第二工具部的第二挤压面相同的尺寸和形式。然后在对应于挤压面的表面上将工件(9,10)与粘结剂中间层挤压在一起,使多余的粘结剂横向移出相应的工件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160204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680011128.1
申请日:2006-03-06
Applicant: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5/045 , B29C65/08 , B29C65/606 , B29C65/7811 , B29C65/7814 , B29C65/7844 , B29C66/006 , B29C66/1122 , B29C66/21 , B29C66/343 , B29C66/41 , B29C66/43 , B29C66/472 , B29C66/474 , B29C66/742 , B29C66/81 , B29C66/81429 , B29C66/81431 , B29C66/8322 , Y10T403/49 , Y10T403/4933 , Y10T403/4949
Abstract: 一种接合体(10)及接合方法,其使具有熔融轴部(11c)的合成树脂制的接合部件(11)与形成有插通于熔融轴部的插通孔(12c)的被接合部件(12),利用超声波振动使插通在插通孔内的熔融轴部熔融而接合。接合部件(11)和被接合部件(12),至少在两个部位设置有通过相互嵌合,将该接合部件与该被接合部件定位的定位部。接合方法包括:在把熔融轴部插通到接合部件的插通孔内的同时,利用定位装置,将接合部件与被接合部件定位的工序;和通过定位装置将接合部件定位在规定位置的工序,在把接合部件与被接合部件定位的同时,在插通孔与熔融轴部之间形成隔断插通孔与熔融轴部的接触的间隙,来将接合部件与被接合部件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443139A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680052056.5
申请日:2006-12-14
Applicant: 奥里加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克斯·W·德奈
IPC: B21D2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9/031 , B21D39/032 , F16B5/045 , F16B17/008 , Y10T29/49826 , Y10T403/4908
Abstract: 一种平面至平面接合部,它不需要额外紧固件就可将一个或多个板材的平面部分固定在一起。该平面至平面接合部包括具有上平表面的第一平面部分,具有下平表面的第二平面部分,整体形成在该第一平面部分上的接合结构,该接合结构包括位于该上平表面下面的过渡区域,从该过渡区域向上延伸并延伸到该平面部分的平面外的对齐区域,和在第二平面部分中用于容纳该接合结构的孔。该孔的尺寸和形状形成为可与该接合结构的对齐区域配合,以当该下平表面抵靠该上表面时,使该第一和第二平面部分的相对位置对齐。还公开了一种制造和使用该平面至平面接合部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150086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710091409.2
申请日:2017-02-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大冈久康
IPC: B21D3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11/004 , B32B3/28 , B32B7/045 , B32B7/08 , B32B15/017 , B32B15/20 , B32B37/0084 , B32B38/0008 , B32B2310/08 , B32B2311/24 , F16B5/045 , B21D3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金属接合面彼此黏附来提高铆接接合强度的金属接合体及其制造方法。金属结合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将脉冲激光照射至金属板(1)的表面的至少实施铆接的表面部,使所述表面部熔融及凝固而形成表面改性薄膜(4),并以使表面改性薄膜(4)彼此相向的方式,使多块金属板(1)重叠而形成层叠金属板(5),通过冲头(7)与模具(6)对层叠金属板(5)进行加压成形而实施铆接。本发明能够不扩大接合部的面积或接合深度而提高接合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582533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280024121.9
申请日:2012-05-10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9/031 , F16B4/00 , F16B5/045 , F16B2001/0064 , Y10T403/49
Abstract: [问题]提供具有改进的电气特性和机械强度的金属接合部。[解决方案]一种中心型模部(2),该中心型模部(2)通过将金属板(10、11)放在另一个上面、沿着第一至第四切割线(L1至L4)切割金属板(10、11)、并且按压由第一至第四切割线(L1至L4)围绕的部分以使该部分凹进而形成。由于该部分在沿着第一至第四切割线(Ll至L4)的切断面相互摩擦的同时凹进,所以金属接合部沿着第一至第四切割线(L1至L4)形成在切断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737633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80052706.6
申请日:2013-09-26
Applicant: 法雷奥电机控制系统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5/0217 , B21J15/00 , B21J15/08 , B21K25/00 , B23K31/02 , B29C65/02 , B29C65/08 , B29C65/606 , B29C65/72 , B29C66/112 , B29C66/114 , B29C66/21 , B29C66/53461 , B29C66/54 , B29C66/8322 , B29L2031/3055 , B29L2031/3481 , F16B5/045 , F16B19/008 , H05K5/03 , H05K5/0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体,该壳体包括:腔体;盖(12);和用于将腔体附接到盖的器件(111)。所述盖包括孔(121),所述孔(121)适于让附接器件(111)穿过其,所述附接器件(111)的一个端部从孔(121)伸出,以令其形状借助顶锻而改变。本发明特征在于,盖(12)包括在孔(121)的边缘上的连续加强部(122),且在于,在附接器件(111)的端部的顶锻过程中,加强部(122)至少部分地与附接器件(111)的端部接触地熔化,以形成焊接部。
-
公开(公告)号:CN104632804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621146.8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形状连接技术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Inventor: 理查德·汉弗伯特
IPC: F16B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4B17/0064 , A44B17/0041 , B23P19/064 , F16B5/0096 , F16B5/045 , F16B37/068 , Y10T24/45906 , Y10T29/499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附接至零件的紧固元件及零件总成和制造方法,其中,紧固元件具有在安装状态中接触所述零件的接触面。而且,紧固元件具有在所述安装状态中面向所述零件的安装凹座。所述安装凹座由至少一个侧壁及由底部定界,所述侧壁至少区域上设置有在所述紧固元件的轴向上起作用的底切部。所述底部形成为没有任何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837627B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0610068110.7
申请日:2006-03-21
Applicant: 希尔蒂股份公司
Inventor: H·阿明
IPC: F16B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9/034 , F16B5/0096 , F16B5/045 , F16B17/006 , Y10T29/49837 , Y10T29/49915 , Y10T29/4992 , Y10T29/49922 , Y10T29/49924 , Y10T29/49925 , Y10T29/49936 , Y10T403/4966 , Y10T403/49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板状工件的叠摞结构及翻孔的制造方法。该叠摞结构包括两个通过翻孔(14)相互连接的板状工件,其中,第一个工件(12)的材料穿过另一个工件(13)的通孔(15)被翻边,另一个工件中的通孔的边缘(17)朝所述第一个工件的方向锥形缩小,另一个工件中的通孔的边缘具有凹坑(31)和/或突起(32)。依据本发明的翻孔制造方法,在制作背向翻孔冲头的工件中的通孔之前,在欲制作的通孔的边缘冲压一断裂区;在制作通孔时,在冲孔工具的唯一一次进给运动中制造朝向翻孔冲头的工件中的通孔以及背向翻孔冲头的工件中的通孔。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与工件的材料厚度或材料种类无关地方便地将工件相铆接。该叠摞结构能通过所建立的铆接传递大的载荷。
-
公开(公告)号:CN101490460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780025758.9
申请日:2007-07-06
Applicant: 布卢斯科普钢铁有限公司
Inventor: 坎贝尔·J·塞科姆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9/031 , B21D39/035 , F16B5/045
Abstract: 提供了接合金属板构件(2,8)的方法。所述构件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处,该连接处包括从板平面偏移的部分,该部分形成从其表面之一凸出的凸起(12)和板相对表面上的凹进(10)。其中一个构件(2)的连接处的凸起(12)与另一构件(8)上的连接处的凹进(10)对齐,从而使凸起嵌入凹进,并且连接处被推动到一起形成接合。在至少一个形式里,构件是建筑构件。该方法可用于建筑结构金属框架的构筑,并且例如,覆盖或包覆此类金属结构框架。也提供了具有一个或多个此类连接处的金属产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