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50086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10091409.2
申请日:2017-02-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大冈久康
IPC: B21D3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金属接合面彼此黏附来提高铆接接合强度的金属接合体及其制造方法。金属结合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将脉冲激光照射至金属板(1)的表面的至少实施铆接的表面部,使所述表面部熔融及凝固而形成表面改性薄膜(4),并以使表面改性薄膜(4)彼此相向的方式,使多块金属板(1)重叠而形成层叠金属板(5),通过冲头(7)与模具(6)对层叠金属板(5)进行加压成形而实施铆接。本发明能够不扩大接合部的面积或接合深度而提高接合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150086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710091409.2
申请日:2017-02-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大冈久康
IPC: B21D3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11/004 , B32B3/28 , B32B7/045 , B32B7/08 , B32B15/017 , B32B15/20 , B32B37/0084 , B32B38/0008 , B32B2310/08 , B32B2311/24 , F16B5/045 , B21D3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金属接合面彼此黏附来提高铆接接合强度的金属接合体及其制造方法。金属结合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将脉冲激光照射至金属板(1)的表面的至少实施铆接的表面部,使所述表面部熔融及凝固而形成表面改性薄膜(4),并以使表面改性薄膜(4)彼此相向的方式,使多块金属板(1)重叠而形成层叠金属板(5),通过冲头(7)与模具(6)对层叠金属板(5)进行加压成形而实施铆接。本发明能够不扩大接合部的面积或接合深度而提高接合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349969B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380028487.8
申请日:2013-05-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8 , B23K11/00 , B23K11/115 , B23K11/24 , B23K2101/006 , B23K2101/18 , B23K2103/04 , B62D25/08 , B62D25/082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在防止重量增加及工序数量增加的同时确保减震器外壳及减震器基座的接合强度的减震器外壳结构体。在减震器外壳结构体(1)中,减震器外壳(2)的上缘与减震器基座(3)通过点焊而接合,减震器外壳(2)在俯视下呈朝向车辆外侧具有开口的U字形状,并且在前侧壁(22)与内侧壁(21)之间的角落部具有平面部(24),平面部(24)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排列的多个焊接点(51、52),相邻的焊接点(51、52)的彼此的焊接余量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04349969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380028487.8
申请日:2013-05-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8 , B23K11/00 , B23K11/115 , B23K11/24 , B23K2101/006 , B23K2101/18 , B23K2103/04 , B62D25/08 , B62D25/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防止重量增加及工序数量增加的同时确保减震器外壳及减震器基座的接合强度的减震器外壳结构体。在减震器外壳结构体(1)中,减震器外壳(2)的上缘与减震器基座(3)通过点焊而接合,减震器外壳(2)在俯视下呈朝向车辆外侧具有开口的U字形状,并且在前侧壁(22)与内侧壁(21)之间的角落部具有平面部(24),平面部(24)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排列的多个焊接点(51、52),相邻的焊接点(51、52)的彼此的焊接余量重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