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拧松发动机放机油螺塞的工装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57097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284597.5

    申请日:2018-0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0408 F01M2011/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拧松发动机放机油螺塞的工装,包括杠杆,所述的杠杆一端设有用于安装套筒扳手的安装座,另一端设有拧紧手柄,所述的安装座与所述的杠杆之间设有将二者连接的第一让位杆,所述的拧紧手柄与所述的杠杆之间设有将二者连接的第二让位杆,在位于所述第一让位杆和第二让位杆之间的杠杆上设有支撑手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拧松发动机放机油螺塞的方法。本发明能有效避免与油底壳发生干涉、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

    一种新型汽车发动机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6094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500315.6

    申请日:2017-06-27

    Inventor: 赵彦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0004 B60H1/00735 F01M11/0408 F01M2011/00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发动机,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气缸体、设置在气缸体下部的上曲轴箱和设置在上曲轴箱下部的用来储存润滑油的油底壳,所述气缸体与上曲轴箱为整体铸造结构,所述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油底壳本体内表面上的光滑层。通过上述方式,所述的油底壳本体上设有控制盒,控制盒的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空调红外线发射器,所述的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存储器、空调红外线发射器电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油底壳的内壁比较光滑,放油时,金属屑易排出,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重型汽车发动机油底壳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888769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375354.3

    申请日:2016-05-24

    Inventor: 张坤 薛永昌 顾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0004 F01M11/0408 F01M2011/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型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包括设有槽的油底壳,油底壳整体呈前低后高的台阶形状,油底壳采用冲压成型,其前面左侧有冲压成型的内凹小加强筋、前面下部有冲压成型的双十字型下凸加强筋、前面右侧有冲压成型的内凹大加强筋,油底壳整体前后两面为对称结构,油底壳的底部设有三根条形加强筋,油底壳最低点冲压成型圆形向下凸出的排油接口。本发明采用一次冲压成型,具有良好的增加本体强度和散热功能;可以在不放油状态保证油底壳内的机油不泄露;可以有效收集油底壳内部的机油和沉淀物。

    放油塞子和插座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63662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009411.1

    申请日:2015-0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与插座配合的放油塞子,其中所述塞子包括按照具有中心轴线的旋转体成型的主体、从主体的端部表面悬臂式突出并且相对中心轴线偏心的偏心销和位于偏心销的自由端上的增大的顶端,其中,插座包括由侧壁限定的杯形凹口,其在一端上是打开的并且在对置端上被底壁封闭,其中侧壁包括按照旋转体表面成型的、用于与塞子的主体配合的内表面,相对内表面的轴线偏心构成的、用于让塞子的增大的顶端穿过超出外表面的通孔,和从通孔开始并且沿着以内表面的轴线为中心的弧形路径朝向远端延伸的槽,所述槽具有比通孔更小的宽度,以便阻止塞子的增大的顶端穿过该槽。

    机动二轮车的放泄结构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29778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210336292.7

    申请日:2012-0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23/00 B62J31/00 B62J37/00 F01M11/04 F01M11/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二轮车的放泄结构。在设在了燃料箱(21)下方的覆盖车身下部的底盖(20)的朝左侧偏置了的位置,朝上方突出地设置大致筒状的第一放泄接头(61),将从配置在了燃料箱(21)上方的供油槽(44)在燃料箱(21)的侧方通过并朝下方延伸的第一放泄管(51)的前端插入第一放泄接头(61)进行卡定。在第一放泄接头(61)的底部设置排出孔(64),供油槽(44)的剩余燃料从这里确实地被排出到车外。这样,使放泄孔为必要最小限度的大小,而且,使得不论车身的倾斜状态怎样变化,都能确实地排出液体。

    具有送出坡道的快速释放盖

    公开(公告)号:CN102588035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210006814.7

    申请日:2012-0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0408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具有送出坡道的快速释放的盖,用于封闭壳体的颈部。盖包括芯部,该芯部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在第一和第二端之间延伸的外侧壁。盖被配置为在盖-锁定位置和盖-释放位置之间旋转,盖-锁定位置将芯部固定在颈部内,盖-释放位置允许芯部从颈部移除。第一凹槽被限定在芯部的外侧壁中并至少部分地周向地绕芯部延伸,用于接收从颈部突出的第一突出部。第一凹槽限定送出坡道,该送出坡道用于当盖从盖-锁定位置运动到盖-释放位置时至少部分地使第一突出部相对于第一凹槽送出。盖可以通过仅施加扭转力而从颈部移除。

Patent Agency Ranking